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佛法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佛法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佛法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如果大乘非佛说,那么为什么各种佛教典籍中都没有提...

  • 大乘佛教当然是佛说,而“大乘非佛说”是西方思潮大举东进时代,印顺长老提出的“大乘非佛说”。 “大乘非佛说”思租锋想人本经验理性主义、科学主义之外,重点反思了其背离中国化大乘传统的倾向。

  • 印顺长老“大乘非佛说”思想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亲西方化”“去中国化”恰好迎合台湾土著心态

  • 事实上,大乘非佛说完全背离中国化大乘传统,大陆佛教界的潜在反思从未间断。

  • 学术探讨复杂化为利益夹杂的重大事件

    2016年10月29日和30日召开的 “无锡论坛”,论坛主旨为深入探讨印顺长老的佛学思想,审慎评判其进退得失。

    此次论坛进一步严肃反思近现代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与“去中国化”倾向, 维护中华民族珍贵传统文化,坚持信仰自觉和信仰自信,强调对中国化大乘传统的传承与坚守。然而发言文本,却被现场的一位与会人士(自称“存德”,此人虽已还俗,但各种场合仍自称法师)刻意拍照并在网络上扩散,以致在会议尚未结束、论文尚未完全公开时,外界已有舆论对作者周贵华教授进行抨击,甚至是措辞恶毒的人身攻击。甚至升级为利益夹杂的重大事件。

    有出家人如行愿法师、圆智法师、曙祥法师和中观法师等,公开力挺印顺长老思想,此外亦有被称为“台湾新型佛教进军大陆之桥头堡”之称的若干大陆学者,如南京大学程恭让教授、武汉大学讲师姚彬彬等从中推波助澜,使得事件进一步复杂化,一场学术探讨升级为一场教界内外集中关注的重大事件。所谓“台湾新型佛教”,多以印顺长老的学术研究思想奠基而发展起来,近年来在登陆中国大陆“信仰市场”方面表现出众。

    而“去中国化”为何会被程恭让教授引以为“殊荣”,被当做亮点和卖点来推广,或许背后有着他个人的、久经沉淀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作为“台湾新型佛教”进军中国大陆信仰市场的先锋人物,符合人本经验理性的、回避大陆主流传统的法义铺垫,或许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努力环节。从这一视角出发,中国传统的大乘佛教经典或许都不可靠,甚至于汉地大乘八宗都“有待扬弃”。而对于传统经典操刀动手,时日尚早,底气尚待积聚,而从巴利文这方面入手,摒除大陆本土化色彩而重译经典,或为试水之举。

  • 印顺长老思想:与太虚大师和赵朴初佛教思想有本质区别

    两岸佛教界和学术界一直有严肃反思的声音认为,以印顺长老的“人间佛教”概念,虽然受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之启发,但两人的知见和立场是截然不同的。印顺长老思想之“人间佛教”概念在实践中的推动,也与太虚大师传承给赵朴初先生并发扬光大、延续至今的人间佛教事业,全然两路。

    不少反思者视野中的台湾地区或称印顺长老一系的“人间佛教”,可谓是“人本经验主义佛学”与“世俗化学术佛学”的代表,这些都是偏离佛法的主体性与本位性的,是在人的智识上用功,是在人间生活中寻求生命的价值之道,是玩味人类心智的文化游戏,不是真诚地为永恒性与绝对性的生命实相进行严肃地如实体悟与观照。印顺长老虽称初心为“回归佛陀本怀”,如今盖棺定论之际却多显违背佛陀解脱本怀之处,实则种下了他自己所反对的佛教浅键型猜化、俗化、矮化的种子。更有评论称,印顺长老之“人间佛教”,既非佛教的声闻乘教法,也非佛教的菩萨乘稿型教法,而是一种孤立无依的相似佛教。

    固然,印顺长老一系的“人间佛教”在当今的经济实力及其相关影响力占据优势,但佛法弘传不是比谁胳膊粗力气大,用的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是谁势力大,谁代表的就是“佛陀的本怀”。像程恭让教授所声称的,自己一方才能“更好地实现佛陀的本怀”,才能代表“汉系佛教的宝贵正资产”,才能代言“今后佛教的体面尊严、前途和命运”——承上所述,谜一般的自信让人贻笑大方。

    时至今日,教界内外信众大众,往往在非常宽泛的意义上使用“人间佛教”一词,在模棱两可的状态下崇敬前辈印顺长老。但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天然有理的,学术上摆主流姿态的人物也不见得运势长青。“不同于当初学者在佛教乍然遭遇现代性时的仓皇应对,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我们可以更加从容、理智、深彻地审视和反思百余年来佛教的现代化转型的诸多利弊得失,重新思考如何继往开来、开启佛教的新篇章。”

大学有没有佛教这个专业

一、中国的佛学院比较多。
但目前没有大学设有佛教学院。大学研究佛教等宗教的专业,是宗教学。
二、开设宗教学的大学有: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手羡 、中央民族大学、咐弯 山东大学毕简拍 。
三、录取分数线各省考生不同。学校招生网有详细介绍。

文珠法师:《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一书的简介 - 百...

佛教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文珠法师讲述

1975年2月为响应罗省中国同学联合会主办

中国文化周于加州州立大学

一、佛教的始创者及其思想

二、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年代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今天的聚会、并非宗教的布道,而是学术性的研究,因为贵同学会,现正学行中国文化周,本人应邀前来参加你们的研讨会,故特别提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问题,分几点与各位共同讨论。

一、佛源培兄教的始创者及其思想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它的始创者,并非佛教徒幻想中假定的人物,更非一般人所想像的虚无飘渺的鬼神,而是确有其人、其事,而且是有历史考证的伟大圣哲--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宫,名悉遴多太子。因不满当时印度社会阶级制度的严厉,同时更要拯救当时在不平等待遇下,苦不堪言的群众,毅然放弃行将继承的王位,出家修行,以找寻人生真理,作为建设自由平等的社会基石。

太子离开王宫,四处寻师访道,经历五载雹袭,始终无法发现曾经理解人生真谛的人,因此,希望运用自己的智慧,从苦行中,去求取证,故进入摩竭陀国,伽耶山附近之苦行林,忘餐废寝,专事苦行。不觉六年于斯,弄得身形消瘦,面目全非,结果一无所获,始知道苦行无益,唯有放弃苦行,到尼连禅河去洗除身上积垢,又接受牧女贡献饮食,以恢复体力,然后到菩提树下,结跏趺座,止息妄念,正心诚意,参究真理,找寻人生意义,观察宇宙真相,终于夜亲明星,豁然大悟,成为宇宙之大觉,被世人尊称佛陀,号曰:释迦牟尼佛。

梵语释迦,译能仁,牟尼译寂中键默,能仁代表慈悲,寂默代表智慧。故释迦牟尼佛,即是一位综合智慧与慈悲于一体的圣者。因为佛陀开发了人性本具至真至大的智慧,所以知道,真正的自由,不止是言论上、信仰上、经济上、以及行动上的自由;而是心理上、与生理上绝对的自由。真正的平等,不仅是种族的,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待遇的平等,而是理性的平等。因为佛陀激发了人性原有至圆至极的慈悲,所以为了要使每个众生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平等,而本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入世、救世。一方面协助众生粉碎烦恼枷锁,摆脱生死束缚,令获得真理生命至真、至善的自由,一方面鼓励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福慧兼修,悲智双运,以证平等的理性。前者是小乘思想,后者是大乘精神。

小乘思想应用于人生,是寻求苦乐之根源,及其对策,使人了解人与人,人与物的种种关系与法则,去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处世做人应有的态度,使人在维持伦理道德的生活中,不断止恶行善,改往修来,最后,断烦恼,了生死,超越轮回,悟证真理生命的毕竟自由。

大乘佛教,除了知道我法二执,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以及获得断除我法二执的方法外,还要发菩提心,立大悲愿,‘愿我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内则断惑证真,心物交融,悟契理性,生佛一如;外则众生无尽,我愿无穷,永远本著牺牲小我的精神,去教化众生,利益有情,甚至地狱末空,誓不成佛,

佛陀在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禽,无非观机说法,对小机说小法,对大机说大法,前者要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惑证真,离苦得乐,然后回小向大,自利兼他,共趣佛道;后者则直指佛性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无有高下。’故需广修六度四摄等法门,自他共济,最后同证菩提,

思想虽二,而旨趣是一,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可是,佛教思想,无论大乘或小乘,均可应用于人生,而且是积极而非消极,是入世而非厌世。诚如梁启超所说:‘佛教之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是兼善而非独善,…是入世而非厌世,…是平等而非差别,…。’

或有人问:既然理性平等,何以生佛悬殊,苦乐天渊?原因何在?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时说:‘善哉!善哉!大地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由是可知,妄想执著,就是导致生佛悬殊的主要原因。

众生本具的理性,亦即是佛性,虽与佛同,但由于众生妄想执著,致使思想各异。众生由于不同的思想,策动不同的行为,形成不同的业力,而招致不同的结果,遂形成宇宙间千差万别的法则,以及人与人间苦乐不同的遭遇与感受。虽然,但其本具之佛性,并不因此而变质,更末因此而失其‘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的功能。等如电灯,其款式虽然有长短方圆,其颜色虽然有红黄蓝白,其光亦有深浅明暗的不同,但其发光之电力,并不因灯之形色各异而有别,更不因光之明暗而影响其电力,充塞太空的功能。同样道理,佛性平等,众生虽因妄想不同,业力各异,致使现象界有美丑苦乐之分,但其本体的佛性,并不因之而有差别,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又如金作器,器器皆金,只要我们不为外境所诱,不为现象所惑,澄清外来妄想,发掘内在智慧,自然可以发现人生的本体,悟证平等的理性,与佛无二。这是佛陀创教之宗旨,亦是吾人学佛之目的。

二、佛教最初传入中国年代

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代,有各种不同的异说。据一般传说,而又为学佛者所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据史称:‘永明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庭,且以问于群臣,太史傅毅对以:“西方有神名曰佛,陆下所梦,得无是乎。”帝乃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求之。十年,愔等于大月氏国,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载以白马,共还洛阳,帝立精舍以居之,名曰白马寺,是为此土有沙门之始,亦为此土有寺院之始。’(见黄忏华著中国佛教史第一章)反是说者则说:永平十年以前,中国人已知有佛教,梁启超亦斥漠明帝求法之说,全属敌视佛教之道士--王浮,欲证明佛教晚出,自圆其说,谓佛是老子弟子之说而虚构。

本人认为,秦始皇与印度阿育王同时,阿育王不但笃信佛教,且致力于传播佛学,曾派传教师二百五十六人,于世界各地传扬佛教。然则,阿育王曾派遣高僧来华,非无可能;不过,未必见纳于王廷,或为当时暴政所害,故未见于经传。及汉明帝遣使请佛,及外僧来华,既尊之宠之,复展其译业,广事宣传,遂为世人所重视,所归向,而史家亦记之,而传之后世耳。实则,佛教之传入中国,应始于秦而盛行于汉,至隋唐间,更日趋兴盛,及玄奘义净由印度归国,大事翻译,尽量介绍印度文化,致使佛教,盛极一时。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向,兹分述于后: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亦因帝王及名儒,多转向佛,致使当时卫道者辟佛,但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的优美,当时一流儒者,无不学佛,唐朝一般思想家,竟以佛教空有二门,及非空非有之中道义,作为调和甚至领导儒道之根据。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因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旨在参究人生根本原理,使人自己研究,有以发明--明心见性,方可论学。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的,如周濂溪、程明道等…。例如:周命门人参究‘孔子颜回所乐为何事’?程亦命门人观察‘喜怒哀乐末发前之气象’而且主张半日读经,半日静坐,皆受佛教禅宗参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往?’或‘父母末生我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之思想所影飨。

至于宋之陆象山,更进而以‘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明之王阳明,亦取禅宗方法,为其提倡‘致良知’的根本。总而言之,周程朱子等之理学,及陆象山、王阳明等之心学,无一不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彼等本乎佛理,加以所学,而建立一套学术思想与理论,此即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凡研究中国哲学史者,想必有同感。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佛经翻译的中坚时代,是晚汉至盛唐六百年间,佛教大藏经中,五六千卷的经典,皆是此时的产品,宋元以后,虽间有所译,但已微不足道矣。

中国南北朝至惰唐之间,大师辈出,翻译的人物,不下数百,其中最杰出,而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当推罗什与玄奘。罗什是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是新译时代之俊杰;奘译卷帙,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两者智等誉齐,势均力敌。旧译多尚直译,所以罗什译本,带有极丰富之西域天然语趣,不但对中国思想界辟一新天地,而且对中国文学之影飨尤巨。至于新译时代,则转趋意译,其文笔之生动有趣,格式之新颖,词语之创新,结构的精美,竟使中国文学,为之变质,兹举三点如下:

(1)国语内容为之扩大

中国自汉朝以后,学者唯古是尚,不敢稍有创作,虽有新观念,亦必套以古词,使一切学术均带有灰色,毫无生趣。佛经初期翻译,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相象语者亦袭古,后研究日深,感觉旧语与新义,甚难配合,若仍用古语,未免笼络失真,或词不达意,因而致力于新语之创造,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现在之佛学大辞典,虽然推未能搜尽佛经所有新名词,但睹之亦足使人叹为观止。

至于日本所编之佛学大辞典,所收集之三万五千余语,皆汉晋至隋唐间,诸译师所创之新语,此等新语之加入中国语言系统,而变为新成分,国语内容,焉得不扩大之理?

(2)语法及文体之变化

只要揭开佛经一读,便觉其文体与普通书籍不同,其中最显著的,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亦不用朗文之绮丽词句,同时佛经中倒装文法既多,而形容词,重牒语,及同格的词句亦不少,特别是一篇中,散文与诗歌交错,不管是诗体的偈颂,或散文式的长行,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或譬喻、皆兼而有之。唐朝以后,中国文体,多近于写真顺畅,一洗六朝之纤尘,未尝不是受佛经翻译文学的影飨。

总之,佛经文章构造形式新而美,外来语调色彩亦浓,使人赞之,自有一种调和而新鲜之感,可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此种新文体的创立,罗什及其门下居功至伟。唐朝佛经翻译虽盛,但若从文学方面较量,则后之译者,竟无过于罗什。

(3)文学情趣的发展

中国近代之纯文学,例如小说歌曲,甚至文艺创作,皆与佛经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国佛教,自罗什以后,几为大乘派所独占,然大乘之勃兴,却在佛灭后。其首先倡导者应推马鸣,读罗什马鸣菩萨传,知其实为一大文学家及大音乐家,其著作及弘法事业,均本所学,故其著「佛本行赞’一书,可以说是:一首三万余言的长歌;译本虽然不重音韵,但读之,就觉其与孔雀东南虱飞等古絮乐府相仿佛。其所著大乘庄严论,则简直是‘儒林外史’式的一部小说,其材虽取自四阿含,但经其美妙之文笔点缀,竟使读者心动神往。

马鸣以后的大乘经典,大都以壮润文澜,演极微妙之教理,如华严、涅燊、般若等富有文学性的经典,再经译界宗匠,以极美妙之国语为之翻译,读之,即使不信佛理,亦醉心于其词句而不忍释手,所以,中国文人皆爱好读佛经以助其文章之美妙,甚而想像力不期而增加,诠写方法不期而革新,其直接影响于中国文艺之发展的,如中国文学巨著水潇传、红楼梦等,其结构及笔法,都受华严、涅盘等经之影响,即宋元明以后,杂剧、传本、弹词等长篇歌,亦间接吸收‘佛本行赞’之笔法而写的。至于唐朝的寒山拾得等,深入浅出的新诗,实为开白乐天,苏东坡等之先河,而宋程朱等之语录,亦皆模仿于佛教禅宗。此外归元录,西游记等,更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削作。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之影飨,可分四点说明:

(1)建筑的弘伟

中国古代的建筑,虽不如西洋之实用,但却力求精美,如房屋前后之陈列布置,左右美妙的点缀,又非西洋建筑物可比。特别是一般佛寺之营造,结构之精致,气派的弘伟庄严,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雕刻的逼真

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炖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其形态之逼真,人物之,岂止栩栩如生,简直是飘飘然欲飞之势,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3)画像的肖妙

由于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因为当时名工绘画佛像,力求维妙维肖,且将佛经中故事人物绘于壁上,以作庄严之点缀。如炖煌壁画,云岗石佛,均名播遐迩,为中国艺术放一异彩,吾等虽未能亲睹大陆佛寺之艺术创作,仅从书本及画片略窥一二,虽然,亦心向往焉。

(4)梵呗的感人

中国古乐甚佳,但佛教来华,更有新调加入,使旧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有特别的发展,如‘鱼山梵呗’‘寺院钟声’等乐曲,皆摹佛经中极好之梵音,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使人闻之,俗念顿消。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乐府,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四、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从不参预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一)人生观之改善

中国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灯灭,孔子亦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传入中国,使人知生有所来,死有所往,几生死往还之权,皆操之于自己,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而祸福的招致,又往往系于人一念之间。所以说:‘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恶入地狱。’因为佛教认为人于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语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种特殊的惯性,成为一种能招致未来果报之潜势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业力。

由于人的业力有善恶,故果报亦有好丑与苦乐。佛说:‘假使百千,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人生的一切际遇,皆是自作自受,又何必为环境之困苦而悲哀,或因美好之际遇而傲人?但能把握现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向善,自然可以克服困苦,开创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之说,实含有警惕性及鼓励的作用,使人于因果定律下,生者忏悔积福,以保安康,亡者追荐超度,以济其灵,甚而国家帝皇权贵,亦每因国家不幸而自责无德,引为内咎,进而反躬自省:以禳炎疫。由是可知佛教因果律之深入人心,岂独影响中国人之人生观,抑亦可以治患于未然,而辅政教之不足。

(二)对孝道的扩展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或除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外,还要继承先人之遗志,完成先人之事业。如孔子说:‘乎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

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故古德说:‘人而无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衣禄,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人孝之大孝也。’

佛说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放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准是可知,佛教孝道意义之深,而范围之广,不但要孝敬自己三世父母,使其正信,止恶行善,最后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甚至对于六道众生,亦应孝之敬之,然则,基于‘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原则,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而待。所以我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综上,我们应该知道,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向既深且巨。如果说:儒家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则佛学该是中国文化的心脏。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文化,则佛教之输入,竟使中国本位文化第一项变质,而成为本位文化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贸。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研究佛学;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佛教,欲想使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更非先发扬光大佛教不可。

近代许多醉心于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大都以佛学为主体。基于此,我认为: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特别是中国留学生,不管对佛学信仰与否,都有研究佛学的必要,否则,不要说无以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即一旦与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接触,自己反而对曾经使中国文化变质,而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佛学,却一无所知,好意思吗?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

黄果天:英国佛教教育基金会第一期工作报告

作者:黄果天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70 更新时间:2009-4-12
黄果天:英国佛教教育基金会第一期工作报告
作者:黄果天
一、缘起
一九九四年七月六日,英国《泰晤士报》报导英国政府对宗教教育的新政策,并刊登了当时的教育部长巴顿(John
Patten)、英国大主教凯瑞(Dr. George Carey)、与全英国教科书决策委员会主席戴尔林(Sir Ron
Dearing)三人的大幅照片,描述他们槐码热烈推动宗教教育的情形。新宗教教育政策规定英国公立或私立中小学生,由五岁到十六岁,至少必须研读两种宗教科目:即以基督教为必修科,另任选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锡克教中的任一种为选修。在中学会考时,宗教列入考试项目之一。当时并公布了全英国中小学校的宗教教科书及教学大纲与指南,其中也包括佛教教学大纲。宗教领袖呼吁各大宗教团体各尽所能,大力协助政府在各中小学推广宗教教育,以促成此新宗教教育法之成功推广。
二、惜缘
当时衍空法师与黄果天居士看见此消息后,都非常惊喜,佛教能在西方以基督为国教的英国,由政府立法,在全国的中小学校成为正修课程,是史无前例的。
三、行动
果天居士立即将此消息禀告净空法师,并亲自去美国达拉斯净宗学会向法师报告。净空法师听后非常高兴、赞叹,并嘱咐收集更多资料,作一详细的报告。师父并说:「英国能将佛教教育列为全国中小学正修课,足见西方人对佛教价值之认同。此举必将促使更多中国人反省,让他们对佛教的价值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这对未来的中国社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当时在伦敦,果天、谢果英、李果乘、杨果兰、黄果玉、邓德明、嘉仪、郝申士(Ken
Hudson)和Anita等佛弟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兴奋,踊跃参与。他们纷纷出谋献策,探询消息,收集数据,并筹划如何协助政府当局,在各中小学校推动佛教教育之大志业,弘扬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在郝申士的介绍下,衍空法师和果天居士与郝申士三人一起拜会了韩利普先生(Patrick
Hannibal)。他负责肯特郡(Kent
County)地方教育局宗教教育,专门辅导宗教教学与训导教师、加强宗教知识与技能、选择教材等大任。得知我们的来意后,他非常高兴,很诚恳地说:「因为佛教以缘起法、四圣谛为基石,符合当今科学,易为西方人接受;同时倡导五戒、十善、四摄、六度,主张慈悲、忍辱、和平、非暴力,这正是西方社会急需的。佛教对提升社会道德,维护社会安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肯特郡地方教育局宗教组的各官员,尤其他本人,都非常乐意,并积极地促成佛教在每一中小铅族哪学校成为正修科。可是由于英国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在各中小学推行佛教教育,困难颇多,诸如缺少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教材、课本;教师对佛教全无认识。尤其困难的是英国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这对推行佛教造成障碍,加上政府对宗教教育拨款之少,每年一学生只不过一英镑而已。经费的使用,以基督教为优先,所以最后真正能用到佛教教育上的经费极微,如果得不到佛教界的资助与支持穗纳,就很难有效地在英国中小学推行佛教教育!
最后,他提供了许多有关政府当局新宗教教育政策之宝贵资料,及「肯特郡宗教教学大纲」(Kent County Agreed
Syllabus for Religious Education)。这些资料对我们推动佛教教育帮助极大。
自从新宗教教育政策立法以来,因缺乏增上缘,使得佛教教育在各中小学的推广,一直无法落实。见到其它各大宗教纷纷在各地区推广各自的宗教,我们伦敦的佛子都非常焦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四、筹办基金会
一九九五年九月,净因法师来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果天居士便详细告知在英国推广佛教的机缘与难处。净因法师了解情况后,立即建议组织志同道合的同修,一起磋商、策划,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缘,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佛陀的教育事业。当时到会的有净因法师、果天、李果乘、邓德明、郝申士、谢果英、杨果兰、Anita、黄果玉和嘉仪等居士,这就是第一届筹备会议,日期是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廿六日。
在会议上,净因法师开示说:「目前政府制定的宗教教育法令,对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创举。这是佛教界的光荣,身为佛弟子,应把握此千载难逢的机缘。但因其涉及面之广(全英国中小学校),时间之长(几十年乃至百千万年),影响之大(不仅英国,不久的将来,在世界各地,都将产生反响),任重而道远。所以理应征求各种佛教团体、高僧大德的意见,积极恭请志同道合的各界有识之士参与,群策群力,共同促成这个划时代的佛教教育事业。各佛教团体参与的形式可有多种,办法之一就是我们编好教材,然后求助于世界各地的佛教团体与个人,恳请他们随缘助印佛教教科书,然后寄来英国,我们再统一分发给各中小学。」净因法师的提议切实可行,给与会者莫大的信心与鼓舞。
当天议决事项:
1.宣传
应将有关英国新宗教教育法令的一切资料与发展,向全世界佛教团体、高僧大德报告,并通过各地佛教通讯与杂志刊物报导此事。
2.定名
本会定名为「英国佛教教育基金会」。
3.注册
为事业的长远性着想,应向政府申请注册成为一免税之慈善公益团体。
4.宗旨
促进与推广佛教教育;协助、促进教育部与各中小学校选择佛教为正修课程;编写适当的教科书;免费提供教科书、参考书;培训教师,使之具备佛教教学应有的常识和兴趣。
五、发出报告
依照会议的决定,发函给海内外佛教团体、高僧大德及各佛教通讯刊物的情况如下:
(1)一九九六年正月以「英国将成为佛教沙漠中的绿洲」为题,发出报告约两百份。
(2)专为本国发出英文报告两百多份。
(3)一九九六年二月以「佛教将成为英国各中小学正修课」为题发出两百多份。
六、回响
自发出报告后,陆续收到许多佛教团体、高僧大德的回响,认同此事业意义深远,发心护持,并有许多素不相识的法师与居士,看了佛教刊物之报导,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区来信或寄汇票,以示支持。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中国大陆远至黑龙江、天津、北京、河北等省市也有热心的佛友来函,表示关心与支持。净空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等都嘱托执事法师来信表达关心与护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得知此消息后非常高兴,欣然题写「英国佛教教育基金会」会名,对日夜为本基金会操劳辛苦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莫大的鼓励与肯定。得到众多热烈的支持,使我们更为鼓舞,大家决心更踏实、更努力的在英国推行佛教教育。
七、编辑教科书
此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编辑适当如法的教科书,免费供应各中小学校。英国虽有很多高等学府,如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剑桥大学都可研读佛学硕士、博士学位。高深的佛学理论书籍很普遍,可是适合中小学的佛学书籍与教科书则是真空。自政府新宗教教育政策公布后,虽有几家教科书专门出版社,各有一两本所谓的佛教教科书应市,经过我们检阅后,全部都不如正法,不能采用。所以我们只好自己着手编辑。经过多次搜集与讨论,还是不理想;后来征询本国的教科书专家,结果仍不满意。最后这重担就落在净因法师与郝申士两人肩上。净因法师是专来英国研读佛学博士的,学业非常忙碌;而郝申士则是专业教师,并兼营商务,也忙碌异常。难得他两人发慈悲心,不辞劳苦,为佛陀家业付出一切。
因为他们两人对编辑教科书毫无经验,为求内容如理如法,又要配合本国教科书的规格与标准,还得考虑小学及青少年学生的兴趣,所以工作相当吃力与费时。他们四处征询法师大德的意见,诸如本国名刹Amaravati
Buddhist Monastery住持Ven. Ajahnsumedho,伦敦佛寺(London Buddhist
Vihara)长老Ven. Dr. M. Vajiragnana及美国万佛城佛教学校校长泰瑞.尼可森女士(Mrs.
Terri
Nicholson)等,得到了多方面的指示与宝贵的建议。经过了整年的努力,改了又改,终于完成了原稿。最难得的是,经营印刷业的邓德明夫妇大力支持,不怕麻烦,从初稿至完稿,多次修改,印校样(Printing
Proof),不但付出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亦花费了无数印工、纸张、金钱。他们非但毫无怨言,反而法喜充满,更发心印制基金会所有的文件,如信笺,章程收据、会员申请表等等,分文不收,非常难得。
八、捐助与护持
在这里强调的是,虽然我们已发了数百份报告,并表达了求助的愿望,但并未曾向外攀缘募款,募捐活动必须等到基金会正式注册,成为一合法的慈善公益机构后才能开始。可是出乎我们预料之外,远在新加坡的许国卿居士,在佛教刊物《法音》上看到我们的报告,竟然寄来五百英镑,作为印制教科书之用,并且表示,希望他区区之数的捐款,能给我们增添信心。这是本会收到的第一笔捐款。第二笔善款来自马来西亚的王美莉居士,她以儿子的名义,寄来二千五百英镑。接着新加坡的金果琴居士寄来三千英镑,马来西亚林仲箎夫妇合家寄来一千英镑,他们的义举真是功德无量。
至今所收到捐款共有三万多英镑,其中李果乘、果兰夫妇捐款五千英镑;黄果玉居士用她家人的名义,捐出三千八百英镑(她的捐款来自从她多年来极有限的储蓄)。黄果天、果英夫妇也捐出一万英镑。自愿发心捐款者很多,不能尽列。
九、助印
今年六月廿六日,果天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有缘在Buddhist Vihara拜见Ven. Dr. K. Sri
Dhammananda长老,报告我们在英国免费供应各中小学佛教教科书,以推行佛教教育,长老还未听完我们的报告,便赞叹不已,当下答应印赠六万本教科书。这正是净因法师所预期的结果。
十、心愿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它度化众生是没有国界、种族之分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受到佛法的滋润,世界大同、和平无争将指日可待。
佛法传入欧美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且多为西藏密宗,与斯里兰卡、泰国等上座部佛教。因为多用英文为弘法语言,弘法对象多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西方人,以修持禅定为主,普通市民很少。
中国大乘佛教传入西方国家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很多国家也纷纷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寺院,如英国也有两所规模较大的寺院(伦敦佛光寺和伯明翰法雨寺),但终因受言语之限制,弘法对象多为华侨,直到现在,中国佛教在西方的影响仍很微弱。今天英国政府敞开了中小学的大门,欢迎我们向天真无瑕的儿童与青少年传播佛陀智慧的种子。可以预料,一、二十年后,这些学生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活跃在社会各阶层。希望他们受到佛陀慈光加被,个个一心向善,造福人类,使社会安宁、人民安乐。正如《无量寿经》所说「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如此影响邻国,而扩展至西方各国,与东方文化同流,则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可期也!这应是每一个佛弟子的大愿!

请问佛教上说的业果和因果是一回事吗?

你的问题关键是要让你明白前生后世的存在。你不相信前生后世。认为人死后就断了,不会延续到后一世,所以你来到这个世界,你也不承认这是前世的延续。然而,佛法认为人是有前生后世的,是因为人死后心识不会断灭,会由你的业力把你引生到下一个轮回。如何见得呢?我们都是凡夫,不是圣人,无法带你去游天界或地狱,但是,从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便能找到蛛丝马迹。比如,同是一个乡村长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学习英语有天分,有的学习数学有天分呢?同是一个家庭长大的,为什判州么你爱吃萝卜,哥哥爱吃土豆呢?这些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却忽略掉的,便是过往生中带来的习气。如果象你所以为的没有前生后世,那么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应该都是一个模样,不会有各自的偏好。然而事实掘指蔽上却不是这样,有的娃娃爱哭,有的爱笑,有的爱玩车子,有的爱耍枪。这一切都是前生业力所至。由此,你便能明白,前世所作的善恶,将导致现在或来生的苦乐。因此,尽管现在受苦逗族的你,也会努力行善,现在享乐的你,也会努力惜福了。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佛法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佛法大学专业介绍详细 英国人有信仰佛教的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