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资讯

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可现在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与自己沟通起来越来越困难!

日前,一项关于四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亲子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父母很少表扬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此,中国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快乐的比例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

         微信扫一扫添加课外辅导小新老师,限时免费获取初/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

                                                          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

沟通困难的原因

①孩子开始独立,彼此没有共同爱好

没有共同的爱好,还难找到话题。所以,孩子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其实,孩子进入初高中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过的人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却不为家长所理解和接受。

 

②父母太唠叨,引起孩子反感

孩子上了初高中后,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看着孩子的状态不好,不说吧,他不用心;说吧,他嫌你唠叨。家庭矛盾由此产生,甚至双方长期冷战!

其实孩子烦的是家长唠叨,缺的是与家长的正常沟通,但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沟通就是督促他学习。有些父母很执着,不管谈论什么,最后都会绕到学习上,无论什么都能与学习联系上。这种交流模式无疑让孩子难以接受。

 

③ 家长互相比较,打击孩子自信心

中国人在潜意识中喜欢互相比较,其中孩子更是比较的重头戏。比较孩子时,他们又特别容易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孩子的缺点。父母评价孩子的话,经常是“你不行”或者“你太不省心”,言辞中透露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

家长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上进,但这样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它给孩子的暗示是:你没希望了,连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也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④侵犯隐私,过度监控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认为孩子小,自己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当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就开始充当“007”,翻查书包、偷看日记、追查电话、拆阅信件等,被孩子发现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错,步步错。

但让孩子最苦恼的,恰恰就是爸妈对他全方位的监控。一个孩子气愤地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连这点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这些举动,当然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的隔阂会越来越深。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隐私。而家长由于平时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考虑问题,探询孩子的隐私,而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⑤家庭环境影响孩子

不同家庭的孩子在与父母的沟通状态上,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当问及“你与父母交流的满意度如何”时,核心家庭的孩子认为“很满意”的比例最高,达18.5%,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孩子的获选率为13.5%和15.4%;而回答“很不满意”的,核心家庭的孩子仅为4.1%,再婚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则分别高达23.1%和8.1%。

父母婚姻关系的变化,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孩子。核心家庭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可能仅仅是不合拍而已,而单亲和再婚家庭的孩子则更多地面临着无人沟通或厌恶沟通的状况。

由于家庭结构变化,单亲和再婚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交流,但是,往往这些孩子成了最缺少关爱和交流的一群。

我们都知道,没有沟通,彼此不了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会有冲突和矛盾。而家长与孩子之间如果没有正常的沟通,肯定会损害教育的效果;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实际上家长会完全丧失教育的权利。

         微信扫一扫添加课外辅导小新老师,限时免费获取初/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

                                                          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

如何解决“沟通难”?

一、学会自我反省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

 

二、留出和孩子的交流时间

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初高中时期会步入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甚至有些家长直接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三、学会聊天方法

与孩子沟通是门学问,家长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方法。

父母应细心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发育特点,家庭教育就必须根据孩子的心身发育特点来进行。将“我讲”变“我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倾听时,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与尊重;对孩子讲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过语言、目光或体态表示肯定;对于孩子的错误观点不要急于纠正,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要理解孩子由于年龄和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想法而可能产生的偏见或者误会。

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

如果孩子性格内向,父母应主动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谈谈学校生活或对某一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时,父母应予以赞扬;当孩子与自己的观点不一致时,父母也不要急于指正,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统一认识,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愿意与父母交谈。

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交谈,父母就应多听孩子讲,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

无论什么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经步入初高中阶段,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烦心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懂得父母的难处,产生为父母分忧的念头。

当孩子能够理解父母,愿意为父母分忧时,家长要表示欣赏,并与孩子一起出主意,想办法,采纳孩子有价值的建议。这样,孩子会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长大了,同时又使孩子学习到为人处世的正确方法,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话题不要仅限于学业,应该拓展话题。家长应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我想说什么,想听什么,感受如何?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想,沟通肯定会畅通,交流肯定会融洽。

父母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多谈如何学做事、学共处、学做人等话题。孩子愿意听,愿意聊,就表明他已经在心里接受了家长的一些思想和观点,这样,就无须家长再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讲大道理了。

 

小贴士:

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交流是门学问,值得家长们不断地深入探究并牢牢掌握。归结成一句话就是:孩子在成长,家长也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并给予孩子信任、鼓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愿意把你当朋友,与你沟通无阻碍!

 

         微信扫一扫添加课外辅导小新老师,限时免费获取初/高中学习资料大礼包:

                                                          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

资料来源:课外辅导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5大因素导致“沟通困难”,3个方法帮你解决!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