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急急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层次:本科   门类:理学   学科:地理科学类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或GIS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简单地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把地图信息存储到计算机里,制成电子地图,使人们通过计算机迅速查询到目标。比如,应用这种技术可以制成城市电子地图,我们在查询公共汽车路线时,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的名称,就可以查询出相关车次,并获取沿途经过的道路和换乘车站等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实用价值巨大,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用地规划、交通规划、自然资源保护、水气管道及灾害监测和预防等领域,已逐渐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手段制作血管分布图、器官的内部结构图,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人体各部位的位置关系,所以她已经被作为强大的辅助医疗手段。正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种种优点,所以如今她已被全面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芸芸众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   本专业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辅助手段。相对于地理学专业,本专业侧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地理信息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地理学本身。因此,大学期间需要学习掌握较多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掌握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技术等基本技能。
编辑本段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发展概况
国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时间较长,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产业,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有许多地理信息系统的高科技企业。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虽然也有一些高科技企业,但规模比较小,许多科研成果有待走出实验室,所以公众对其认知度还不高。但应该看到,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属于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随着“中国G协会”和“中国海外GIS协会”的成立以及一批相关高科技企业的建立,我国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步入初步繁荣,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该专业毕业生也将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编辑本段专业前景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目前只有不到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所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目前已经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状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将为该专业学子提供更多现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编辑本段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编辑本段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编辑本段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编辑本段主干学科与课程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编辑本段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普通物理实验、自然地理实习、测量学实习、地图学实习、GIS原理实验、空间数据库设计、空间分析课程设计、GIS项目开发与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遥感技术与方法实验等。   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编辑本段学制和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编辑本段相近专业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
编辑本段深造方向
学生毕业生可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空间信息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本段开设院校
根据院校隶属编排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交通部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市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天津市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河北省
河北工程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河北联合大学、燕山大学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山西省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辽宁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吉林省
延边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
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南京晓庄学院   淮海工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浙江省
浙江农林大学
安徽省
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滁州学院铜陵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科技学院池州学院
福建省
集美大学闽江学院泉州师范学院
江西省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山东省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   滨州学院山东交通学院
河南省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湖北省
长江大学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湖南省
湖南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师范学院
广东省
华南农业大学嘉应学院广州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西省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重庆市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省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贵州省
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云南省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省
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
甘肃省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青海省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自治区
宁夏大学
新疆自治区
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城乡管理专业怎么样?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的林业院校,其主要培养层次为本科,南京林业大学属于江苏省教育厅主管院校。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
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满意度评分结果:

满意度类型 评分
综合满意度 4.1分
办学条件满意度 4.3分
教学质量满意度 4.1分
就业满意度 3.8分
南京林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培养能熟练掌握城市规划设计(包括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风景区规划设计、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城市规划的相关知识与当代城市发展趋势,具备建筑、地理、园林、经济等多方面理论知识修养与实践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地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详细规划、旅游及风景区规划设计、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CAD辅助规划设计、城市系统分析、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工程管线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城市经济学等。
毕业生适宜到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勘测设计、土地规划、旅游、房地产、建委等企事业单位、公司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及相关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撑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及分析海量地理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以提供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等所需的各类空间信息。目前,GIS技术已被广泛用于能源、信息、林业、资源开发、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与导航、灾情监测与评估等各个领域。
主要课程有地图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技术与应用、GIS空间分析、GIS设计与开发等。
毕业生可到测绘部门、区域与城乡规划、资源开发、环境评价、交通管理、土地利用、房地产管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管理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公司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怎么样?本科毕业生都前往哪些单位?...

有人说,要看一个学校厉不厉害 ,看学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率就知道了,但是我觉得看学校的水平我觉得还得看看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专业水平,教育水平,以及国家对该学校的重视程度。先来说说 南京林业大学 吧。

南京林业大学,位于南京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凭借其实力,南京林业大学先后两次入选“双一流”,成为重点建设院校。 是国家双一流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但是没有入选985, 211工程 ,这应该算是个遗憾吧。学校主要专业还是林学,园艺还有就是森林保护学,这些算是林业学校的比较有优势的几个专业了。

关于学校的就业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南京林业学校不是只有林学院的,这个学校是还有其他的一些专业,有工程学院还有机械学院还有一些材料与化工的学院,所以说呢,学校的专业种类还是比较多的,所以呢本科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建筑业、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等行业,这些行业也是目前人才急需的行业,国家战略大力扶植,前景是很乐观的。 如果是想继续深造的话,我觉得有的学生还是可以继续考取研究生,或者是读博士。

现在社会的一些就业机会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对于本科生的寻找职位不是那么的容易,所以说呢就是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自身实力,才能够用自身实力去作为一块敲门砖去敲开我们眼前的通向就业路的大门。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

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生态与环境科学系是在熊文愈教授等老一辈生态学家的带领下组建起来的。经过60年的努力,在科研、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目前拥有生态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江苏省生态学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和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生态学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2个博士点(兼硕士点),环境科学硕士点及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省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教学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苏州太湖湿地生态定位站(与苏州市湿地站共建)、浙江凤阳山森林生态定位站(与浙江省林业厅共建)等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研究站。
现有教职工2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9人。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生物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1人。近10年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土壤生态、丘陵山地与困难立地植被生态恢复、南方山丘区与城市水土保持、沿海及农田防护林生态、湿地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基于RS和GIS的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生态过程研究、森林碳汇计量监制与评价、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
森林培育系 森林培育系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1988、2001、2006年与森林生态学科联合申报,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3年被评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994、2001、2006年连续三轮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造林学教研组、经济林教研组、绿色食品教研组、森林土壤教研组、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杨树研究开发中心、经济植物研究所、江苏省特种经济树种培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林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单位和部门。
近年来,在杨树产业、种苗产业、银杏产业、耐盐碱植物选育栽培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理论和技术成果,为我国的森林培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2001年至今,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梁希林业科普奖1项,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1、经济植物栽培与加工利用:主要木本经济植物新品种选育与快繁技术研究 ,主要木本经济植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和加工利用研究。2、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论与技术体系:高效杨树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人工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维护,经营措施对人工林材性的影响。3、树木种苗科学与技术:树木种苗质量检测和林木种苗标准的制订,树木种子科学与技术。4、林农复合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构建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阐明林农复合经营种群增益的机理,揭示林农复合经营的本质、内在规律和动态调控机制。5、森林土壤研究:森林土壤改良与利用,林木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 林木遗传与基因工程系是由我国著名林木育种学家叶培忠教授在国内首先组建的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发展而来。拥有林木遗传育种国家级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枓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并拥有林木遗传育种、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林木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博士、硕士学位点。有林木遗传与基因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及江苏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 江苏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江苏省和教育部共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与南京大学共建有植物分子生物学联合研究所。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实力雄厚、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1、林木遗传改良:主要进行杨树、杉木、马尾松、鹅掌楸等重要针阔叶树种的生长、木材品质等重要性状的遗传改良及石竹、百合、石蒜等花卉的品种选育研究。 2、林木基因组:主要从基因组分子水平上研究林木(花卉)重要基因的结构、功能、表达与调控等。3、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主要进行林木组织培养、细胞培养、体胚发生等规模化繁育良种,林木高产、优质、抗逆等方面的转基因研究等。4、群体遗传与进化:主费研究重要森林树 种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现有分布格局的历史成因、进化历程等。 森林保护系拥有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学、动物学四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森林保护学学科创始人李传道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努力下,在学术梯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该系拥有森林保护学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并拥有全国危脸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省级工程中心、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和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
森林保护学国家重点学科一直致力于我国林业重大有害生物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研究,尤其在南方森林病虫害的研究中心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松材线虫病、松针褐斑病、杨树黑斑病、松树枯梢病、松干蚧、杨树害虫、大袋蛾、松毛虫、松墨天牛等重大林木病虫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大批理论和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
主要研究方向:1、森林病理学;重点开展树木抗病选育、病原物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重大森林病原分子检测与流行规律、病害综合治理等方面研究。2、森林昆虫学:重点研究昆虫解剖生理学、昆虫毒理学、林木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和无公害控制技术。3、森林微生物学:重点研究根瘤菌与木本植物共生固氮体系、林木菌根真菌应用、林木病原真菌分类及遗传多样性、资源真菌利用等。4、森林昆虫化学生态:重点 研究昆虫种内、种间相互关系,以及化学或生物引诱剂为核心的无公害控制技术。 5、林用药剂及药械:重点研究植物源农药和新型化学农药的开发、农药毒理学以及现代农药使用技术及装备。6、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重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相互关系、湿地鸟类及底栖动物生态学 植物学系拥有植物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及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植物学科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该学料由著名树木学家郑乃钧学部委员创立,以重点森林资源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植物学实验室为中央和地方共建的的重点实验室,拥有细胞学工作站、双向电泳系统,冰冻切片机、梯度PCR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近90年历史的树木标本馆馆藏木本植物标本30余万份和多种珍稀植物模式标本。
植物学科特色是以重要森林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重要森林资源植物的系统分类和进化,揭示其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基本规律以及与坏境的相互关系.为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 承担包括“948”、“973”、“863”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在内的各类部省级以上研究项目近40项,在裸子植物、木犀科、五加科、苔藓、蔷薇科、竹类等系统分类领域处与国内先进水平。所拥有的国际木犀属栽培植物品种登录中心(ICRPO)面向世界进行木犀属品种登录工作。在结构植物学和发育植物学领域成果显著,在国内率先开展杉木染色体的微切与体外扩增和植物种间协同进化研究、竹类植物开花生理和衰老的 分子基础研究。在兰花、石蒜、微型多浆植物和散生竹微殖技术都已取得突破,在木本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尤其在桂花品种培育及应用、樱花、花楸、海棠、铁线莲、榉树等资源的引种驯化和繁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森林资源管理系下设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及森林资源信息所,所含森林经理学科为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之一,也是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测树学及通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3 人.副教授4人。近10多年来出版教材及专著9部,其屮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部,林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课题30余项和多项横向课题与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
主要研究方句:1、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森林可待续经营模式及指标体系研究;森林资源评价及资产评估;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管理模式研究;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补偿机制研究;风景林经营和景观生态规划研究。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森林抽样技术研究;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测树数表研究;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研究;林木空间格局研究;林分结构研究。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技术;森林植被光谱特征分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森林植被分类技术;空间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数字地球。4、统计预测与控制:森林系统模型和状态方程研究;系统优化与控制技术;参数和非参数估计;大系统理论;试验设计理论与方法。

南京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南京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如下:

1、能源与动力工程:投档线为573分

2、自动化:投档线为573分

3、园林(农林类):投档线为572分

4、地理信息科学:投档线为568分

5、车辆工程:投档线为568分

6、生物工程类(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专业):投档线为567分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

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学校秉承“诚朴雄伟,树木树人”校训精神,弘扬“团结、朴实、勤奋、进取”优良校风,以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为宏伟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步履不停,躬耕不辍,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京林业大学地理信息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教学单位 - 百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