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国内日本民俗学专业排名 中文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

今天蜕变学习小编整理了国内日本民俗学专业排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中文类专业及主要院校简析

一、专业及就业

1.专业概述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文类是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专业类,它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秘书学等专业。其中招生人数最多、最知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就是一般意义上的中文专业,它是中文类的核心专业,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偏重于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培养大方向,虽然在培养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专业课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论、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概论、计算机及应用、写作等。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重视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教学能力训练。

一般考中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限定在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汉语言三个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就是对外汉语,专门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余锋樱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个专业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中是比较热门的专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其他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等专业在本科招生中并不多见,有的只限定在研究生阶段教育。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各级教学科研机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广告公司等,从事的岗位有科研人员、教师、记者、编辑、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2.就业情况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85000-90000人,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左右,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汉语言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0-2000人,近两年就业率区间在70%-85%之间波动,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3500-4000人,就业率区间在70%-75%之间,报考硕士较竖丛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民族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100人;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2017年就业率区间在75%-80%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史等。

总体来讲,中文类专业优点是就业范围广、适应能力强,劣势是知识结构单一、偏平,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比较优势,特别是由于部分开办中文类专业的学校门槛低、参差不齐,一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比较饱和,基本无专业优势可言。

同时,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呈两极分化趋势,优秀的学生通常都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以及较广博的文史哲知识基础,受到各级教学和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好评,能力普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太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水平有限,只能从事相关工作岗位,极容易被其他专业学生替代。

二、主要院校简析

中文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中文类专业的高校多达600余所,综合性大学、人文社科类高校基本都设有文学院或中文系,院校遍布本科一批、二批,生源结构落差大。

拥有中文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师大、南大、复旦、川大。拥有中文专业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院校有:武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南开、中山、浙大、北语、民大、安大、陕西师大、首都师大、南京师大、福建师大、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山东师大、基渣上海师大等。

拥有中文双一流学科的院校有:北大、北师大、复旦、南大、华中师大。

同时,近20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开设了中文类专业,正是这种中文专业超常规的“蓬勃发展”,造成了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就业状况高低不均的状况。

所以,在选择大学的中文类专业时,需格外擦亮眼睛,有历史积淀、教师教学资源是选择中文专业院校的重要标准。应重点优选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名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老牌综合性大学,以及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等。另外,藏书书目也是参考标准之一。

1、南京大学

南大文学院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本科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专业。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科研条件优越,实力雄厚,院图书馆拥有30多万册藏书和诸多特色书库。在川以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含招收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等专业。

2、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文学院前身是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02年。是全全国首批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的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排名中2次排名第一,两次排名第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文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民俗学二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本科教育设汉语言文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目前,文学院正积极筹办海外中文学院,创新海外办学的平台和载体。在川提前批以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

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川大历史悠久的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目前四川大学文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共开设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等本科专业;省内分提前批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和一批次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文理都招)招生,含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4、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前身是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的文学科目,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首批入选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教学专业。在川以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

5、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是国内有影响力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并入选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文系现有1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导师制”和“国学专书系列讲读”等制度和课程已成为教学精品,深受学生欢迎。在川提前批,以汉语语言文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招生(文理都招)。同时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6、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大文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创建的私立文华文理学院中国文学系。文文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汉语言文字学)。在川提前批招生,以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含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汉语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类别。同时招收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公费师范生。

7、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院校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外国人学汉语、用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学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3000万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目前,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部分高校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升学科目。我们国家也及时开设了国家汉语水平资格考试。

前几天,日本的汉语考试机构在捐献医药物品时,还秀了一段汉语诗词。说明汉语还是有国际影响力的

面对如此紧俏的市场需求,对外汉语专业是中文类的比较热门专业。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对外汉语专业四大高校。其课程设置、教学水平、教师水平、教材开发、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是国内较强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系的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在全国独树一帜,它是最早在全国招收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的,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连续大规模招收对外汉语本科学生的专业。

这个专业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课程有: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汉外语言对比、中国思想史、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国别与地域文化、现代语言教育技术、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礼仪与国际关系、外语教育心理学等。

华东师大是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也是国务院侨办的华文教学基地,其对外汉语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考生们可以根据院校学习和培养的侧重,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

如果学这个专业,第一就是任教,国内外都可以。 通过汉办当志愿者、国家公派教师,第二是留校当老师,第三是到私人的培训机构当对外汉语教师。再不行,国内当语文教师或其他工作。

A.出国任教方面,好的学校每年都有安排海外的志愿者,但去的国家不一定很好,有的同学去的什么菲律宾,泰国,印尼。去的都是些小学或中学,中文课在里边的地位就像国内的音乐美术课类的。一般英美国家去不了。

B..如果不出国还想相对稳定,就只能去学校,可以当普通老师,不过有那么多师范的中文老师,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C.去私人培训机构的话,一般就是去教在中国的外国人,工资不错,但是不是非常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有清醒认识到:

A.要消除一个误区:读了对外汉语专业就能出国教书。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想法,如果抱着这个想法来报考对外汉语专业是非常危险的。对外汉语能出去的只是极少一部分。要知道,汉办选公派教师是按照外交官的标准来选的,还是有难度的。

B.有人觉得外国学校会在中国招这个专业的老师,也是不可能的。现在在外定居的华人到处都是,可以教中文的人也大有人在,美国学校不可能到中国招老师,觉得学了这个专业就能到国外任教,只是一些人的幻觉。

C.目前不管是师范类方向还是非师范类方向的,毕业的时候都是不会拿到教师资格证的,那么你要是想做老师,就要自己单独去考教师资格证。

就算出国做了志愿者的,几年回国以后,可能有国外经历会让找工作更顺利些,但面临的一样是找工作的问题,同时也可能会因为出国而错过了公务员考试、教师编制考试等等。所以整体就业情况只能说一般,还不是非常好。

三、填报指南

中文类是文科专业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在全国开设中文类专业的高校多达600余所院校中,既有知名的综合类院校,也有师范类院校、理工科大学,也有语言类院校。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考生们可以根据院校学习和培养的侧重,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专业。请记住:学中文类专业优选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名校。

1.学中文的同学需要较好的文化素养和阅读习惯

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

有的同学都说这个专业上大学相当轻松,可以说即使平常不是太努力,只要考前好好准备,你想挂科都难!如果抱这种心态那肯定难有美好的未来,学中文如果想出人头地,就需要很深的文化积淀和很好的文学素养,所以要博览群书,多看多写。要学会自己加压,不要浪费了大学四年时光。

2. 填报志愿要看清具体专业方向

很多院校的中文类专业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的,如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开设的专业不同。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在部分省市文理科兼收,着重为国家培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材。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下设两个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攻中国文学方向;而汉语言专业则相当于其他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重在培养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专门人才。

厦门大学的中国语言文学类是在人文科学实验班中招生,本科专业则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两个方向,文理科都招。

清华大学在招生时是以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形式出现的,高年级再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三个专业培养,入学后一年分流。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看清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和专业设置。

3.考生在报考时最好有明确学业目标

中文类专业是传统专业,在师范类大学和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开设较多,专业方向根据不同院校也会有侧重,现在中文类专业招生主要集中在汉语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两个专业。

如,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个方向,分别为师范类方向、非师范类方向及高级涉外文秘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专业,侧重培养财经领域的文秘人才。

同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语水平也有要求,很多院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不是开设在文学院,而是开设在外语学院,或者国际交流学院。这类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更侧重外语能力的培养。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要加试外语口语。

另外,还要注意每个学校招生的方式。如川大在省内分提前批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和一批次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它的汉语语言文学基地班的教学和保研要优于中文大类招生的学生。

总之,中文类专业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宝库,它需要热爱传统文化、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阅读兴趣的同学报考,同时中文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都需要能综合汉语言文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阅读能力和兴趣对学中文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厚积薄发。

德国名校汉堡大学怎么样?

1学校概况 简介 With about 38,000 students, the University of Hamburg is one of Germany's largest universities. Approximately 650 of the 3,990 academic staff are full professors. About 120 professors work in theFaculty of Medicine or at the University Clinic Hamburg-Eppendorf (UKE), about 530 work in the other faculties. These are supported by about 5,820 employees working in technical support, libraries, laboratories, health care and administration, with about 3,830 people at the UKE and about 1,990 in the other faculties or the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is comprised of 150 different buildings throughout the city although its main campus is located in Von-Melle-Park and the surrounding district of Eimsbüttel 地理位置 汉堡大学是一座位于德国汉堡市的大学,它是德国和稿做最大的大学之一。它是1919年建敬枯校的。大学校区位于汉堡-爱斯布图勒,地理位置为北纬53°34'1“,东经9°59'2”. 汉堡濒临大海,所以汉堡大学的海洋和气候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很强的实力(有着两个特殊研究方向和两条科学考查船),这些也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方面,比如为地质化工等相关学科提供帮助。 英文名称:Universitat Hamburg 创办时间:1919 学位:硕士,博士 学生人数:38000 教师人数:3990 教授人数:650 藏书量:180万册 前史 1529年马丁·路德的好友约翰内斯·布根哈根来到刚刚引入新教的汉堡来建立新的教育和教会制度。他在过去的汉堡圣约翰修道院设立了一座高等学校,约翰高等学校。与此同时1479年建立的市图书馆也被更新。 由于这座中学非常受欢迎,也为了减少年轻人从施塔德和不来梅的高级中学转到汉堡1613年在汉堡成立了一座“学术高级中学”.在这里学生可以在两年的学期中准备进入大学的课程。一开始这个高级中学有四名教授,后来六名。17世纪后市议会和公民逐渐忽视了市内的公共学术教育。汉堡是一个商业共和国,其经济兴趣在远洋,而市内的大亨则可以通过家庭教师和私人学院来自己满足其教育需求。这些私人教育设施中最重要的是“汉堡商业学院”,它是1768年建立的,其最着名的毕业生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另一个重要的学术设施是1801年设立唤衡的汉堡天文台,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导航。 邻近的阿通纳现代化的克利斯蒂安中学受到了丹麦国王的大力支持,这从1738年开始更加加剧了汉堡市本身对公共高等教育的兴趣。1806年汉堡有13万居民,但是约翰高等学校只有125名学生,而学术高级中学只有18名学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汉堡的高等学校开始收录非新教学生。19世纪末学术高级中学被关闭,市政府设立了一个今天依然存在的“一般继续教育和普及科学教学堂”(Allgemeines Vorlesungswesen zur Weiterbildung und Verbreitung der Wissenschaft),其教师来自汉堡其它科学研究设施的客座教师。1900年市政府又设立了航海和热带病研究所(Institut für Schiffs- und Tropenkrankheiten)。1910年汉堡开始了市内首个公共高等女子学校。 魏玛共和国时期汉堡大学达到了其第一个顶峰。当时大学里有四个系,数千学生。阿比·瓦尔堡和恩斯特·卡西尔等着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到1931年大学的教授数提高到75名。由于当时尤其学生受到经济状况的打击1922年成立了“汉堡学生帮助协会”.同年秋该协会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宿舍,次年夏又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食堂。 纳粹时期汉堡大学被改名为汉莎大学。被纳粹认为是不善的作家的书被从图书馆剔除。约50名学者被解雇(其中包括恩斯特·卡西尔和威廉·斯登),至少七名学生因为与白玫瑰有联系或者被怀疑与白玫瑰有联系而被捕,后来死在狱中。 1945年战后大学以汉堡大学的名称重新开办。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渐重新开办。一开始大学有四个系(法学和社会学、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1954年增设(新教)神学。法学和社会学系分开,社会学和经济学自成一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教室和哲学高楼建成。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园被迁移到市外。70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剧增许多新的、今天成为大学地标的建筑建成。虽然如此原来的校园不够大,今天在汉堡全市各地均有大学的建筑。 2000年两个法学系合并。 从1990年代中开始大学的费用不断被削减,同时大学采取措施缩短平均学习时间和中断率。为了协和欧洲各国大学的学程(波洛尼亚进程)大学不得不对管理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革,这个改革过程至今依然在进行。 2005年4月1日汉堡经济和政治大学被合并入汉堡大学。 建校 主楼 20世纪初市内有钱的商人企图建立一座国立大学。他们向市政府和议会提出的建议却没有获得批准。尤其非常有影响的商会反对这个计划。1907年支持者成立了“汉堡科学基金会”,1908年“殖民研究所”.基金会的宗旨在于支持教学堂赢得学者以及资助研究旅行。殖民研究所的宗旨在于研究所有与远洋有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年市政府批准了一块地让教学堂建立一座新的建筑(建筑的钱是私人捐的)。1911年新建筑建成,今天这里是大学的管理机构的所在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搁迟了在汉堡建立大学的计划。 战后汉堡首次进行自由选举,1919年一名大学支持者被当选为市长,市议会通过了“汉堡大学和人民高校的临时法律”.汉堡的教授数量从19名提高到39名。除国立研究所外殖民研究所、教学堂和艾本多夫医院(今大学附属医院)也被合并入大学。 2合作和成员 汉堡大学是六个研究协会的成员,19个其它机构在此驻有代表教学。 2005年中汉堡大学有18个系和七个不属于任何系的机构。在今后的改革中这些系将逐渐合并为六个系,最大的系是包括一个附属医院的医学系。 除90多个本科专业外还有10个专科学科。 2005年汉堡大学还有六个硕士院。 3院系设置 学院设置 新教神学系, 法律系, 法律2系, 经济学系, 医学系, 哲学和社会科学系, 教育系, 语言学系, 历史系, 文化史系,东方研究系,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物系, 地理系, 心理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体育系 汉堡大学原有18个系(新教神学系, 法律系, 法律2系, 经济学系, 医学系, 哲学和社会科学系, 教育系, 语言学系, 历史系, 文化史系,东方研究系,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生物系, 地理系, 心理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体育系),经过改革之后,现已调整为6个学院:法学院,经济和社会科学院,医学院,教育、心理与运动科学院,人文学院,数学、信息科学与自然科学院[1] 专业设置 实用神学, 系统神学, 教会史与教理, 新约与宗教, 旧约全书, 新约全书, 民法, 商法, 武法, 国际事务, 私法, 海洋法, 犯罪学, 宪法, 国法与公法,欧洲法, 罗马法, 金融法, 青少年法, 保险法, 联邦法律,社会法, 劳工法, 经济法, 工商管理, 政治经济学, 商业数据处理, 理论政治经济学, 统计学, 金融, 人类遗传学, 牙科学, 身心病医学, 儿科学, 心理学, 法医毒理学, 生物物理,生理学, 实验药理学, 医学上的数字与计算机应用, 妇科学, 血管外科学, 内科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解剖学, X射线, 精神病学与神经病学, 神经病理学, 矫形学, 眼科学, 病理学, 病览斫馄恃? 外科学, 牙科学, 生理化学, 放射学, 实验内分泌学, 医学史, 解剖学, 正牙学,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卫生学, 应用神经生理学, 血清学, 法医学, 放射生物学, 医学数据处理, 泌尿学, 事故外科学,医学社会学,心病学, 医学心理学, 产科与妇产科学, 耳鼻喉科学,职业医学, 毒理学, 麻醉学, 临床免疫学与儿科学,医学光学, 皮肤病学与男科学, 性学,社会医学, 临床化学, 社会科学, 哲学, 教育学, 德国语言学与文化,罗曼语语文学,德国文学, 作为外语教学的德语, 语文学, 比较语言研究, 英语语文学, 英语,英国语言及文化,文学, 古德国文学, 普通应用语言学, 英语语文学与语言学, 应用通讯, 法语语音学, 现代德国文学, 西班牙语,中世纪史与近代史, 艺术史, 音乐, 古典考古学,古代史, 近代乐欧史, 德国考古学与民俗学, 考古学, 音乐研究,系统音乐, 史前史, 汉学,非洲语言与文化,土耳其研究,埃及研究, 伊斯兰研究, 西藏研究,印度研究,日本语研究,越南研究, 古代东方研究, 非洲研究, 数学, 实验物理, 理论物理, 应用物理, 基础物理, 体育, 天文学,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生物技术, 药物化学, 食品化学, 植物学, 动物学, 渔业生物学, 国际林业学,流体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地质学与古生物学, 海洋学, 地球物理,气象学, 地理, 经济地理, 计算机应用,信息与文献编集,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组织, 体育 课程设置:作为一个国际开放的大都市的象征,汉堡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范围极广的近100个专业。近年来汉堡大学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生物分子技术(医学和应用植物学)方面。 图书馆及计算机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有百年历史的汉堡大学医院拥有1千张床位,是汉堡最大的医院。另外汉堡大学总共拥有130多所图书馆,总藏书达3百万册。汉堡大学和40多所国外大学有着校际联系。 汉堡以其港口的有利条件,吸引了许多中国公司在此设立办事处。 研究所 造船研究所, 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 国际税学研究所, 广播与电视研究所, 和平研究与安全研究所, 实验病毒学和 免疫学研究所, 综合研究所, 社会教学研究中心 4着名学者 奥托·斯特恩物理学1888年-1969年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夫冈·泡利物理学1900年-1958年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夫冈·保罗物理学1913年-1993年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校园生活 校园 汉堡大学的建筑物散布在整个市区。其主校园包括学校的主楼、主图书馆和大教室和其它建筑物位于市区的西部。尤其物理系的建筑散布得非常广。医学系主要位于附属医院。 食堂 主校园上有三座食堂,其中学生会的食堂最大,这里还将建造一座为有孩子的学生服务的幼儿园。 图书馆 除主图书馆外各个系和机构还共有65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是2005年建成的、五层楼高的法学图书馆。 6排名 国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 第5名 全球高校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第119名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 第89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 第274名 全球高校专业排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08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艺术和人文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45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技术专业大学排名 第247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自然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138名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社会科学专业大学排名 第258名 商学院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全球商学院排名 第126名 原文来源: http://www.LiuXue86.Com/a/1720090.html

筑波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相比,综合实力哪个更强? - 百...

根据日本著名大学综合实力的排名可知,筑波大学综合实力更强。

筑波大学(日语:つくばだいがく,英语:University of Tsukuba),是在1970年代大学竞争引起的大学改革过如庆歼程中,为了作为新型大学的试验校而于1973年10月废止东京教育大学将其资产全部继承,并在现在的筑波市创立的新型大学——筑波大学。

新制东京教育大学的前身为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差搜东京文理科渣冲大学、东京农业教育专门学校、东京体育专门学校等,现任校长为永田恭介。

与那些历史悠久,靠丰硕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不计其数名士要人而扬名世界的老牌大学相比,它的出名是由于它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站在日本大学改革的前沿,成为全国第一所新型国际化国立大学。

学校主要有基础学群、文化·生物学群、经营·工程学群等系别。

日本留学 民俗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及名校推荐

日本留学民俗学主要巧带此课程介绍。民俗学是一门针对民族的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的发展变化意义的学科。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而有关人类活动的一切细节,都可以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其中还包含和传达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主要课程及研究方向】

民俗是人们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广泛,今天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研究对象主要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民间歌谣、家族制度、婚丧祭祀、迷信、民间舞蹈、民族音乐、民间宗教、佛教、道教、妖怪、占卜、民间美术、民间饮食、民俗服饰、民间建筑等。

主要课程有:历史学、地理学、社行纯会学、心理学、民俗学、文学、哲学、宗教学、民族学、方言学、建筑学、考古学等。

【培养目标】

民俗学专业主要是教授民俗学相关的各种知识、以及探讨民族的传统的文化、信仰、风俗习惯、思考样等各种问题等。培养具有丰富的民俗学专业知识及素养的专业人士、为政府机构、企业、公共团体、非盈利组织等各领域培养人才;通过广泛的民俗学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高度理论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民族文化、艺术、信仰、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

【学习适应度】

该专业属文科类专业,要求日语最好有一级,适合本科专业为日语专业,地理学专业或社会学专业、及其他文科类专业且有一定日语基础的学生。

该专业需要有地理学、历史、社会学等专业知识基础作为研究条件,如果有本科为其他理工类专业且在研究生阶段想要转为此专业的情况,需要学生有该专业的第二学位,或者辅修为该专业内容,或者有该专业相关工作经验且自学过该专业内容;此外,如无上述条件,建议转为与该专业和学生原本科专业二者相关的专业。多数学生会报考修士(或博士)。

【未来发展】

从民俗学专业毕业后,学生能活跃在教育行业、零售行业、旅游业、物流业、网络、新闻行业、国际合作机构、咨询业、公务员等各种各样的领域。当然,到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民俗学的教学科研、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各种民俗资源的管理等工作是该专业的主要就职前景。

【推荐院校】

·筑波大学(大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历史、人类学专攻(民俗学课程)

·天理大学—文学部—历史文化学科—考古学/民俗专攻

·熊本大学—文学部—综合人间学科—民俗学专攻

·成城大学—民俗研究所

我总结孝迅了以上关于日本留学民俗学主要课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筑波大学的办学规模

截至2013年4月,筑波大学有教职工4718人,其中教授642人,副教授557人,博士139人。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部分)  所属系部中文姓名日文姓名获评年度物理工学系 青木贞雄 アオキ サダオ 平成22年度 数理物质系 青木愼也 アオキ シンヤ 平成25年度 机能工学系 青岛伸治 アオシマ ノブハル 平成18年度 物质工学系 赤木和夫 アカギ カズオ 平成21年度 临床医学系 赤座英之 アカザ ヒデユキ 平成22年度 数理物质系 赤阪健 アカサカ タケシ 平成25年度 歴史・人类学系 明石纪雄 アカシ ノリオ 平成15年度 现代语・现代文化学系 赤祖父哲二 アカソフ テツジ 平成8年度 农林学系 赤羽武 アカハ タケシ 平成10年度 理事 赤平昌文 アカヒラ マサフミ 平成25年度 临床医学系 秋根康之 アキネ ヤスユキ 平成19年度 体育系 朝冈正雄 アサオカ マサオ 平成25年度 体育科学系 浅田隆夫 アサダ タカオ 平成3年度 体育科学系 浅野胜己 アサノ カツミ 平成11年度 物质工学系 浅野肇 アサノ ハジメ 平成15年度 现代语・现代文化学系 浅野博 アサノ ヒロシ 平成4年度 物理工学系 浅野侑三 アサノ ユウゾウ 平成18年度 体育科学系 浅见高明 アサミ タカアキ 平成12年度 构造工学系 安达勤 アダチ ツトム 平薯纤扰成7年度 现代语・现代文化学系 我妻和男 アヅマ カズオ 平成3年度 社会工学系 厚见博 アツミ ヒロシ 平成6年度 社会科学系 阿南成一 アナン セイイチ 平成3年度 地球科学系 安仁屋政武 アニヤ マサム 平成20年度 理事 阿部生雄 アベ イクオ 平成23年度 数学系 阿部英一 アベ エイイチ 平成3年度 体育科学系 阿部一佳 アベ カズヨシ 平成16年度 芸术学系 阿部公正 アベ キミマサ 平成3年度 基础医学系 阿部喜代司 アベ キヨシ 平成17年度 现代语・现代文化学系 阿部军治 アベ グンジ 平成15年度 临床医学系 阿部帅 アベ ツカサ 平成10年度 社会科学系 阿部彻 アベ トオル 平成12年度 农林工学系 安部征雄 アベ ユクオ 平成19年度 物理学系 阿部圣仁 アベ ヨシヒト 平成5年度 教育学系 天野正治 アマノ マサハル 平成11年度 社会科学系 荒秀 アラ ヒデ 平成3年度 心理学系 新井邦二郎 アライ クニジロウ 平成22年度 社会科学系 新井诚 アライ マコト 平成23年度 人间系 新井保幸 アライ ヤスユキ 平成竖陵25年度 応用生物化学系 新井勇治 アライ ユウジ 平成6年度 文芸・言语学系 荒木正纯 アラキ マサズミ 平成20年度 医学医疗系 有波忠雄 アリナミ タダオ 平成26年度 芸术系 安藤邦广 アンドウ クニヒロ 平成25年度 歴史・人类学系 安藤正士 アンドウ マサシ 平成10年度 化学系 安藤亘 アンドウ ワタル 平成10年度 人间系 饭岛节 イイジマ セツ 平成25年度 体育科学系 饭田稔 イイダ ミノル 平成17年度 哲学・思想学系 井门富二夫 イカド フジオ 昭和63年度 电子・情报工学系 五十岚滋 イガラシ シゲル 平成13年度 理事 五十岚彻也 イガラシ テツヤ 平成26年度 芸术学系 五十岚治也 イガラシ ハルヤ 平成3年度 生物科学系 猪川伦好 イカワ トモヨシ 平成10年度 体育科学系 池上晴夫 イケガミ ハルオ 平成6年度 电子・情报工学系 池田克夫 イケダ カツオ 平成13年度 社会工学系 池田三数旦郎 イケダ サフ゛ロウ 平成16年度 化学系 池田长生 イケダ ナガオ 平成元年度 歴史・人类学系 池田元 イケダ ハジメ 平成21年度 心身障害学系 池田由纪江 イケダ ユキエ 平成16年度 歴史・人类学系 池田裕 イケダ ユタカ 平成16年度 备注:以上为部分名单,详细信息请参考资料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2月筑波大学官网)


截至2015年2月,筑波大学下设9个学群,开办54个专业。 院系专业  学类·学群学类:专业名称·学位名称(学位类别)人文・文化学群 人文学类:哲学、史学、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学士 ( 人文学 ) 比较文化学类:文学·学士( 文学)
比较文化学类:地域、思想·学士 ( 比较文化 ) 日本语・日本文化学类:日本语、日本文化学·学士( 文学) 社会・国际学群 社会学类:社会学·学士 ( 社会学 )
社会学类:法学·学士( 法学)
社会学类:政治学·学士 ( 政治学 )
社会学类:经济学·学士 ( 经济学 ) 国际综合学类:国际关系学·学士 ( 国际关系学 )
国际综合学类:国际开发学·学士 ( 国际开发学 ) 人类学群 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士 ( 教育学 ) 心理学类:心理学·学士 ( 心理学 ) 障碍科学类:障碍科学·学士 ( 障碍科学、特别支援教育学 、社会福祉学 ) 生命环境学群 生物学类:生物学·学士( 理学) 生物资源学类:生物资源科学·学士( 生物资源学、农学) 地球学类:地球环境学、地球进化学·学士( 理学) 理工学群 数学类:数学·学士( 理学) 物理学类:物理学·学士( 理学) 化学类:化学·学士( 理学) 应用理工学类:应用物理、电子・量子工学、物性工学、 物质・分子工学·学士( 工学) 工学系统学类:智能工学系统、机能工学系统、 环境开发工学、能源工学·学士( 工学) 社会工学类:社会经济系统、经营工学、城市规划·学士 ( 社会工学 ) 信息学群 信息科学类:软件科学·学士 ( 信息科学 )
信息科学类: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媒体·学士 ( 信息工学 ) 信息媒体开发学类:信息媒体开发·学士 ( 信息媒体科学 ) 知识信息・图书馆学类:知识科学、知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图书馆·学士 ( 图书馆信息学 ) 医学群 医学类:医学、新医学·学士( 医学) 护理学类:护理学·学士 ( 护理学 ) 医疗科学类:医疗科学·学士 ( 医疗科学 ) 体育专门学群 (无):健康・运动教育、健康・运动管理、体育运动教练·学士 ( 体育学 ) 艺术专门学群 (无):艺术学、美术、构成、设计·学士 ( 艺术学 )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2月筑波大学官网)
学科设置 截至2015年2月,筑波大学下设8个研究生招生科所,开办硕士课程8个、博士课程19个。
(备注:以下列出的“研究科所、学科一览”表格中,“研究科”相当于中国高等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 研究科所、学科一览  教育研究科学校管理(硕士课程)-学科教育(硕士课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哲学・思想(一贯制博士课程)(5年制)历史·人类学(一贯制博士课程)(5年制)文学·语言(一贯制博士课程)(5年制)现代语言·现代文化(博士前期课程)现代语言·现代文化(博士后期课程)国际公共政策(博士前期课程)国际公共政策(博士后期课程)经济学(博士前期课程)经济学(博士后期课程)法学(博士前期课程)法学(博士后期课程)国际地域研究(博士前期课程)国际日本研究(博士后期课程)工商科学研究科(东京校区)经营系统科学(博士前期课程)企业科学(博士后期课程)企业法学(博士前期课程)法律(研究生院专职学位课程)(法科研究生院)国际经营(研究生院专职学位课程)数理物质科学研究科数学(博士前期课程)数学(博士后期程)物理学(博士前期课程)物理学(博士后期课程)化学(博士前期课程)化学(博士后期课程)-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专业(博士后期课程)系统信息工程研究科社会工程学专业(博士前期课程)  社会工程学 学位项目课程(硕士)  服务工程学 学位项目课程(硕士)社会工程学专业(博士后期课程)  社会工程学 学位项目课程(博士)风险工程(博士前期课程)风险工程(博士后期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前期课程)计算机科学(博士后期课程)智能机能系统(博士前期课程)智能机能系统(博士后期课程)构造能源工程(博士前期课程) 构造能源工程(博士后期课程)生命环境科学研究科环境生物量共生学专业(一贯制博士课程)(5年制) 地球科学(博士前期课程)地球环境科学(博士后期课程)地球进化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物科学(博士前期课程)生物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物资源科学(博士前期课程)国际地缘技术开发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物圈资源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物机能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命产业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环境科学(博士前期课程)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博士后期课程)-尖端农业技术科学(3年制博士课程)(学研联合专业)人类综合科学研究科(含东京校区)尖端医学(硕士课程)-运动健康系统・管理(硕士课程)  (夜间在职人员研究生院:东京校区)-教育学(博士前期课程)教育基础学(博士后期课程)学校教育学(博士后期课程)心理(博士前期课程)心理学(博士后期课程)障碍科学(博士前期课程)障碍科学(博士后期课程)生涯发展科学(博士前期课程)  (夜间在职人员研究生院:东京校区)生涯发展科学(博士后期程)  (夜间在职人员研究生院:东京校区)感性认知脑科学(博士前期课程)感性认知脑科学(博士后期课程)护理科学(博士前期课程)护理科学(博士后期课程)体育学(博士前期课程)体育科学(博士后期课程)艺术(博士前期课程)艺术(博士后期课程)世界遗产(博士前期课程)世界文化遗产学(博士后期课程)-人类·保健科学(3年制博士程)-运动医学(3年制博士课程)-教练学(3年制博士课>程)生命系统医学(医学课程)(4年制)疾病控制医学(医学课程)(4年制)图书馆情报媒体研究科图书馆情报媒体(博士前期课程)图书馆情报媒体(博士后期课程)(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2月筑波大学官网)

学科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学科排名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271 技术 201 自然科学 143 社会科学 293 (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015年2月QS世界大学排名官网) 教学特色 筑波大学和其他日本大学不同,筑波大学的教育体系分为“学群”和“学类”,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校园生活和住宿环境提供全面支持。
(备注:日本的大学教学和研究组织机构,一般都是按学部、讲座形式设置,对外封闭,对内分散割据,不能适应新时代学科不断分化和综合的要求。因此,筑波大学改变过去的大学往往陷于狭隘的专门领域,造成教育和研究两个方面趋于停滞和固定化,以致脱离现实社会的倾向,提出取消教学研究合一的学部、讲座制,而设置二者分开的学群(学类)、学系制。)
筑波大学重视教科研究,全体教员都属于研究生院。作为综合大学,筑波大学拥有广泛的学科领域,在对这些领域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教学时,不局限于既存的领域,还活跃地开展着跨学科的教育与研究。
筑波大学每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以及MBA专业不要求工作经验的规定是日本的首创。 办学理念 自2004年4月1日起,日本的国立大学开始转向国立大学法人化制度。法人化使大学独立自主的灵活运营成为可能,同时对自我管理和成绩的评估审查也变得更加严格。该校所倡导的“教育和研究的新体系”、“新大学自治”、“开放的大学”等办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令公众瞩目,并起到了大学改革的先导作用。 特别课题组 筑波大学根据学术研究发展和社会需要设立,是跨学系的大型综合、学科交叉的组织,不仅吸收校内有关学系的教员,还向国内外招收客员教授。特别课题组不是固定不变的组织机构,在一定时期(一般为5年)内当任务完成后即行解散,再根据新的研究课题而重新组织新的特别课题组,有3个课题组:
①新国际系统研究课课组,研究课题有全球政治、经济有全球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亚洲、太平洋区域政治、经济、安全保障;国际大系统的形成与日本的作用。
②代谢研究课题组,课题有细胞间信息传递问题研究;生物体代谢可见性有关问题;循环代谢的异同研究。
③循环器官的生物系统课题组,课题有:未知生物机能因子及其机能,生物机能因子与其受体的细胞内信息传递,生物机能因子的循环防治机制及其异同,由遗传因子导入的生物机能因子的解析等。 2015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248;日本大学排名08
20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198名;日本大学排名09名
2014年QS世界大学排名210名;日本大学排名09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09名
奈杰尔·沃德(Nigelward)日本前30位大学排名09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260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186名

以上就是国内日本民俗学专业排名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蜕变学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