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南通工业大学专业介绍表 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很多关注大学专业的朋友很希望了解南通工业大学专业介绍表,今天蜕变学习为大家整理了相关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

在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行榜中,清华大学雄居排行榜榜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紧随其后,占据第二、第三名。全部排名数据请看下表:

1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清华大学 8星级 北京 1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星级 北京 2
2 北京大学 7星级 北京 2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7星级 黑龙江 1
4 上海交通大学 7星级 上海 1
6 南京大学 6星级 江苏 1
6 华中科技大学 6星级 湖北 1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星级 安徽 1
6 中南大学 6星级 湖南 1
6 浙江大学 6星级 浙江 1
6 西安交通大学 6星级 陕西 1
6 四川大学 6星级 四川 1
6 深圳大学 6星级 广东 1
14 西北工业大学 5星级 陕西 2
14 东南大学 5星级 江苏 2
1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星级 陕西 2
14 电子科技大学 5星级 四川 2
14 复旦大学 5星级 上海 2
14 吉林大学 5星级 吉林 1
14 武汉大学 5星级 湖北 2
14 东北大学 5星级 辽宁 1
14 北京邮电大学 5星级 北京 4
23 南方科技大学 5星级 广东 2
2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星级 浙江 2
23 北京理工大学 5星级 北京 5
23 宁波大学 5星级 浙江 2
23 同济大学 5星级 上海 3
23 河海大学 5星级 江苏 3
23 新疆大学 5星级 新疆 1
23 山东大学 5星级 山东 1
31 天津大学 4星级 天津 1
31 重庆大学 4星级 重庆 1
31 南开大学 4星级 天津 1
31 中山大学 4星级 广东 3
31 北京师范大学 4星级 北京 6
31 中国矿业大学 4星级 江苏 4
31 大连大学 4星级 辽宁 2
31 湖南大学 4星级 湖南 2
39 云南农业大学 4星级 云南 1
3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星级 山东 2
39 青岛大学 4星级 山东 2
39 中国海洋大学 4星级 山东 2
39 浙江师范大学 4星级 浙江 4
39 湖州师范学院 4星级 浙江 4
39 东北石油大学 4星级 黑龙江 2
39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4星级 广西 1
39 哈尔滨理工大学 4星级 黑龙江 2
39 合肥学院 4星级 安徽 2
39 河南工业大学 4星级 河南 1
39 河南科技大学 4星级 河南 1
39 华南理工大学 4星级 广东 4
39 淮北师范大学 4星级 安徽 2
39 辽宁师范大学 4星级 辽宁 3
3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星级 广东 4
39 济南大学 4星级 山东 2
39 南昌大学 4星级 江西 1
39 安徽大学 4星级 安徽 2
39 山东师羡消范大学 4星级 山东 2
39 安阳师范学院 4星级 河南 1
39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4星级 河北 1
39 北京交通大学 4星级 北京 7
3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4星级 北京 7
39 华东师范大学 4星级 上海 4
39 中国人民大学 4星级 北京 7
39 山西大学 4星级 山西 1
39 杭州师范大学 4星级 浙江 4
39 北京科技大学 4星级 北京 7
39 燕山大学 4星级 河北 1
39 长春工业大学 4星级 吉林 2
39 长春理工大学 4星级 吉林 2
3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4星级 四川 3
39 成都学院 4星级 四川 3
39 大连工业大学 4星级 辽宁 3
39 大连民族大学 4星级 辽宁 3
39 东北电力大学 4星级 吉林 2
39 东北农业大学 4星级 黑龙江 2
39 内蒙古大学 4星级 内蒙古 1
39 南京游毕邮电大学 4星级 江苏 5
39 青海师范大学 4星级 青海 1
39 山东工商学院 4星级 山东 2
39 山东科技大学 4星级 山东 2
39 石家庄铁道大学 4星级 河北 1
39 太原科技大学 4星级 山西 1
39 长沙理工大学 4星级 湖南 3
39 湘潭大学 4星级 湖南 3
39 南京工业大学 4星级 江苏 5
39 江南大学 4星级 江苏 5
39 昆明理工大学 4星级 云南 1
39 合肥工业大学 4星级 安徽 2
39 大连理工大学 4星级 辽宁 3
39 武汉理工大学 4星级 湖北 3
39 厦门大学 4星级 福建 1
39 太原理工大学 4星级 山西 1
39 天津神派芹理工大学 4星级 天津 3
39 武汉科技大学 4星级 湖北 3
39 西安石油大学 4星级 陕西 4
39 西南交通大学 4星级 四川 3
39 云南大学 4星级 云南 1
39 重庆理工大学 4星级 重庆 2
39 重庆邮电大学 4星级 重庆 2
39 黑龙江大学 4星级 黑龙江 2
102 内蒙古工业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2
102 广西大学 3星级 广西 2
102 南京理工大学 3星级 江苏 8
102 郑州轻工业学院 3星级 河南 4
102 南昌工程学院 3星级 江西 2
102 东莞理工学院 3星级 广东 6
1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3星级 黑龙江 6
102 汕头大学 3星级 广东 6
102 贵州民族大学 3星级 贵州 1
102 河北地质大学 3星级 河北 4
102 河北工程大学 3星级 河北 4
10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3星级 湖北 5
102 青海大学 3星级 青海 2
102 上海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3星级 北京 11
102 福建工程学院 3星级 福建 2
102 黑龙江工程学院 3星级 黑龙江 6
102 西安工业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西安理工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长安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上海电力学院 3星级 上海 5
102 西藏大学 3星级 西藏 1
102 河南理工大学 3星级 河南 4
102 广州大学 3星级 广东 6
102 邯郸学院 3星级 河北 4
102 潍坊学院 3星级 山东 9
102 上海财经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东北财经大学 3星级 辽宁 7
102 中央财经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星级 湖北 5
102 安徽师范大学 3星级 安徽 6
102 西南大学 3星级 重庆 4
102 浙江工业大学 3星级 浙江 7
102 浙江科技学院 3星级 浙江 7
102 三峡大学 3星级 湖北 5
102 石河子大学 3星级 新疆 2
10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中央民族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云南师范大学 3星级 云南 4
102 郑州大学 3星级 河南 4
102 云南民族大学 3星级 云南 4
102 四川农业大学 3星级 四川 6
102 西北师范大学 3星级 甘肃 1
102 山东农业大学 3星级 山东 9
102 湖南工程学院 3星级 湖南 5
102 北京林业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青岛理工大学 3星级 山东 9
1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星级 北京 11
10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星级 北京 11
10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北京语言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星级 湖北 5
102 上海理工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华东理工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北京化工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南京农业大学 3星级 江苏 8
102 中国农业大学 3星级 北京 11
102 兰州大学 3星级 甘肃 1
102 东北师范大学 3星级 吉林 5
102 华中师范大学 3星级 湖北 5
102 华中农业大学 3星级 湖北 5
102 大连海事大学 3星级 辽宁 7
102 福建农林大学 3星级 福建 2
102 华侨大学 3星级 福建 2
102 江西财经大学 3星级 江西 2
102 上海师范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浙江工商大学 3星级 浙江 7
102 浙江理工大学 3星级 浙江 7
1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3星级 江苏 8
102 扬州大学 3星级 江苏 8
10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星级 江苏 8
102 常州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8
102 南京工程学院 3星级 江苏 8
102 徐州工程学院 3星级 江苏 8
102 宁波工程学院 3星级 浙江 7
10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上海海事大学 3星级 上海 5
102 沈阳工业大学 3星级 辽宁 7
102 西安工程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西安邮电大学 3星级 陕西 5
102 烟台大学 3星级 山东 9
102 新疆农业大学 3星级 新疆 2
102 山东理工大学 3星级 山东 9
102 山东建筑大学 3星级 山东 9
102 暨南大学 3星级 广东 6
102 贵州大学 3星级 贵州 1
102 福州大学 3星级 福建 2
102 常熟理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8
102 淮阴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8
102 南阳理工学院 3星级 河南 4
193 渤海大学 3星级 辽宁 10
193 内蒙古农业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3
193 内蒙古科技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3
193 集宁师范学院 3星级 内蒙古 3
193 北京工业大学 3星级 北京 22
193 河北大学 3星级 河北 7
193 北方工业大学 3星级 北京 22
193 岭南师范学院 3星级 广东 10
193 西南科技大学 3星级 四川 7
193 西南石油大学 3星级 四川 7
193 巢湖学院 3星级 安徽 7
193 丽水学院 3星级 浙江 12
193 中国计量大学 3星级 浙江 12
193 浙江农林大学 3星级 浙江 12
193 嘉兴学院 3星级 浙江 12
193 广东海洋大学 3星级 广东 10
19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3星级 广东 10
193 韶关学院 3星级 广东 10
193 湘南学院 3星级 湖南 6
193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3星级 湖南 6
193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3星级 贵州 3
193 安阳工学院 3星级 河南 8
193 景德镇陶瓷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南昌航空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上饶师范学院 3星级 江西 4
193 宜春学院 3星级 江西 4
193 成都工业学院 3星级 四川 7
193 安康学院 3星级 陕西 11
193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3星级 河南 8
193 华北电力大学 3星级 北京 22
193 辽宁大学 3星级 辽宁 10
193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3星级 贵州 3
193 山东女子学院 3星级 山东 15
193 唐山师范学院 3星级 河北 7
193 营口理工学院 3星级 辽宁 10
19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3星级 北京 22
193 河北工业大学 3星级 河北 7
193 广西师范大学 3星级 广西 3
193 中南民族大学 3星级 湖北 11
193 河北农业大学 3星级 河北 7
193 湖南农业大学 3星级 湖南 6
193 南京林业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青岛科技大学 3星级 山东 15
193 沈阳农业大学 3星级 辽宁 10
193 天津工业大学 3星级 天津 4
193 成都理工大学 3星级 四川 7
193 宁夏大学 3星级 宁夏 1
193 延边大学 3星级 吉林 6
193 河南农业大学 3星级 河南 8
19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星级 北京 22
193 海南大学 3星级 海南 1
193 河北师范大学 3星级 河北 7
193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3星级 吉林 6
193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3星级 重庆 5
193 西安文理学院 3星级 陕西 11
193 咸阳师范学院 3星级 陕西 11
193 商洛学院 3星级 陕西 11
193 重庆交通大学 3星级 重庆 5
193 首都师范大学 3星级 北京 22
193 上海电机学院 3星级 上海 13
193 华南农业大学 3星级 广东 10
19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3星级 辽宁 10
193 东北林业大学 3星级 黑龙江 8
193 湖北理工学院 3星级 湖北 11
19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3星级 湖北 11
193 湖北文理学院 3星级 湖北 11
193 荆楚理工学院 3星级 湖北 11
193 湖北大学 3星级 湖北 11
193 北华大学 3星级 吉林 6
193 淮海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18
193 江苏科技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南京晓庄学院 3星级 江苏 18
193 南通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江苏理工学院 3星级 江苏 18
193 江苏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苏州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盐城师范学院 3星级 江苏 18
193 赣南师范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东华理工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中国民航大学 3星级 天津 4
193 天津财经大学 3星级 天津 4
193 太原工业学院 3星级 山西 4
193 西华大学 3星级 四川 7
19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3星级 河北 7
193 齐鲁工业大学 3星级 山东 15
193 中北大学 3星级 山西 4
193 运城学院 3星级 山西 4
193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3星级 辽宁 10
193 厦门理工学院 3星级 福建 6
193 安徽理工大学 3星级 安徽 7
193 蚌埠学院 3星级 安徽 7
193 常州大学 3星级 江苏 18
193 楚雄师范学院 3星级 云南 6
193 广东工业大学 3星级 广东 10
193 韩山师范学院 3星级 广东 10
193 河南师范大学 3星级 河南 8
193 湖南工业大学 3星级 湖南 6
193 湖南科技大学 3星级 湖南 6
193 吉林师范大学 3星级 吉林 6
193 集美大学 3星级 福建 6
193 江西师范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江西中医药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井冈山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鲁东大学 3星级 山东 15
193 闽南师范大学 3星级 福建 6
193 泉州师范学院 3星级 福建 6
193 西华师范大学 3星级 四川 7
193 洛阳理工学院 3星级 河南 8
193 福建师范大学 3星级 福建 6
193 河南大学 3星级 河南 8
193 华南师范大学 3星级 广东 10
193 陕西师范大学 3星级 陕西 11
193 闽江学院 3星级 福建 6
193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3星级 北京 22
193 江西理工大学 3星级 江西 4
193 赤峰学院 3星级 内蒙古 3
193 内蒙古师范大学 3星级 内蒙古 3
193 桂林理工大学 3星级 广西 3
193 宁夏师范学院 3星级 宁夏 1
2民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南昌理工学院 6星级 江西 1
1 上海建桥学院 6星级 上海 1
1 武昌首义学院 6星级 湖北 1
4 安徽新华学院 6星级 安徽 1
4 郑州工商学院 6星级 河南 1
4 宁波大红鹰学院 6星级 浙江 1
4 仰恩大学 6星级 福建 1
8 三亚学院 5星级 海南 1
8 西安培华学院 5星级 陕西 1
8 山东协和学院 5星级 山东 1
8 山东英才学院 5星级 山东 1
8 南宁学院 5星级 广西 1
8 海口经济学院 5星级 海南 1
8 黄河科技学院 5星级 河南 2
8 文华学院 5星级 湖北 2
8 北京城市学院 5星级 北京 1
17 西安外事学院 4星级 陕西 2
17 齐鲁理工学院 4星级 山东 3
17 商丘学院 4星级 河南 3
17 武汉晴川学院 4星级 湖北 3
17 青岛工学院 4星级 山东 3
17 郑州科技学院 4星级 河南 3
17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4星级 湖北 3
17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4星级 黑龙江 1
17 江西科技学院 4星级 江西 2
17 成都东软学院 4星级 四川 1
17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4星级 湖南 1
17 三江学院 4星级 江苏 1
17 武汉工商学院 4星级 湖北 3
17 上海杉达学院 4星级 上海 2
17 宁夏理工学院 4星级 宁夏 1
17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4星级 安徽 2
17 浙江树人学院 4星级 浙江 2
17 沈阳城市学院 4星级 辽宁 1
35 长春财经学院 3星级 吉林 1
35 北京吉利学院 3星级 北京 2
35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3星级 黑龙江 2
35 商丘工学院 3星级 河南 5
35 河北传媒学院 3星级 河北 1
35 武汉东湖学院 3星级 湖北 6
35 长沙医学院 3星级 湖南 2
35 汉口学院 3星级 湖北 6
35 河北科技学院 3星级 河北 1
35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3星级 山西 1
35 宿迁学院 3星级 江苏 2
35 哈尔滨广厦学院 3星级 黑龙江 2
35 广东白云学院 3星级 广东 1
35 西安思源学院 3星级 陕西 3
35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3星级 辽宁 2
35 黑龙江东方学院 3星级 黑龙江 2
35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3星级 河南 5
35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3星级 黑龙江 2
35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3星级 安徽 3
35 西京学院 3星级 陕西 3
35 武昌理工学院 3星级 湖北 6
3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6星级 广东 1
2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6星级 湖北 1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6星级 浙江 1
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6星级 四川 1
5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5星级 江苏 1
6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5星级 浙江 2
6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5星级 江苏 2
6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5星级 云南 1
6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5星级 河北 1
6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5星级 陕西 1
6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5星级 陕西 1
6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5星级 天津 1
6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5星级 广东 2
6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5星级 福建 1
6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5星级 江苏 2
16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4星级 河北 2
16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4星级 广西 1
16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4星级 广东 3
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4星级 陕西 3
16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4星级 福建 2
1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4星级 广东 3
16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4星级 安徽 1
16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4星级 浙江 3
16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4星级 浙江 3
16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4星级 广东 3
16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星级 江西 1
16 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4星级 新疆 1
16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4星级 江西 1
16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4星级 贵州 1
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4星级 广西 1
16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4星级 天津 2
16 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4星级 陕西 3
16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4星级 河北 2
16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4星级 广东 3
16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星级 河南 1
16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4星级 云南 2
16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4星级 广东 3
16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4星级 广东 3
16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4星级 四川 2
16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4星级 浙江 3
16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4星级 吉林 1
42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3星级 河北 4
42 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3星级 山西 1
42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3星级 四川 3
42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3星级 北京 1
42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3星级 江苏 4
42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3星级 河北 4
42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3星级 吉林 2
42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3星级 河南 2
42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3星级 天津 3
4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3星级 广东 9
42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3星级 安徽 2
42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3星级 广东 9
42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3星级 浙江 6
42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3星级 贵州 2
42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3星级 甘肃 1
42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3星级 广西 3
4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3星级 湖南 1
42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3星级 山东 1
42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3星级 甘肃 1
42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 3星级 湖南 1
42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3星级 山东 1
42 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 3星级 辽宁 1
42 辽宁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3星级 辽宁 1
42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2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2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3星级 湖北 2
42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3星级 青海 1
42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3星级 安徽 2
42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 3星级 湖南 1
42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3星级 宁夏 1
42 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2 天津师范大学津沽学院 3星级 天津 3
42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2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3星级 江苏 4
42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3星级 云南 3
42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3星级 天津 3
42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3星级 北京 1
42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3星级 甘肃 1
42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3星级 广东 9
42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星级 河北 4
42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3星级 重庆 1
42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3星级 福建 3
42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3星级 河北 4
42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3星级 江苏 4
42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3星级 广东 9
42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3星级 辽宁 1
42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3星级 四川 3
42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3星级 广东 9
42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3星级 浙江 6
42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3星级 甘肃 1
42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3星级 河北 4
42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3星级 江苏 4
42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3星级 山东 1
42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3星级 江西 3
4中外合作办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名次 学校名称 专业星级 所在地区 地区排名
1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5星级 广东 1
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4星级 广东 2
2 上海纽约大学 4星级 上海 1
2 宁波诺丁汉大学 4星级 浙江 1
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专业星级划分:中国九星级专业:世界顶尖专业;中国八星级专业:世界一流、中国最顶尖专业;中国七星级专业: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中国六星级专业: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中国五星级专业:世界知名、中国一流专业;中国四星级专业:中国高水平专业;中国三星级专业:中国知名、区域一流专业;中国二星级专业:中国区域高水平专业;中国一星级专业:中国区域知名专业。

大学模具专业课程

① 大学模具系都有哪些课程

模具专业课程有: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加工、cad、cam、per/e、ug、塑料模具、冲压模具、模具经济分析
、钳工工艺。大概就是这样。我学的就是这些。还有数控

② 想自学大学模具专业课程 该从哪个课程入手

先把机来械基础课程学好,如机自械设计基础和机械制图;然后学习模具,模具主要有冲模和塑模,学习模具主要把模具结构及其作用了解,另外把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大概了解一下。还有很多设计与制图软件你也可以了解一下;你所在的学校如果有模具专业的话,图书馆里面有很多关于模具的书籍,你可以没事去查阅

③ 大学本科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都有那几门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数内控容技术、模具制造技术、塑料模具工艺与塑料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冲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机械、模具CAD/CAM、模具价格估算
、机加工纤余实习、钳工技能实训、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模具技能实训、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毁禅滚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指的是模具加工工艺与制作及维修。旨在培养模具设计与制造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业生产所需模具及其工装的设计与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经营与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基础、冷冲模设计与制造、注塑模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与编程、模具加工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传动、金属切削原理、机械CAD/CAM等。

④ 大学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课程有哪些

工程图学及来CAD基础、工程源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塑性加工原理、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装备、模具材料及表面改性技术、 金属工艺及热处理

⑤ 模具专业需要学些什么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

学习内容为:
1、塑料模具设计
掌握塑料的基本概念、热塑料的成形加工性能、热塑料制品设计的基本原则,注射成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注射成型模具零部件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等知识,能够完成塑料模具的设计任务以及维护等。
2、冲压模具设计
使学生掌握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及设计、冲压模具设计、冲压工艺设计、冲裁工艺、精密冲裁、弯曲、拉伸及其他成形工艺设计、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冲模分类、特点、用途,单工序模设计、复合模设计、连续模设计、精冲模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硬质合金冲模设计等知识,掌握冲压模具标准化,冲模术语及冲模技术条件,冲模标准零件,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等。
3、模具CAD/CAM技术
CAD/CAM的总体结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机械产品造型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成组技术(GT);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技术;模具设计CAD等关键技术。
4、模具制造工艺
冲压工序与冲模分类、冲压设备简介;冲裁模设计、弯曲模设计、拉深模设计及成形模设计;塑料的基本知识、塑件设计;注射模、压注模及压注模设计要点;模具的机械加工、电火花加工;冲模的装配与调整。

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热处理》《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塑料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设计》、《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配合》、《Pro/E模具设计》、《UG模具设计》《模具钳工工艺学》、《计算机应用》、《AutoCAD》、《机械加工操作技能实践》、《数控编程与加工》、《模具特种加工》、《MasterCAM,Pro/E机械设计》、毕业设计及《模具制造》。

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制造行业,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编制、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体现为制造方面达到模具制造的补师水平,设计方面达到助理设计师的水平。

就业方向:
1、绝大部分正规大学本科没有这个专业,高中生毕业所学的模具基本为模具操作与制作,因为此专业作为一门技能,大多在技校或职业学校学习,(模具设计的工作由机械设计专业学生完成)
2、在本科专业袭枯里面,有的院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模具设计方向,其直接对应的专业则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这个专业在一些学校会细分为焊接工艺与设备方向、铸造工艺与设备方向、金属压力加工方向。其中金属压力加工方向分为模具设计和轧钢。

⑥ 模具专业有哪些课程,

开设的主要专业理论课有《工程力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制图》、《机构与机械零件》《公差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钳工工艺学》、《电工电子技术》、《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模具cad/cam》、《数控机床》等。这些都是蛮重要的!等等。
以上是:【南通科讯教育】为你解答!

⑦ 模具专业的主干课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介绍及主要课程
作者: iuewve
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模具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制造、模具维修、质量管理等工作,适应机械模具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目标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瞄准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掌握常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过硬,具有塑料成型模、冷冲模等各种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面的技术应用能力,熟悉基本钳工操作,能熟练运用CAD、CAM、UG、Pro/E相关软件进行较复杂的2D和3D产品造型和注塑模具设计,能操作数控机床和编程,懂基本机加工工艺,掌握一定模具加工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相关知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具有良好素质的第一线岗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和具有岗位迁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要求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模具工艺设计、工艺实施、技术管理能力;具有模具数控加工编程能力;具有注塑模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具有一定钳工操作能力、模具修配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具有熟练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造型设计和加工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文字表达、人际交往能力。
2、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英语 、高等数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职业基础课: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制造工艺、冷冲模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数控机床及编程 、模CAD/CAM
实践教学环节配合相应的教学进程配套进行,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共5周)、实习与实训(共11周)、顶岗实习(20周)以及入学教育与军训(4周)等环节。具体参看后面实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表。
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能在机械、汽车、家电、轻工等制造行业中从事塑料模具数字化设计,五金冲压模具设计,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机械零件设计绘图员,产品开发与造型设计,模具加工与装配,模具生产技术管理,模具零件和产品测绘及质量验收,模具销售与技术服务等;也能在塑胶五金玩具企业从事产品成型过程的模具加工制造人员、生产管理、模具维修、经营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生产成本及产品报价等职业,也可以从事技术开发工作。
4、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前景模具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大至汽车、小至玩具,其制作均源于一系列大小模具。某报纸曾报道:“从广州市劳动部门获悉,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模具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3左右,但模具工缺口已经超过10万。模具工业是机械制造的主要产业之一,也是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一大产业。

⑧ 模具专业需要学些那些课程

答案:只是想告诉他,

⑨ 模具专业的主要课程是什么啊

机械制图,模具制造,冲压工艺,普通车床,CAD,CAM,钳工,数车,数铣,公差配合,塑料成型。

⑩ 模具专业课程最主要的是什么

结合实际情况,在这里我想尝试提供一些建议,供你参考。

1)工程制图是本专业的基础,是工作中技术交流不可或缺的“语言”。作为模具设计师,必须要做到用最简洁的视图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每个零件的结构。而作为模具师傅,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地领悟到图纸中的每个传达出来的信息。基础一定要打牢。

2)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CAD/CAM)是模具设计和加工的工具。目前行业中比较流行的CAD软件有Pro-E、UG、Solidworks、AutoCAD、MasterCAM等。最好熟练一种,其余的都须有较深入的了解。

3)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很有用。它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到模具材料的各种特性,告诉我们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而不是另外的。当然,学校里面能学习到的金属材料和行业中实际使用的可能有些出入。但课程里的东西总归是基础。

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必须要学好。

5)塑料/冲压成型工艺及其设备。模具工程师必须同时深入了解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 除此外,要深入了解成型工艺及其设备。

6)模具制造工艺及其设备,不懂工艺,不懂设备,妄谈设计,就好似空中楼阁。当然,学这种专业课程,最好的方法是边学习边实操。模具的专业制造设备有Lathe、Drilling、Grinding、CNC、EDM、Wire-Cut、Jig-Grinding等。

7)模流分析(Moldflow)。

8)行业动态。毕业前必须了解。

9)外语。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逐步走向国际,也有很多大的公司本身就是跨国集团,如果没有熟练掌握一种外语,尤其是英语,你将很难出人头地。

祝牛年大吉并学业进步!

大学自动化课程安排

Ⅰ 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课程

主要是控制方面的内容:
过程控制:就是一些生产工厂自动化生产的控制,如炼钢之类的过程的控制,像可口可乐生产线,汽车公司生产线这类的控制,你要知道,如果生产线的速度提高50%,公司就可以提高近50%的盈利啊!这类工厂控制还有一些课程,如PLC,主要就是编写程序实现这些控制;
嵌入式方面:如单片机,数电模电类,你学完单片机你就会发现原来那些当初自己觉得很高端的东西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比如现在的机器人,智能家居,我说的就是那么回事儿的意思是原理上你可以理解,但是实际搞出这些东西来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控制科学与工程方面的: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系统等等,这些是控制方面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的是如:如何控制电机启动的最快,并且稳定运行,比如电机在运行的时候如果加大负载的阻力,如何控制可以使它不会产生较大的转速差;机床加工里电机的控制。主要就是如何改善一些东西的性能,比如我们现在的电脑里面的磁盘,采用鲁棒控制之后,搜索的速度快了一倍;美国战机F-22,应用模糊控制使其转弯半径减少了一半,这在战机对战时的作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本科生这三方面的东西都会涉及,到研究生你才会最终确定是这三方面的哪个方向

Ⅱ 我选自动化专业,该专业在大学里学些什么课程

课程:
大一时就是工科的基础课
大二时是专业基础课:比如数字电路、模拟回电路、复变函数、答信号与系统、c语言(C++)
大三时就是专业课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智能控制、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运动控制系统、高猜悔matlab、传感器原理啊
之类的
大四就找工作了
上的课没人去听的
因为自动化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弱电方向一个是强电。
弱电就是控制方面的,有的是做单纯做程序控制、这一类就业的时候不多,毕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还有一类就是软硬件结合的,电子方面的,pcb啊,单片机控制的,这一些
本科毕业的就业门路特别广
待遇也不错。
强电就是电机和机械方面的,机械自动化的一戚正些方向啊、还有电力电子的一些方面。一般就业的不多。我们班只有两个人从事这些方面。
还有就是自动化是不学cad的,所以不同于机械自动化
别混淆了。
自动化是个万金油专业,很不错的。

Ⅲ 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都开了哪些课程从大一到大四

自动化专业有三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是工业过程控制方向,第二个是电气工程方向,第三个是嵌入系统方向。
不同发展方向和不同院校的开设课程也略有区别。
主要课程供参考:

《电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仿真》、《计算机网络》、《运动控制》(亦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兆正辅助设计》、《专业英语》和《智能控制》等。
专业方向:

1.工业过程控制方向: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2.电气工程方向: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3.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干课。

Ⅳ 大学本科自动化专业,大二下学期有哪些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内《微机原理及应用容》、《软件技术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自动化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

Ⅳ 自动化专业有哪些要求,需要学习哪方面的课程

自动化不需要太复杂的物理计算,只要明白物理的原理,计算机方面是要求掌握基本的操作,自动化要求掌握很多的软件,可以先把最基本的操作掌握就好,方向不同,学的也不一样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研究、设计、运行、实验、管理及开发等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宽厚的技术理论基础和比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基本技能和较好的电气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适用市场经济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毕业生可到各类发电厂、电力系统供电部门、电力勘测设计研究单位、电力管理等部门就业,即电业局、设计院、工程局。

专业基础课有:PLC编程,工程力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控理论等。

主要专业课有: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代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专业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就业前景: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对电气自动化比较精通,用人单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么单位,最好是电子厂,因为电子厂天天用到自动化,编程,设计。如果你对工作待遇条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电业局。福利好,待遇高。然后是设计院,工作相对比较轻松。最艰苦的是工程局。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到处跑。但是工资也不低。而且还可以向自动化、电子等方向转行。

最重要的是干这一行永远都不会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虽然开始几年比较苦,拿的钱也不多。但是随着你的工作经验的增长,那你的待遇就会提高得很快。
下面是本专业分布院校(只例举了各省本专业在本省排前几位的高校):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市】天津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理工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包头钢铁学院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铁道学院、辽宁工学 院、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电力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上海市】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运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江苏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工学院、盐城工学院、南京邮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安徽省】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福建省】华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方冶金学院
【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烟台师范学院、石油大学、临沂师范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山东交通学院、莱阳农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焦作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湖北大学
【湖南省】湖南科技大学、南华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株洲工学院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湛江海洋大学、惠州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省】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云南省】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农业大学
【 *** 自治区】 *** 大学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
【青海省】青海大学
【新疆 *** 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推荐报考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电气工程、电力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检测与转换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电力工程和电气工程,属强电领域。可以就业于电厂、电业局等单位,待遇颇高,也比较辛苦。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统工程、网络技术等较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自动化专业知识,能在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工业过程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业务培养要求:
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 较好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与运动控制、自动化仪表与工业过程控制、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 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 在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系统仿真、信号与系统分析、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检测及仪表、控制仪表及装置、过程控制系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
(工程技术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19世纪下半叶,电磁理论集大成者麦克斯韦尔的理论为电气工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大学陆续设置了电气工程专业。
我国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开始的时间并不晚。 1908年,南洋大学堂 ( 交通大学前身 ) 设置了电机专科,这是我国大学最早的电气工程专业,至今已有一个世纪。
1917年,交通大学的电机专科设置了电讯门,这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后来逐步发展成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 :
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
1949年后,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也出现了一批机电学院。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有电机工程系。自 1977年起,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改名为“电气工程系”,之后又有部分学校将其改为“电气工程学院”。
1998年前,我国大学的电类专业分为电工类与电子信息类。按照 1993年的专业目录,电工类专业共有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工业自动化 5个专业,而电子信息类共有专业 14个。
1998年,国家将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合并和压缩。大学本科专业总数从 1993年的 504个调整至 249个,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也合并成电气信息类。 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等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在同时颁布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又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的部分(主要是原工业自动化专业)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自 1998年新的专业目录公布以来,全国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数从 1999年的 123所增加到 2002年底的 197所,现已超过 200所。
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大学,保留了“电气工程系”的名称,有的和计算机专业一起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其中,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电子、信息等,传统的“电力工程”内容已不多见,已经很少有我国目前的“电气工程”专业。其背景是发达国家的发电装机容量已基本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用电需求年增长率不超过 2%,电力发展趋于饱和,所需传统电气工程人才数量大为减少。
我国和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差别很大。我国的电力工业还处于迅猛发展期,年用电增长率超过 10% ,在现有装机容量 3.6亿千瓦 (2003年底 ) 的基础上, 2020年预计装机容量约 9.5亿千瓦,仍需要大量的电气工程人才。与之相适应,各著名工科大学都把电气工程专业作为支柱性专业,一般大学的工科专业中也几乎都少不了电气工程专业。
1.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内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专业。近几十年来,有关电能的转换、控制在该专业所占的地位日益重要,专业名称中的“及其自动化”就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这种发展和变化。
电气工程是从人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开始,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而电磁理论是从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逐步发展而形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因此,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工程性很强的专业,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能有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
迄今为止,通信和计算机都主要以电作为信息的载体。因此,这些专业也都属于电类专业,电气工程实际上是其母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对象是电能,而电信息的检测、处理、控制等技术在电能从产生到利用的各个环节中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电信息的研究也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名称中也就有了的“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能力。电气工程和生命科学的交叉已经产生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对生命中电磁现象的研究产生了一门生物电磁学。电气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形成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和电子科学以及控制科学的交叉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不但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同时电力电子技术也成为电气工程的重要分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而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等可以看成是由电工理论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电工理论是它们的重要基础。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与电气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当然,制造和运行不可能截然分开,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如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其良好的运行必然要依靠良好的设备。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方法论介绍
本专业学科的科学方法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类同,理论分析是其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在诸多的工科专业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数学工具较多,理论分析在其中的地位也更为重要。
作为工科专业,实验研究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手段,没有基本的实验条件,学生就难以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模拟也已是本专业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使用上述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仿真模拟中,等效与类比都是本专业重要的科学方法。

Ⅵ 中专考的大学自动化专业都学什么课程

电路、工程电磁场、电子技术模拟部分、电子技术数字部分、信号分析与处理专和电机学。 这几门基础课属主要第一年学的,为第二年学习专业课打基础。其中,电路和电子技术属于弱电部分。信号分析主要为以后学习控制理论做基础。电机学为以后学习电力系统分析打基础。电磁场是最基础也是最困难的一门课。第二年开的专业课:电力系统分析(最重要)、电力电子、高电

Ⅶ 大学里电气自动化专业都要学哪些课程

大学里电气自动化专业需学习课程:
1.公共课
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专课
基础体育属 工科基础数学 电路基础 电力系统分析
大学英语 概率与数理统计 电工测量 电气控制技术
思想品德修养 大学物理 电子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思想概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 电力电子学 高电压工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信号分析与处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工程制图基础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 理论概论 工程力学 自动控制理论
军事理论 实验物理 电机学
技术经济学 电磁场
法律基础 电力工程概论

2.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Ⅷ 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要学哪些课程

大一主要是基础课,比如高数、大学物理等,大二开始,开始为以后的专业课做铺垫,要学电路、模电、数电、大学物理实验,线代、概率与统计、复变函数等等,大三开始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比如电机学、matlab、控制电机等等,大三还会分方向。每个学校教学要求不一样,建议你问一下自己学校的学长学姐。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Ⅸ 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四年分别学哪些课程呢

其实跟着老师的复教学计划走就制行,不用把自己弄的太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过程控制与集散系统、单片机原理、传感器与仪表、EDA技术及应用、工业企业供电、计算方法、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控制电机、可视化程序设计、电子电路CAD、电力电子新器件、模糊数学及应用、人工智能导论等。

主要实习实践教育环节物理实验、计算机上机、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拖实验、自控原理实验、金工实习、电气电子工艺实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计制系统课程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PLC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Ⅹ 江南大学自动化专业主要课程是什么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掌握自动化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在物联网产业、智能制造业以及轻工业等相关行业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自动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邮编是多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221116,该校地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
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118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学校设有建筑建造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建筑智能学院、建筑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为大家带来的南通工业大学专业介绍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蜕变学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