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院校

青冈一中录取分数线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青冈一中录取分数线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青冈一中录取分数线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青冈县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青冈县第一中学
文革期间,学校领导赵清水、杜战鳌、高云友、赵继忠为一中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当时的教师戴述贤、赵文范、高银河、许鸿润、陈殿阁、贾春山、刘丰和、胡景山、边松臣、吕彦春、闫世范、冯录、王成玉等也为一中的复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的教学内容、管理体制和考试办法都进行了改革。青冈一中进入了恢复和调整时期。高中部每年招收8个班,1979年,开始每年收四个班,招收两个农村班两个街里班,当时,初高中学制都是二年。1978年——1979年,青冈一中在杜占鳌校长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77年高考,我校就有39名同学考入大专以上院校。1978年考入大学的学生达80余人,其中曲洪芹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成为青冈一中恢复高考以后第一个考入一流名牌大学的学生。 青冈县重点中学
1979年底,青冈一中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为中学(正局级单位),仍为完全中学。
1979年——1992年,青冈一中都始终是每年招生四个班,学制三年,初中部共有十二个教学班,高中部招生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1979年——1982年,是二年制向三年制过渡阶段,直到1983年才完全变成三年制。这一阶段,每年面向全县招收六个班,每班45人,分成两个二年制班和四个三年制班。从1981年起,青冈一中招收高考补习班,分成一文一理两个班。1983年——1986年每年招收四个班,高中部分共分12个在籍班和两个补习班。1986年——1992年每年招收六个班,到1988年,高中部共有18个在籍班和两个实习班。
1979年——1992年,青冈一中的师资队伍以1986年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高中部50%的教师为文革前毕业的本纯滑首科大学生,他们有较高的学识水平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又有一大批专科毕业生,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比较优秀的教师,数学科有高银河、李雨兴、孙秀娟、徐殿国等;语文科有唐俊生、郭秀伦、刘志强、高淑芹、曲昭娟等;物理科有刘丰和、吴洪甫等;化学科有王成玉、陈德宝、闫世范等;外语科有许洪润等;生物科有边松臣、沈颜芳、尹庆玲等;政治科有杜占鳌、王臣等;体育科有杨显峰等。1986年以后,一批优秀的教师流向大庆,还有一些教师走向和领导岗位,师资力量受到了影响。1988年,一批新毕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在教学岗位上经过几年锻炼逐渐成熟起来,成为教学骨干。这一阶段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优秀的教师,语文陈殿阁、张明、韩明;数学,刘义山、赵福禄、李景权、刘金龙;外语,贾庆祥、邢立范;物理,王伟杰;化学,任子键、郭树林;政治,孟继文、李高林;历史高启军、高立波;地理,聂文举等。
1980——1986年,青冈一中高考成绩一直让凳在全区名列前3名。1979年——1981年考上高等院校每年七八十人,1982年突破了一百大关考上了114人。1983年升学人数猛增到187人,文理科均居全区第一位,绥化地区在青冈召开了高考做数现场总结大会,赵继忠校长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这几年都有出类拔萃的优秀毕业生。1980年,姚元军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马振坤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现在美国留学)。1981年刘忠山考入北京大学,丁宝林考入清华大学,刘文东考入天津大学,孟庆军考入北方交通大学。1982年石长仁考入清华大学,徐凤林考入北京大学,刘小敏考入北京大学。1983年李福山考入清华大学,季丽新考入北京大学,刘猛考入天津大学,王永强考入吉林大学,1984年王广辉考入清华大学(现任水利部部长助理),1985年卫作双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
1987年——1991年,青冈一中的成绩在全区列第五六名,处于中游。1987年考入重点院校158人,考入中专32人,其中王成福考入北京大学,雷宝考入同济大学。1988年,考入高等院校191人,中专29人,柳长庆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德语系,北大还给我校发来了致谢函,感谢我校为北大培养了优秀人才。王维东考入了厦门大学。1989年考入高等院校133人,中专24人,王广岩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录取,刘国良以超过清华的录取分数线考入北京邮电学院,王伦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1990年,我校有172人考入高等院校,16人考入中专,李云苹考入清华大学,郭海燕、许勇考入北方交通大学,李杰群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李超考入吉林大学俄语系。1991年我校升学人数突破了二百人大关,考入高等院校229人,王广宇以627分的优异万贯列全省第三名,全区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是当年我省以最高分考入清华的学生,陈永利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李艳雪考入天津大学。
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青冈一中有了较大的发展。1986年县委投资为我校筹建了一栋四层教学楼。1988年3月18日投入使用。之后青冈一中将校门由北侧移到学校东侧,并在教学楼前铺设了一条柏油甬路。这一时期学校的布局,校园中心是坐北朝南的教学楼,教学楼后,临青安公路的超脊砖房为学生宿舍,1988年又在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盖了东西两栋厢房作为学生食堂,校门南侧前后两趟起脊砖房为补习班教室。
一中工厂始建于70年代,原为教学仪器厂,后改为汽车修配厂,厂长先后为崔广恩、王福贵、陆中华。1986年又改建成了有机玻璃厂,陆中华、徐凤林先后任厂长,杨春江任汽车修配厂厂长。一中工厂在80年代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每年向学校上缴利润一万余元,并能为教职工安排一些福利待遇。 青冈县第一中学校
1992年7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决议,青冈一中撤除初中部变为独立高中。从这一年起一中面向全县招收八个班英俄语种的学生,到1994年学校共有在籍班24个,补习班3个。从1992年起开始招收高一自费生(每生三千元),插到高一在籍班中。从1993年开始,有通过会考的高三毕业生。1994年9月起,补习班移到教学楼内上课。这一时期,青冈一中在许鸿润校长的领导下,在班子成员如李荣副校长、杜洪臣副校长,赵福禄、杨希峰主任密切配合下,在一中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高。1992年考入高等院校229人,高中中专3人,宋佰慧考入北方交通大学,张天宝考入天津大学,丁理考入厦门大学。1993年,考入高等院校240人,高中中专17人。1994年,升学人数突破了300大关,考入高等院校335人,高中中专15人。杨春宝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赵宇波考入南开大学,周铁非考入中国政法大学。1993年,学校采取政府拨一点,学校投一点,买楼者集一点的“三个一点”筹资方式,拆除校门北侧三十多间厂房,盖起了一栋六层四个单元的家属楼。同年将校门南侧补习班以南土地卖给种子公司,所得款项用于家属楼建设。同时原修配厂移到校门南侧,有机玻璃厂已经倒闭。 膏冈县第一中学
1994年,县政府在西门外技工学校的位置,以原农高和二中(高中)的师资建立了一处独立高中——青冈六中。从1994年8月起一、六中语种分招,六中招英语考生,一中招俄语考生,从此青冈一中变为普通高中。从1994年起面向全县招收八个班的俄语考生。由于全县俄语初中生学额减少,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县招收六个班的俄语考生。1995年以后,一中始终招收一个文科两个理科补习班,这样,1994—1999年间,一中始终不少于24个教学班,在校生在1400一1500人之间。1995年3月,36岁的韩英杰校长被任命为青冈一中校长,从此青冈一中走上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韩英杰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大胆开拓积极进取,坚持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1994年下半年,修筑了永久性校门,又修建南侧围墙300延长米,同时修筑第一个水泥篮球场。1995年上半年修筑了第二个水泥篮球场,投资8万余元购置了从复印、制版、固版到胶印的全套设备,改变了过去手刻油印的落后条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1995年下半年,投资3万余装备了一个学生阅览室和一个会议室,又投资2万余元,购置了28台投影仪。由于当时学生宿舍已咸危房,95年下半年,学校提出了宿舍开发的具体方案,得到了县政府的批准以后就开始组织实施。1995年底大量收沙石、备砖。在高波副县长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3月15日学生宿舍楼破土动工。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尤其是主管教育副县长李德顺的关怀和支持,8月20日,学生宿舍楼峻工,并投入使用。11月30日住宅楼也全部峻工,住户迁入。1996年投资23万元装备了一个设有56个学生座位的高标准多媒体语音室。l999年,主要进行工程收尾工作和校园建设,修筑了土10延长米的校墙,150延长米的排水沟,焊筑了400延长米的铁护拦,修建了四个水磨石乒乓球台,一个网球场和第三个水泥篮球场,并在教学楼与家属楼之间,修建了水池假山。1997年教师节,县委书记吴绍鹏、县长朱胤,来我校视察,决定为一中修筑校门前广场,10月主管城建的王志副县长和主管文教的李德顺副县长的过问下,由承建处张春祥主任带队施工,无偿修筑600平方米的门前广场,价值近10万元。1997年下半年,将校将校门南侧的工厂和补习班三栋三十三间危房拆除,为学生食堂建设做好了准备工作1998年1月,除夕之夜,综合楼居民燃放爆竹不慎将东食堂厢房引燃,致使15间起脊砖房烧毁。1998年3月,县政府同意翻建青冈一中学生食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给予“免收所有政策性收费,税先交后退的优惠政策,并限期在8月15日前建成。学生食堂楼4月15日开工,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组织施工,学校基建组织为:总指挥,韩英杰;现场员,吴广京,丛志明赵俊,李俊刚,王建友。在建食堂楼的同时,又建设了48平方米和50平方米的小单元住宅楼,为年轻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1998年8月28日,学生食堂交付使用。9月将原食堂西厢房拆除,并以旧料在西锅炉房后侧建一40平方米的代销点。9月底又将学生食堂的设备配置到位,使学生食堂变成独立封闭的管理小区。1999年上半年,为净化校门环境投资2万元建成了一对电动推拉门,1999年春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绿化工作,经过四五年的艰苦努力,青冈一中的固定资产净增值520万元,办学条件和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办学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冈一中确立了“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公开竞争、效率优先”的治校方略,并加大了各个层面的管理力度。调动了教职工全员积极性,校风、教风、学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近几年,一中的会考和高考成绩稳居全区前列。1995年,考上大学人数339人,高中中专18人。尹立民、张浩以63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夏立成考入复旦大学,王兴晶考入南开大学,高志伟考入天津大学,田靖宇、何龙义考入同济大学。1996年考上大学314人,高中中专23人,李福贵考入清华大学,李汉超。周善忠考入天津大学,孔锐、辛占渝、宋伟东考入同济大学。1997年考入大专以上院校432人,升学率达到了67%,创造了青冈一中高考历史上新的辉煌。1997年8月一中在西食堂召开了高考庆功会,县委县政府和县教委的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l998年由于招生人数缩减及我校毕业人数减少,等诸多因素,升入大学人数234人,但在全区综合排名仍为第二名。 勤俭自立,博学自强
勤俭。勤劳是幸福的左手,节俭是幸福的右手。成由勤俭败由奢。“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何为德?德者,得也。得天人之道而行其事者,为德。德由俭生,俭为德文。
自立。不待他助而自成其事之谓也。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活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是好汉!依赖,人生大敌;自立,生命定律。国家自立能生存,为人自立可成人。
博学。博者,广也。提高素质,不博不行;有所建树,不博不能。非博学无以广识,非广识无以成器。博采众长,方可自成一家。
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优者胜,劣者汰,物竞天择。活出自尊,要自强;活出质量,要自强;回报父母,要自强;服务社会,要自强;繁荣祖国,要自强;造福人类,要自强。
勤能补拙,俭以养德;博览群书,登高望远;自立自强,展翅翱翔。今日吐芬芳,明天成栋梁。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

625分。根升旦纤据查询青冈一中学校官网显示,2022年青冈县第一中学校中考统招录取分数线是625分,共录取学生324名。青冈县第一中学简称青冈一中,学校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是青冈县农吵仿业中学。1956年更名为青冈县第一完全中学,开始设立高中部,1979年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92年7月变为独立迟大高中。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冈一中录取分数线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冈一中录取分数线 青冈一中历年录取分数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