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经验?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经验?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介绍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思政源核上岸啦!我之前找资料的时候发现好像学校这个专业的经验贴很少,所以就想着我考上一定要来一贴,现在上岸了, 所以写下这篇贴子,希望能帮到学弟学妹们,先介绍一下自己情况:本科某双非本科思政师范专业,初试408 复试第二综合第三。

下面是我的择校原因:

考研是我在大一的时候便定下的目标,由于自己高考失利,所以成绩不太满雹码掘意,想要通过考研来弥补这一缺憾。一开始我的考研院校就比较明确,自己从小就想当一名教师,故将考研院校锁定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之中,原本选择的院校是东北师大的学科思政,那时候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一个北方人已经在南方冻了四个冬天了,不模数想再继续冻下去了,北师大感觉自己实力有所欠缺,故保守起见选择了东北师大,后来在一次学姐考研经验分享会上,华师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学科教学(思政)是其王牌专业,在师范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与我想要报考的专业相吻合,同时其招的人数也比较多,感觉自己的胜算很大,况且还有直系学姐在那里,获得的一线资料更多些,便于2018年5月底更改了考研院校,开始收集相关的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分数线等信息。因此,我认为考研选校首要的是你要先决定自己想继续学习哪一学科,然后再查阅哪些院校中这一学科的竞争力更大些,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理想院校。

关于英语:

我复习考研的时间其实比较晚,3月份入住了学校图书馆中的考研教室,但那时候心并没有静下来,而且学院那边没有结课,所以没有完整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段时间我主要以背英语单词与做英语一真题中的阅读为主。

每天只做一篇阅读,同时对照译文进行翻译。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7月初放暑假,我回家待了半个月,稍微放松休息一下后便赶回学校,开始正式进入到考研复习的状态中。7月中旬到十月初,我都是以做英语一和二的阅读为主,每天下午1:30到4:00,两篇阅读并加翻译文章,由于英语二的真题较少,

所以我留了最新三年的试题最后进行模拟,其他的试卷中阅读题都做了三遍,当第二遍阅读做完以后,我便开始做一篇阅读外加翻译或完型等其他题型,做完每一类型的题我都会将其对照后面的答案全文翻译一遍,十月到十二月我开始早上预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背英语范文,并且进行默写,下午拿着历年的作文题目开始练手。因此,其实我在英语二的复习中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阅读上面,单词仅在3月到7月中旬有背,之后都是在翻译文章中加以积累,并没有花费另外的时间记忆。

关于政治:

政治这门课有很多同学认为就是考前背背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我们认真对待这门课,在政治上取得可观的分数对于我们的总分都有优势。毕竟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高分而不是过线,高分的前提是各科都应该达到最佳的水平,政治这门课只要用心,每天可以拿出一两个小时日积月累必定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要等到最终只求预测卷的准确性。

1.腿姐全套:《2022考研政治考点清单》、《2022考研政治十年真题》、《2022考研政治30天70分刷题计划》、《2022考研政治冲刺背诵手册》、《2022考研政治冲刺预测四套卷》

2.肖秀荣习题:《考研政治1000题》

、《考研政治肖8》、《考研政治肖4》

真题!!!!大家一定要多做真题,理解真题答案的给分逻辑。

333教育综合

参考书单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外国教育史(缩编版)》,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张大均,第三版

个人复习经验

333这门课内容多,实属考研路上的拦路虎,但是150的分值让我们不得马虎。华师的333这门课主要是考察大纲中规定的《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大致为60、30、30、30分 ,考察形式就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类,往年有考过选择题,但是较之311的选择很简单,就是一些基础常识。纵观十年华师的333真题,范围均在大纲要求之内,即使有些冷门的知识点也并没有偏离大纲,所以大纲这本书一定要好好看,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最近的333真题考察的更为细致,你以为的大题可能考名词,你以为的简答会考论述,所以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多理解,多思考,联系实际,因为论述题的题干一上来就是联系实际,来谈XX。华师近年的333得分没有那么高了,说明老师有自己的考量,不是背背就可以了,必须见到你自己的思路。

复习建议

(一)基础期(现在到9月开学前)

这一阶段教材还是有必要看的,结合大纲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在大纲范围之内。毕竟是应试,所以没必要一字不落的全看完,除非你时间真的很足,哈哈考研人估计学的时间都感觉不够。看教材是帮助你理解知识本身的以及知识间联系,有的地方或许你不明白看笔记不能解决你的疑问,因为笔记不具备共性而教材能做到这一点。边看可以做思维导图,这浪费不了多少时间却是一个你自己对知识加工内化的过程。当我们理解了知识本身,背起来就会轻车熟路了,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阐述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搬教材。你要是真的不想看教材,直接看lucky学姐和包包学长也可以(每个人都不一样,视自己情况而定)。我背诵的时间实在暑假两个月,集中起来背诵,第一轮很难受,背了就忘而且知识容量太大,这时候千万别慌,制定好每日的背诵量,第二天重复昨天背的,循序渐进,背完一个模块你会感受到进步的。我结合教材背的大纲,大纲说的简短的我就看教材补充,大纲有的教材没有的直接背大纲。当然也可以拿lucky学姐和包包学长的笔记直接来背,背的前提是你看完书了,知识点你都搞明白了。我一般是早上起来、下午学英语之前以及晚上运动回来后背,因为暑假不仅是333,还有其他科目。早上背一会333,然后学政治,因为它俩都是早上考;下午背一会806,然后集中学英语,前期英语值得花较多时间在这上面,后期英语的时间就稍微少点;晚上查缺补漏,英语没弄好的继续弄,白天专业课没背完的继续背,背完了就复习。

(二)强化期(9.10月)

这一段时间是背诵的第二轮了,这一次背诵会容易点,但是还会存在一点也记不得的情况,都是正常的,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点,有可能你放过它就考到了,切忌侥幸心理。还是就着第一遍的内容滚动记忆,可以用给自己讲的方式来复述了,我感觉我这样记得更牢,也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时可以结合着历年真题对考过的地方重点记忆,但不是说其他地方就不背了。可以在十一附近模拟一次看看效果也可以放在十一月进行。

(三)冲刺期(11.12月)

这一阶段的重点就是查缺补漏加模拟练习。重点我感觉就是真题、预测题以及自己没背过(熟)的题,对这一部分进一步强化,不要有遗留的知识点,最可怕的就是你考试的时候考到了你也见过但就是没背。可以预留19.20.21三年的真题抽三个周日上午全真模拟,模拟的过程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明白这三个小时应该如何分配以及如何排版,如果缺少这一过程很可能三小时答不完题,排版也是乱七八糟,要知道专业课是邮寄到目标院校的,不是网上阅卷,你的卷面排版直接决定了同等情况下分数的高低。建议名词解释半小时内完成,简答题40分钟内完成,论述题80分钟内完成;名词解释一面4个,简答一面或三分之二面1个,论述一面半1个。

806思想政治课教学论

参考书单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胡田庚,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技能训练》,胡田庚,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这一门课与333相比内容少了不少,但分值却没少,所以要一样地重视。近两年的806还是可以看出高分没有那么好得了,之前感觉120很容易,现在120以下的也不少,一方面跟题目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师的阅卷标准也有关。806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了,单纯考书本知识的题也有,但是不那么多了,多考察你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热点的能力。所以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依旧是重要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更重要的是如何用你学的知识去答题。806较之333没有名词解释,但名词一定要重视,其他题型中同样用得到;一般是简答题、辨析(材料题、论述题)、小论文(教案设计、课外活动设计、教学反思),这些题型都需要积累,不一定会见到哪个题型,只要我们做足准备,什么仗都能打。

(一)基础期(现在—9月开学前)

通读教材,理清逻辑体系,宏观把握。细读教材,把握精髓。精读教材,妥善处理。借用教学论里的方法来说明前期阅读教材的步骤,前期的教材一定是要看的,对整体结构、单元结构进行把握,知识本身并不难,重要的是对其串联,明晰其前后联系。我对这门课的记忆比333早,在暑假之前,早上抽出时间一天记一节,暑假之前基本过完了教学论一遍。暑假就集中复习教学技能训练,这样暑假不至于333和806一起开始,增加背诵负担。

(二)强化期(9.10月)

这一阶段在第一轮的基础上熟练再熟练,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抽出时间去背,两三天就背一遍,教学训练也是如此。滚动着复习,记忆效果尤为明显。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关注下高中新教材、我复试的时候就抽到了这一方面的题,关注议题式教学、活动性学科课程、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等相关热点,可以下载相关论文来看,作为扩展内容的补充。

(三)冲刺期(11.12月)

这一阶段的重点和333同,就是查缺补漏加模拟练习。先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全面掌握,不会的不熟练的继续巩固,真题中的题必须会,适当补充热点话题应对考试。同样留2.3套真题抽两个周日下午全真模拟,把该避免的问题提前解决不要留到考场上。建议简答题60分钟内完成(6题的话),材料题40分钟内完成,小论文80分钟内完成;简答、材料、辨析一题至少三分之二面,论述一题一面半以上,论文题三面左右。

关于心态:

在选择考研之前,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才能有必胜的决心坚持到最后,考研的真谛就两个词:方法+坚持。你自己都不信自己会考上,又怎么会考上呢,这是我考研期间一直鼓励自己的一句话。相信你的学习路程,一定也可以!

华东师范大学考研要求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碧饥本科生。

2021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 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稿闷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毕业证在 学信网 可做学历认证)。

(3)悔态返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即2019年9月1日以前毕业)的专科学历生、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此类考生以下简称“同等学力考生”圆孙)。

同等学力考生学业水平需同时满足:①报考专业应与毕业专业属于同一学科( 一级学科 ,即 专业代码 前四位一致),即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

②外语通过 大学英语四键腔弯级 (或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其他语种,但是该语种应该跟报考专业招生考试外语语种相同);

③毕业后有在普通高校本科阶段、成人高考 专升本 阶段、自学考试本科阶段或其他本科学习阶段,修读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8门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并考试成绩合格,需提交由高校教务部门或省级自考办出具的成绩单。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 百...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报考华东师大学科历史专业的原因及因素

(1)学校排名:华东师范大学是师范类高校唯二的985之一,因为北师大在2019年之前不招全日制硕士,加上本人不想去北方,就放弃了北师大;

(2)专业排名:当时全国只有华东师大一个985招收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的硕士,专业实力毋庸置疑;

(3)学校羡中位置:位于我最喜欢的城市上海,上海给我的感觉就是--你想要的它都有,并且本专业在老校区,靠近市中心,各方面都很便利;

2.华东师大学科历史专业考研报录情况介绍、考研难度分析

(1)报录比:每年报名人数在30-40人之间,最后录取人数是3-4人,报录比接近1:10,经过比较,在教育硕士里面,这个比例是比较可观的;

(2)录取比:根据官方研究生招生方案,本专业录取比为1:1.2—1:1.5之间,这个比例已经基历很好了,进入复试后被刷的几率大大减少;

(3)难度:跟报录比和录取比息息相关,根据前面的分析,这个比例是比较可观的;另一方面是试卷难度,专业课1和2都是自主命题,这两个专业课的特点是比较灵活,但是有规律可循,难度不算大。

二、初试准备经验

(本人初试备考四个月,所以每门课都会寻找高效的方法,每门课都分阶段,具体每个阶段用多久因人而异。)

1. 英语二

第一阶段:单词、语法

单词和语法是考研英语的基础,因为考研英语不考口语,所以这两个做好了,就可以谈后面的种种提升。单词我直接记和用软件都不太行,没那个毅力,后来偶然看到1575,有个师姐说14天可以记完,抱着试试的态度用了1575,后来就真香了。我用的是18年版的,后来我看了19版的,发现没18的好。他的每节课我都认真听了,并且按照他的方法去复习了,半个月单词量就有质的提升,刚开始一篇阅读有几十个不认识的,记了之后每篇最多5个,做阅读很少会因为单词卡住。(这个老师有很多黑料,但是他真的能让人记住单词...)

语法用的是何凯文的长难句,结合B站的讲解视频(搜索何凯文长难句),我觉得必须要结合视频讲解,认真听,并且做笔记,把他说的例句抄下来,累了就出去读一读找语感。

经常复习,也是半个多月就差不多了,后来做题就可以很快地在头脑中把句子结构弄清,语法和单词解决了做题其实就没什么障碍了,下一步就是解决思维问题。

第二阶段:阅读

我高中阅读就不是很好,但我感觉不是基础问题,是思维问题。阅读跟的是唐迟,他的方法很好,但是他也一直强调单词和语法,在打好基础后,跟着他的方法练习,进步就比较快了。阅读的练习,我也分了三个阶段:

(1)跟练:00-03的真题

·每天限时15分钟做一篇,对答案

·听唐叔对应的课,根据题型归纳方法、总结错题和自己的经验技巧

·逐字逐句翻译,做到可以边看边翻译

(2)自己练习:04-06的真题

·每天限时做1-2篇,对答案

·不用听课了,自己分析

(3)模拟考:07-08年的真题

·可以一次做2-4篇,看整体的准确率

·依旧要逐字逐句翻译

(到这个阶段,我4篇阅读可以只错1-4个)

第三阶段:完形、作文

完形我听人说准备了也没用,因为分值小,并且提升很慢。经过我的复习发现不全是这样,掌握了方法提高个1-2分还是没问题的。我是在微博看到的别人整理的笔记,用她说的方法去练习,然后总结自己的经验,后期可以稳定在7-8.5分。

我的方法:

·限时18-20min做一篇,对答案

·逐字逐句翻译,做到可以边看边翻译

·根据题型(名词题、动词题等)总结错因、经验、规律等

我的作文以前很差,所以比较担心,10月就开始准备,很认真背了王江涛的作文,但是光背是肯定不行的,重要的是掌握写作的方法,小潘潘的课就是教你这个,我听了她18年的押题班,听完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写出东西,虽然写得也不是特别好,但至少结构是完整的,主题是契合的,并且绝对不是模板作文,这样改卷老师印象就会好一点。

第三阶段:翻译、练字

我看了两年翻译的真题,发现很简单,因为之前认真翻译了阅读和完形,翻译的难度是远低于阅读的,所以不用特别准备,看看历年真题的趋势就好。

练字是很有必要的,每天投入5分钟就行,找自己喜欢的字体照着写,不要写字帖,我练的是印刷体图片,我一般是20天左右就比搏派搜较好看了,所以建议11月开始练习,一直到考前,不要停。

2. 政治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

我用的是三件套和徐涛的视频课,因为高中是文科生,就没听基础班,直接听的强化班,听一课就做一课的肖秀荣1000题,我认为这个只是巩固知识,难以提升做题能力,所以我只做了一遍。

第二阶段:研究真题

我只研究了选择题,也是先限时做一遍,我喜欢做得很快,25min左右做完吧,然后分析错误原因,真题看多了你会发现,选择题考察的方式是没什么变化的,抛开具体的知识,有很多都是在考察基本的逻辑,所以一定要认真审题,多选题记得要敢选,那种像正确答案的都选上。

第三阶段:总结方法和背诵分析题

这个总结主要就是做真题的一些经验,再结合网上的选择题解题技巧。我当时在B站看了一些多选题解题套路,很有帮助的。

3. 专业课一:333教育综合

第一阶段:简单了解和整理真题

因为时间有限,就只简单看了应试解析和真题汇编,先简单的翻一下应试解析和查一些资料,看看教育综合在讲什么。接下来整理真题,华师的打印出来,放在手边经常看,看华师喜欢考什么内容。然后横向比较,按照题型、年份把教育部直属的5大师范加上上海师范大学的真题全部归类整理。整理过程中,就会发现哪些是重点,还有哪些不太一样的出题方式。

第二阶段:背诵!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背不住就拿不到分啊。经常在微博看到背333背哭的,但是我的整个过程还比较轻松。因为我用了艾宾浩斯记忆表格,简单好用,每天背早中晚三次,一天一章,早上背2小时,中午1.5小时复习之前的,晚上1.5小时再背早上的,严格按照表格走,哪天背不完就分两天,最重要的是复习,可以不背新的内容,但是一定要复习,40天差不多就可以背完。

第三阶段:重点背诵和模拟考试

这个阶段要保持之前的背诵,保持对知识的熟悉度,因为每个点都有可能会考到。还要重点背诵两个部分:一是华师考过的所有题,二是各个学校都爱考的题。

模拟考试:333考试很容易出现写不完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模拟两三次,不建议太多,一次几个小时太累了。

建议:

我是因为没时间,看不完教材,大家还是买6本教材好好看吧,教材没我想象中的枯燥,讲得很细,看了教材很多知识就懂了,也能自己写出来。

4. 专业课二:946中外通史

第一阶段:简单入门(非本专业)

了解什么是历史、历史学、史学研究方法、历史教育,简单入个门先。

第二阶段:梳理知识

利用山东大本和长孙博三件套,分时间和专题各个击破,先分为中古史、中近史、世古史和史学相关四大板块,再分专题例如古代税制变革、戊戌变法、文艺复兴、冷战等;不懂多查资料,找相关课程视频(像邓小南的中古史讲得很好);

同时拓展教材外的内容,读课外书,看文章,这个比较重要哦,有时间一定多看,收获很大。刚开始读可读性较强的,容易读进去,推荐唐德刚的书,杨奎松老师的《边缘人纪事》

《忍不住的关怀》

第三阶段:研究真题和背诵

真题一定要拿在手上经常看,分析考察侧重点和出题方式,并且作为复习的一个指导。背诵的话主要是背长孙博的论述题。其实背诵不是主要的,946跟333不一样,中外通史最重要的是理解,一个历史事件可以说出来龙去脉就行。

三、复试经验。

1.华东师大学科历史复试情况

(1)复试分数线:365分

(2)进复试人数:5人

(3)录取人数:4人

2.如何筹备复试?

(1)拿到复试笔试真题

(2)准备专业课

(3)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和口语

(4)模拟面试

3.复试内容、复试难度、复试命题偏向、院系复试特点。

(1)复试内容:

A.历史教育学基础(笔试)

参考书目:《中学历史教育学》赵亚夫著,北师大出版社,2019年版

《历史教育展望》余伟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大学中国史》(王家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大学世界史》(王斯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B.历史教育专业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测试(口试)

C.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听力最近两年没有,不过不排除以后有)

(2)复试难度

这个不好说,只能说我们导师想要的是适合做历史教师的学生,并且态度好,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主要指历史素养方面)。复试不用担心出身问题,只要表现成前面说的导师想要的学生类型就好。

复习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难题,会不会只有你自己清楚,你可以选择得过且过,但是你骗不了自己。希望你不要自欺欺人,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请诚实的面对自己。

(3)复试命题偏向

复试笔试命题比较专业化,注重考查历史研究方法、学习方法和专业的历史知识。

(4)院系复试特点

一般是整个学院在统一的一栋楼复试,历史学科一般比较靠后,所以抽完签之后还可以抓住机会准备,像19年我们就是和思政学科一起面试,所以可以关注前面的学科问了什么问题,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打听历史学科靠前的同学问了什么问题,做一下参考。

四、给学弟学妹的建议、鼓励

不要在本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只有度过了一段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日子,才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永远相信,越努力,越幸运,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踏实一些,你想要的,岁月统统都会给你。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在选择考研之前,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样才能有必胜的决心坚持到最后,考研的真谛就两个词:方法+坚持。你自己都不信自己会考上,又怎么会考上呢,这是我考研期间一直鼓励自己的一句话。这么说吧,其实作为一个二本报考985的三跨考生,我在录取名单公布之前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考上了,所以你一定也可以!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蜕变学习。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介绍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经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