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资讯

畸形教育环境下焦虑中无奈的家长“群居”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畸形教育环境下焦虑中无奈的家长“群居”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一个家长是否尽责的重要指标,是看看他加入了几个“群”。无论是否有意为之,如今的家长已经或正在进入一种线上的、“群居”时代。

    你可以关掉声音,也可以隐身,可那些闪烁着的小头像却让你无处可逃;而与QQ群的喧闹比起来,孩子在现实中的上学难题更是无法回避。不加群,信息来源少得可怜,而且缺乏那种扯动人心的毛茸茸的质感;加了群,大量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与自己之间的差距更让人坠入焦虑之海。这样的情形,想必很多家长并不陌生,即便过来人,在回望时依然会产生深深的同情。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心态,区别之处,只是从以往线下的串联打探,变为在线群聊、穷聊。其所暴露出来的,依然是这个时代难以掩饰也难以回避的焦虑。       要指责这些家长们的过分关怀吗?当然可以。类似指责和质疑一直都不绝如缕,几乎成了很多媒体以及有识之士的习惯性动作。这些年来,也不乏特立独行的家长,通过个性化教育走出了一条子女成功之路。“狼爸”也好,“特别狠心特别爱”的犹太妈妈也好,成功的个案总有成功的理由,只不过,这些个案似乎并没能给那些挤在群里、焦虑的家长们减压。       其中的辛苦,仅凭局外人的冷眼观察,很难得到更为深切的体会。以万众瞩目的“小升初”来说,城里的教育行政部门几乎每年都要发布不得进行选拔性考试的文告,以安定人心,这种举动已成例行公事,可如果真的相信文告所说的内容,那你家的孩子注定上不了那些名校。一方面,缺乏公开的信息,小道消息满天飞;另一方面,事实上的选拔依然存在,这个时候,家长相互之间的互通信息,抱团取暖就显得格外重要。       除此之外,身为中国的学生家长,需要相互通气、相互鼓励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逢年过节要不要给老师表示表示,标准如何掌握?再如,孩子要不要上一些学前班、辅导班,如何选择?如此等等,细碎的事情不一而足,而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需要一一用心打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底气完全拒斥这些“庸俗”的东西。道理很简单,没有人乐意拿自家孩子作为改变社会风气的试验品。可以说,这种面对社会风气时的“无力感”,让众多家长为之气短。       因此,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家长们愿意“群居”,愿意每天泡在群里,“一刻都不能离开”。家长固然需要改变心态,放松心情,但是,更需要改变的是越来越畸形的教育环境,是越来越扭曲的社会风气。       教育本来最能够体现人群的起点公平,从这里起步,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应该走向精彩,然而,现实的情形却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教育权利在权力左右下的摇摆浮沉,教育伦理的日渐功利化。而与教育相关的社会风气更是很难真正廓清,尽管个体有责任为风气的改变做出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将扭转风气的希望完全寄托于个体之上,效果难言乐观。       在这样的大格局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家长们在群里的执著和焦灼,正是这个时代的焦虑。事关教育公平,社会风气,以及公共生活。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畸形教育环境下焦虑中无奈的家长“群居”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