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职业学校专业评价指标 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内容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职业学校专业评价指标 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内容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小编整理了职业学校专业评价指标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什么是专业建设

问题一:专业建设是什么 就是将一个专业变得更好,更有吸引力。专业建设一般包括: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教材的制定,师资力量保证,主讲教师的水平等。
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设备的台套数,投入的资金和场地,能开出的实验的个数(包括创新实验等),开放实验室等。
科研建设。包括和该专业相关的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等。
大学生创新平台。即提供相应的条件和师资力量,帮助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

问题二:什么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顾名思义,就是一所高校办的有特色的专业咯,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由教育部出指标,各高校进行申请,有的是学校牵头,有的是二级学院牵头学校进行配套,进行申报。有若干指标,包括硬件(教学设备、实训基地、电化教学等等)和软件(教学评价、科研水平、教师职称学历分布等等)。申报的时候既要体现出自己的办学实力,又要有鲜明的办学特色。
这个主要是申请资金的,申请上之后国家会给专项拨款,省级 *** 和学校一般也会进行配套拨款,支持所申请的专业进行建设。高等教育毕竟是一件很烧钱的事嘛,出科研、请名师、办实验室、办实验实训基地、发奖学金、助学金都是大把的砸银子啊,所以有这个东西对本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肯定是很好的事情,具体怎么分配资金得看学校的安排。
这一类的评审有好几种,最好的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每年拨款一千万上下,还不算省级、市级、校级配套拨款。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因为我没见过,不知道是多少钱,不好意思,但比重点学科肯定差得多。我们学校前年申请到了海南省级重点学科,省教育厅每年给四十万,市级不配套资金,校级每年配套给四十万。省级的手燃敏,地区差异,每个地方也不一样。可供参考。
有不清楚的段镇再交流哈・~

问题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是什么意思?? 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遴选出来的,数量很少,。代表有这种硕士学科的所有院校在该领域科研的最高水平,当储硕士下面的本科专业也很强
特色专业一般是根据学校的传统和特点而设置的,教育部给的名额很多,因而入选数量很多,不能代表同类专业的最高水平,但相对其他没有这种特色的专业好的多
一般来说特色专业可能发展成重点学科,但要走的道路相当长,特别是申请到国家重点学科。所以学校的重点学科才是学校真正的王牌和核心竞争力,它代表是科研水平的,特色专业是其次的、象征意义的

问题四: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专业有什么不同? 国家重点专业是教育部按照一定标准审核确定的,是在国内同专业高校里面综合实力很强毕枝,并居于前列的。“国家重点培育专业”是指那种已经具有很强实力,但尚未达到“国家重点专业”条件,但以后有望达到的那种专业,为促进其达到标准而进行“重点培育”。
补充:重点专业是分级别的,有国家级的、省部级的,还有“校级”的,自己仔细看清楚,不要搞混了。

问题五:大学里什么叫品牌专业,什么叫特色专业,什么又是什么什么专业的建设点 品牌专业就是很牛的,学校最好的专业;特色专业就是比较新的,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并不一定是好专业

问题六:如何做好专业建设规划 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所谓城市建设是指 *** 主体根据规划的内容,有计划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城市规划的相关部署切实实现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问题七: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有什么区别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开展高等学校本科和高职高专教学的研究、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下设47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其中的一个,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建筑设计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规划园林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土建施工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建筑设备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市政工程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房地产类专业分指导委员会等7个分指导委员会。

问题八: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是什么意思 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是教育厅厅组织的省本科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立项推荐工作。经学校评审推荐、省教育厅审核,确定省本科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各校对各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加强管理,保证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建设成效。省教育厅将委托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各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管理。项目经费会下达。

问题九:如何进行专业建设 就是要多专研呀

问题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有什么不同 学科是大类 一级
专业是小类 二级

一个学科包含很多专业。

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内容

健全职业学校评价为如下:

1、分类研究制定职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办法,重点评价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

2、加大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岗位与所耐雀学专业匹配度的评价权重。探索与行业企业岗位标准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扩大行业企业参与办学评价。

3、在完善党对教育工昌裤早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方面,明确市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4、在发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方面,提出完善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重大教育事项须先提交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再按照程序审议决策。

5、在健全职业学校评价方面,提出分类研究制纯答定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考核办法。

6、在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提出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高职分类考试中的应用;完善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相应等次的高职应届毕业生具有专升本推荐免试资格的相关政策。

高职双高校哪几项指标

高职双高笑的指标如下:

(一)学校办学条件高于专科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数字校园基础设施高于《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

(二)学校人才培养和治理水平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对区域发展贡献度高,已取得以下工作成效:被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省级及以上优质高职学校 建设单位 ;已制定学校章程并经省级备案,设有理事会或董事会机构,成立校级学术委员会,内部 质量保证体系 健全;财务管理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牵头组建实体化运行的职业教育集团,合作企业芦纯对学校支持投入力度大;成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非学历培训人日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数;近三年招生计划完成率不低于90%,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不低于95%;配合“走出去”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有教育部备数唤案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招收 学历教育 留学生。

(三)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和方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专业建设基础好,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高,学生就业水平高,社会支持度高。

(四)学校在以下9项标志性成果中有不少于5项:

1.近两届获得过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第一完成单位);

2.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立项项目 且应用效果好;

3.承担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且成效明显(仅包括薯哗凯 现代学徒制试点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定向培养士官试点);

4.有国家级重点专业(仅包括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支持的重点专业);

5.近五年学校就业工作被评为全国就业创业典型(仅包括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6.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过奖励(仅包括世界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7.教师获得过国家级奖励(仅包括“ 万人计划 ”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

8.建立校级竞赛制度,近五年承办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9.建立校级质量年报制度,近五年连续发布《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且未有负面行为被通报。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基础上,学校近五年在招生、财务、实习、学生管理等方面未出现过重大违纪违规行为。学校未列入本省升本规划。

达到以上条件的才可以进入“双高计划”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学生评价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评价机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入手,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应职教化、评价内容应动态化、评价指标应综合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评价内涵应情感化、评价过程应常态化及评价结果应效益化等具有职教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导向、诊断、修正等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源头;中职教育经过改革与发展,逐步走上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轨道,形成与普教协调发展的局面。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在对待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时候应该要有一套都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由此对学生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效果。

1 评价机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工作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环节。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但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部分的职业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限制或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评价内容片面
过于侧重课堂教学内容的测试,忽视职业教育中应该培养的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
1.2 评价指标单一
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
1.3 评价方法单调
过于注重书面测验、考试等量化评价,缺乏突出职教特色的针对性评价。
1.4 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忽视评价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忽视自我评价及社会行业评价的价值。在这种以普教教育评价模式来评价职业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家长和学生只关心学习的结果,即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学习的过程和学生个性的发展,轻视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种重书本知识、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不利。

2 职业教育的学生评价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改革现有的评价机制,真正使评价能够发挥其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及改进的功能。下面就职业教育学生评价的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1 评价模式职教化
职业教育评价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绝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评价模式,因为它与普教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差异的。评价模式职教化的意思是职业教育评价既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教学评价的普遍性;科学、客观及公正;联系行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2.2 评价内容动态化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同一个职业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蚂带唤我们的评价内容也要适应变化,与时俱进。
2.3 评价指标综合化
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结果,更要注意对其学习过程及进步程度的评价。对有的专业既要涉及到学生的书面与口头表达方面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其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2.4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不应该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引入企业评价方法,把企业评价和学校评价有机结合。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学生在评价时互相对照和比较,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评价,既指出优点也看到不足,起到互相帮助行返、互相促进的作用。另外,评价还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在评价中的闷凯主体作用,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评价,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自我认识水平,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2.5 评价方式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
2.6 评价内涵情感化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培养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的智商+80%的情商=成功。而在我们现行的职业教学评价中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情商的价值。所以,建议中等职业教育系统要适当开展职业情商评价,强化对学生适岗能力、沟通能力、承受能力、自律能力与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2.7 评价过程常态化
评价本身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要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到达一定阶段对教学效果的诊断,所以评价应该经常化。通过给予每个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与激励,并且教师应用日常评价的多次结果,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因此,在职校开展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评价的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评价过程去实现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综合功能,使评价本身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2.8 评价结果效益化
将评价结果效益化是要求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评价结果的统计,科学地使用评价的激励等作用,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另外,好的评价结果既具有社会效益,也具有经济效益;既具有规模效益,也具有质量效益;既具有教学效益,也具有实践效益(马树超,2002)。
总之,教育评价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分数,更不应该是一个名次,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加强中职学生文化课的学业水平评价,构建有效的中职教育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这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我们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 赵太平.浅谈素质教育中职教教师观念的转变[J].职教论坛,2003,10.

;

辩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职业道德重要还是专业知识...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问题描述:

正方:职业道德重要 反方:专业知识重要

我方是代表反方!!!

请大家各抒己见,多提事例,同时也希望能回答或反驳以下几个问题:

1、职业道德可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但知识不足不能弥补道德的缺陷 .

2、为什么有大量职业道德高尚而学历非常低(甚至没上过学)的人们存在?不正说明职业道德无须建立在专业知识积累基础上吗?

请大家帮我多提一些反驳对方的问题!!

拜托各位了,我过几天就要用了!!

解析:

辩词

1.正方观点:以个人需要为前提,做到物尽其能,更能发挥个人价值,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故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2.正方一辩陈述正方观点:“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选手列举了权威的问卷调查报告,并阐述了职业,大学生,大学生择业三者的相互关系。

3.正方观点:

1、个人需要并不等同于片面追求个人的利益,它虽然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样认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2、从个人的角度分析:大学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一个大学生都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都有自己最擅长和最适合的工作。

3 、大学生择业以个人需求为重能更好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择业对个人需要进行衡量的同时,已经将社会需要内化。

4.个人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不仅从生产关系,进到了生产力,还从个人对于社会的重要性,谈到了择业的目的,要理有理,还不乏广阔的知识面亏备。

5.我觉的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只有喜欢才会认真的去做,才想去更好的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也是为社会做贡献啊!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有何不好吗?这样的人生才有趣有价值。而且你喜欢,证明你在这方面有天赋,这样你可以把这个工作推到更高的高度上。对社会来是说,它更需要创造型的人才!

6.当然是以自己的兴趣了啊!你喜欢了做起来才会快乐,你才可以为自己工作付出更多的心血。而且你喜欢,证明你有这方面的天赋啊,你才可以在这里改革创新,这样一样也是为社会服务啊!而且不但、满足了自己的爱好,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自身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1.反方观点:社会提供岗位,是个人就业的前提。社会所提供的正是社会所需要的。故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2.反方一辩对正方一辩的论点进行驳论,并提出了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和职业的存在以及大学生如何择业都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个人需要应该服从社会的需要。

3.在攻辩阶段,正反方犀利激烈的辩论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在正方暂居上风的情况下,反方展开了反攻,提出了为什么十年后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而正方选手也不示弱,积极应对,以四两拨千斤的回答博得阵阵喝彩。

4.反方认为社会需要才是更重要的,片面的强调个人需要会导致人们走向个人主义的极端。正方认为个人需要更重要,只要兴趣使然就可以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提出若一味服从社会需要就会与机器无异。

5.反方观点:

1、对大学生而言择业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而且还与环境因素和择业的可行性等密不可分,这些所牵涉的都与社会需求密不可分。

2、择业时,也应以全局为重。当个人的爱好与社会需要发生冲突,以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矛盾时,我们就应当个人服从大局。

3、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已成明日黄花,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日益需求才是最可行的办法。

6.社会需要对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从原始的群居部落到现在的高度文明,每一步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不同的思想,无论是高尚的。还是低贱的,只有每个人依据社会的需要而合理的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才有可能真正的融入这个社会,才有可能真正的为这个社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7. 倘若个人只是一味的注重自己的喜好、自己的需要去生活、去工作、去学习,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社会这个大海里的一朵不起眼的小浪花,那么个人只有渐渐的远离这个察空誉社会,在不知不觉中消殆了自己,最后只能败段以一声叹息为自己画上终点。

正方先就祖国正需要大学生积极的投身西部大开发为例,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辩题,再到农村的发展、建设,又到现今科技发展需要大学生,要大学生远离小我,实现大我。

【摘 要】本文通过对毕业生及其单位的调查,分析了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的特点和大学生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情况,提出高校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改革,努力开拓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准确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毕业生;调查;社会适应性 

【正 文】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准确地把握社会的需求,笔者对宁波大学历届毕业生及就业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作了相关的评析。

一、调查的基本概况

此次调查,我们采用问卷、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由教师和学生利用暑假和课余时间,奔赴上海、杭州、宁波、嘉兴、余姚、慈溪等地区,对宁波大学各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以宁波地区为主,宁波问卷占总问卷的60 %左右。我们对毕业生所在单位和部门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44份,回收率为72 %;对毕业生的自我评价问卷发放4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为71.5 %。回收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 %。

毕业生自我评价有效样本的基本特征:

性别比例中男性占51.6%,女性占 48.4% 。这种抽样结果与我校历年招生比例大体相当,从总体上反映了我校学生的性别分布。

时间跨度:包含了宁波大学的首届到2001届的毕业生,其中90届(宁波大学第一届毕业生)至95届占28.7%,95届至01届71.3%,这使得此次调查结果全面反映了宁波大学自建校以来至今毕业生的情况。专业分布:有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法律、土木工程、水产养殖、应用数学等,涵盖了宁波大学所有重点建设专业。学历结构:本科占84.2%,专科占13.0 %,本科双学位占2.8 %。被调查者从普通员工到经理都有。其中普通员工占73.4%,组织领导层占26.6%。这既说明此次调查结果集中了各个层次人员的意见,也反映了我校毕业生在社会各行业的就业分布情况和组织领导能力的发挥。

二、调查基本内容与分析

1、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特点。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所需人才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高质量、多规格、复合型人才倍受青睐。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还保持着传统的衡量指标,另一方面有学历10.5% 社会活动能力13.4%学习成绩优秀8.5%外语水平好15.0%性别4.9%专业理论功底扎实6.1%毕业学校5.7%能较长时间地为本单位服务8.9%专业对口6.1%有相关的社会实践或工作经历10.1%毕业生生源地3.6%为人踏实、诚恳7.3%了现代多元的审度。专才型需求相对平稳,通才型需求大幅上升。(见表1)

二是在注重人才业务素质和技能的同时,对个性和人格要求进一步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选才更多地强调人的综合素质、道德人品及创新能力。象广州宝洁、汇丰银行在人才招聘中都没有严格要求专业对口,只要测试合格哪个专业都可录用。我们在对企业招收员工过程中注重因素的调查也表明“事业心”、“开拓创新”等因素是企业所十分强调的员工品质。

在我们对“企业选择人才影响因素”的另12项调查显示,“学历”、“社会活动能力”、“学习成绩优秀”、“外语水平好”是招收员工的重要筛选依据;但“为人踏实、诚恳”、“能较长时间地为本单位服务”,即工作作风和对企业忠诚度也与上述指标不相上下。可见社会对人才个性与人格越来越注重。(见表2)

表3 大学生对知识模块掌握情况

项目 〖〗较好 〖〗一般 〖〗不够好〖〗用处不大〖BHDG1*2,WK6,WK4,WK4,WK5,WK6W〗

专业知识〖〗29.4%〖〗51.9%〖〗8.8% 〖〗10.0%

外语能力〖〗24.0%〖〗28.0%〖〗33.6% 〖〗14.4%

电脑实务〖〗21.6%〖〗4.6% 〖〗29.7% 〖〗4.1%

人文知识〖〗16.3%〖〗60.6%〖〗12.5% 〖〗10.6%

理工知识〖〗14.9%〖〗52.2%〖〗18.6% 〖〗14.3%

经济理论〖〗14.0%〖〗51.0%〖〗28.7% 〖〗6.3%

法律知识〖〗11.2%〖〗43.5%〖〗34.8% 〖〗10.6%

三是学历及其知识层次依然是紧缺人才的重要指标。

对毕业生的需求层次调查表明,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重点在本科层次,但硕士、双学位等高学历需求比例有攀升趋势,学历作为进入社会各领域的敲门砖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情况。

(1)在知识结构上基本上能满足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需要。

对毕业生知识面的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知识面较宽,近两成认为很宽,近三成认为一般,只有少数认为较窄,难以适应工作的新要求。对知识模块的掌握情况看,毕业生在社会上的适应度较好。(见表3)

表4 大学生适应胜任工作情况(单位 %)

自感工作胜任情况〖〗独立创新12.6% 〖〗独立完成70.4% 〖〗完成17% 〖〗不能0%

工作结果情况 〖〗突出受重视13.8%〖〗获先进奖励28.3%〖〗成绩平平55.3%〖〗不能胜任2.5%从表3可以看出,毕业生认为掌握较好的是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和电脑实务,各项指标的共同点是都以掌握程度一般为主,这样的知识模块掌握情况基本适应社会应用的需要。

(2)毕业生基本上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社会,并较好完成工作任务。在对自感适应工作时间的调查显示,71.7%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内就能适应工作,男女毕业生对适应工作的评价基本一致。但也有小部分同学对从校园环境一下子过渡到社会环境适应很慢,有个别的毕业生甚至在两年以后还觉得难以融入社会。对自感工作胜任情况和工作结果情况的对比调查显示,毕业生独立完成工作能力较强,但创新能力相对欠缺。从工作结果情况看,表现突出的不到43%,这与独立完成工作能力的比例比较,相差很大。(见表4)

表5 大学生对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价

项目 〖〗强〖〗较强〖〗一般〖〗较差

自学能力〖〗18.2%〖〗47.2%〖〗30.2%〖〗3.8%

解决问题能力〖〗15.7%〖〗53.5%〖〗25.8%〖〗5.0%

调适能力〖〗12.8%〖〗46.3%〖〗37.2%〖〗3.7%

核算能力〖〗12.5%〖〗42.5%〖〗41.9%〖〗3.1%

人际交往能力〖〗12.5%〖〗32.5%〖〗49.4%〖〗5.6%

表达能力〖〗10.6%〖〗45.0%〖〗40.0%〖〗4.4%

创造能力〖〗10.2%〖〗33.8%〖〗46.5%〖〗9.5%

自我管理能力〖〗8.4%〖〗46.5%〖〗38.7%〖〗6.4%

经管能力〖〗8.1%〖〗29.4%〖〗60.0%〖〗2.5%

分析能力〖〗6.3%〖〗43.7%〖〗43.7%〖〗6.3%

(3)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时间的要求越来越短,边工作边学习成为大众趋势。

对职业稳定的调查显示,大约有三成的毕业生打算在第一个单位里工作1—2年,近三成的回答2—3年,不到一成的回答3—4年,另外三成多的回答在合同期内。

表6 毕业生认为人才所应具备的精神(单位 %)

选项〖〗比例〖〗选项〖〗比例

科学的理想信念〖〗0.8〖〗为人民服务〖〗2.6

艰苦奋斗〖〗5.5〖〗强烈的进取心〖〗12.6

竞争意识〖〗12.8〖〗商业意识〖〗7.9

高度的责任感〖〗10.5〖〗时间观念〖〗5.4

效益观念〖〗5.9〖〗团结协作〖〗5.6

创新开拓〖〗9.3〖〗战略眼光〖〗4.3

法制观念〖〗6.2〖〗务实精神〖〗10.6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一生只从事一个职业已成为“过去式”。在不断择业的流动中,各项能力的持续锻炼提高成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决定因素。这些能力一部分是在校期间塑造形成的,但更多的是在进入社会后永不间断的继续努力中获得的。在我们对各项能力的自我评价调查中显示,毕业生对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最为满意,其次是对调适能力、核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较为满意,最后是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经管能力、分析能力,对这四项的评价相对信心不足。(见表5)

(4)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从此项调查可以看出,毕业生建议增强竞争意识、强烈的进取心、务实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对商业意识、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创新开拓和法制观念等比较重视;而科学的理想和信念、为人民服务观念则相对薄弱。(见表6)

三、调查引出的思考

1、社会适应性人才的特点变化。

首先,更强调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本次调查资料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是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现代化科学知识的综合性人才。当代社会的发展,各学科、各行业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交叉和界限模糊的趋势,开放状态成为社会适应性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因素。

其次,更强调智能结构的动态性和创新性。本次调查也显示,不断吸纳新知识,并将其与原有知识优化组合,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处于动态状况,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大学生也成为社会迫切的需要。同时,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能够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具有创新意识,成为长期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

再次,更强调个性品质的进取性和竞争性。本次调查资料还显示,在社会各方面竞争更为激烈的今天,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进取性、竞争性品质成为人才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上述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利杠杆。这一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的衡量指标。

2、高校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上应不断努力。

从教育观念层面上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构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培养方式。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之一,而且对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思想、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高度概括。人才的培养总是以满足需要为前提。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成为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迫切要求。高等院校只有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

为此,应把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尤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上,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培养方案,提供多种的培养方向和多样化的学制,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在学科结构的设计上,应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教学管理上,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思想教育层面上,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心态,正确定位。

人生定位对大学生的择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大学生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将个人需要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

高等教育具有双重性,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功利性表现在解决学生的就业、改变其社会地位和提高其适应能力等方面;非功利性表现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确立理想信念、打好学习基础、丰富文化生活等。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高等教育的功利性被无限制地扩大和强调,导致了办学实用主义倾向的滋长而忽视了基础教育和人文教育,缺乏接受全面教育的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的非功利性,就业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当然也不应该成为大学生的终极目标。我们应帮助学生克服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使他们明确,就业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另外我们还应使学生明白,大学阶段的学习不是为毕业后的一次择业而学习的,应作长期打算,立足长期就业。教育学生不要仅满足于掌握书本知识,而应努力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本领;不要只着眼于学习一些立竿见影的、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应该重视打好扎实的基础,不断扩大知识面,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环节的层面上,要引导大学生勤奋钻研,脚踏实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从课程内容和结构双方面着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丰富、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大教学的信息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起主体式、主动式、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不断将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

其次,重视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做人与做事的教育齐头并进。通过课堂教学,将人格塑造的内容渗透给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等,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经历体验中健康成长。另外,还要重视知识汲取空间的广阔性,努力开拓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引导和带领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把握机会的能力,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三 辩论赛评判细则

1、 时间提示

辩论各阶段每方队员在用时尚剩30秒时,记时员以绿色警示牌提醒,用时满时,以红色警示牌示意终止发言。终止警示牌举起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

2、 开篇立论

提倡即兴陈词,引经据典恰当。 未脱稿适当扣分。

3、 攻辩

(1) 攻辩由正方二辩开始,正反方交替进行。

(2) 正反方二、三辩参加攻辩。正反方一辩作攻辩小结。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

(3) 攻辩双方应正面回答对方问题,提问和回答都要简洁明确。

(4) 选手应站立完成各阶段辩论,落座视为完成发言。

(5) 每一轮攻辩阶段为3分钟。用时满时,以红色警示牌终止发言,若攻辩双方尚未完成提问或回答,不作扣分处理。

(6) 四轮攻辩阶段完毕,先由正方一辩再由反方一辩为本队作攻辩小结,时间不超过2分钟。正反双方的攻辩小结要针对攻辩阶段的态势及涉及内容,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

5、 自由辩论

这一阶段,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记时标志,另一方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同一方辩手的发言次序不限。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回避交锋两次以上的要扣分,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6、观众提问

7、总结陈词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学校专业评价指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学校专业评价指标 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内容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