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新高考312模式专业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新高考312模式专业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新高考312模式专业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简携首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3+1+2”模式和传统文理分科,从目标导向、选择科目组合、考试内容上都有本质上的区别。

什么是3+1+2高考模式 录取规则是什么

新高考“3+1+2”模式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1”首选科目,在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其中一门;“2”再选科目,在另外4门拦数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

新高考应该如何填报志愿

志愿填报是考生们在进入大学前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正确填报志愿,这也是所有考生和家长们比较热衷的一个话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高考应该如何填报志愿,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

1、实事求是。考生要根据高等学校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希望就读的高校和专业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考虑、统一安排。知己知彼是正确填报志愿的基础,志愿不要偏高,但也不要偏低,偏高容易脱离实际,难以实现自己愿望,偏低影响将来发展与成才。

2、拉开梯度。考生在同一批次内选报院校志猛友愿时,相邻两个顺序志愿之间应有一定的“差异”。即第一志愿院校选定后,考生在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第四志愿栏内选报的院校一般应是连续几年内生源不是很充足的院校;这种差异不是指两所院校录取线的不同或两所院校知名度的差异。填报志愿拉开梯度有助于增加考生的录取机会,考生如果按照这种差异选报志愿,排在后面的院校顺序志愿发挥作用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3、留有余地。填报志愿要掌握好合理的梯度,在慎重填报第一志愿的前提下,填报第二志愿时不要集中于同一层次,应注意拉开档次。同时,做到有进有退,退是为了进,在专业上退是为了院校上的进,在院校上的退是为了专业上的进,要充分留有余地,以争取更多的录取机会。

4、突出重点。今年本市普通高校录取工作分为六个批次、七个阶段进行,一个完整的志愿方案可能要涉及二十余所院校和几十个专业,要想每个志愿都能够发挥作用,提高志愿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众多的招生院校和厚厚的招生章程,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本人情况有重点地选读有关资料,设计与自己志向相一致又与自己估算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志愿方案。

5、志向决定志愿。考生要明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性格特点、气质类型、灶知困能力状况等情况。确定自己的专业爱好,测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动手能力强,还是善于动脑,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艺术修养、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是适合学习基础理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还是适合学习应用科学,将来直接从事生产或服务等等。确定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不适合从事什么职业,最后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选报志愿是一个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考生今后的人生道路,选择的志愿要符合自己的志趣,这样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今后事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容易成功。

填报志愿需处理好的关系有哪些

1、家长意愿与考生志向的关系。高校的教学活动是分专业进行的,所以考生选报的专业可能会对自己以后的择业和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家长对此也格外关注,不经意间,往往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子女,而忽略了考生本人的志向,这是不可取的。在充分考虑考生本人特长、爱好、志向以及高考成绩的前提下,全家共同协商填报志愿是不错的选择。

2、本市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从招生计划数看,外埠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占计划总数的48%;从院校的所数看,外埠院校的比例占全部在津招生院校的90%以上。考生填报志愿时应综合考虑,采取内外适当兼顾的原则,不要只注重招生院校的地理位置,而忽略招生院校的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就业去向等多种因素。考生“扎堆”报考本市院校和“热门”地区院校,使这些院校录取分数大大升高,考生可能会失去一些录取机会。在本科二批A阶段或B阶段第一志愿报考外地院校的考生,如果院校线上生源不足,还可以享受降10分的照顾政策,这项政策为积极考虑外埠本科院校志愿的考生提供了机会。希望广大考生既积极考虑本市院校,又充分照顾外地院校,既积极考虑坐落大城市的高校,也充分考虑大城市以外的高校。

3、院校与专业的关系。既能选择填报自己向往的院校又能选择填报自己喜欢的专业,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然而,许多考生总是要面临在理想的院校和专业之间选择的矛盾,是院校志愿重要还是专业志愿重要?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关键在于考生本人的志向和爱好。有一点提示供考生参考,就是在通常情况下,相对高分的考生偏重于选择专业,相对低分段的考生偏重于选择院隐念校。

填报志愿应避免哪些问题

1、家长意志。有的家长不顾子女德智体诸方面情况,也不顾子女志愿、爱好,只从自身的经历,或急功近利,或以“效益”定向,把家长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成了家长志愿,而不是考生志愿。

2、操之过急。正确定位、了解政策和信息,是填报好志愿的基本要素。有些考生和家长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采用所谓“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动笔就填,草草了之,很难保证志愿的有效性,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3、定位不准。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填好志愿的基础,未找准位置就填报志愿,往往有失偏颇,有的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会影响自己的录取机会;反之部分考生和家长不了解录取程序,为了求稳而高分低报现象也时有发生。

4、盲目从众。报考热门专业无可非议,但是盲目地乱挤热门专业就是不可取的。近年来,考生往往只重视“热门”专业和就业问题,“+热门+不服从调配”,已成为许多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公式,但他们却忽视了填报“热门”专业的考生比较多,竞争也异常激烈,落榜的几率会成倍递增影响录取。

5、填报志愿没有“梯度”。所谓有“梯度”,就是要有“差异”,可以简单解释为不要在同一批次志愿中连续填报类型相同、地区相同和层次相同(每年一志愿率均非常高)的“三同”院校。一个没有“梯度”的志愿方案,其实际意义不是很大,会使考生错失录取机会。反之,每个志愿之间存有“梯度”,就能充分发挥每个志愿的作用,提高志愿有效性。

新高考应该如何填报志愿相关 文章 :

★ 2022新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 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技巧

★ 最新2021高考志愿填写指南

★ 最新2020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及方法

★ 2021新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哪些变化

★ 2021年新高考填报模式

★ 2021新高考政策312模式如何填志愿

★ 2017高考志愿填报方法

★ 2017高考填报志愿最全指南

2022高考生如何报考志愿和选专业

如何评价高考312模式

高考新模式“312”即传统的语数外三大主科+物理/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选二),这种新模式有利有弊,不过目前来看,推行这种所谓的高考新模式好处倒是没凸显,弊端倒是出现了不少,不然高考改革不会推行起来那么困难,为什么推行起来困难,因为弊端多,因为阻碍多,因为要涉及到的方面太多颂蠢仔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档明下几个方面:

1,学科选择太多,容易让学生和家长产生选择困难综合症,到底是根据成绩来选科,根据兴趣来选科还是根据以后大学想学的专业来选科,无比纠结。

2,高校专业要求不一样,每个大学的每个专业,对于学生选科的要求都有所不同,这更让学生和家长在今后报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陷入迷惑状态,不知道可以报考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只能增加成本求助于专业人士。

3,部分学科选的人少,长远来看不利于高校相关专业招生和国家培养相关产业的储备人才,比如如果不是想读985211大学的学生,很多不会倾向于选择物理,而物理恰恰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4,选科不平衡造成教学任务不平衡,一些热门选科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些冷门选科的老师教学任务过于清闲,不利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优化配置。

5,不利于学校管理,高考新改革后实行走班制,对于学校的排班和管理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综上所述,高考312新改革,任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还需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野汪,只是现在不知道新高考未来会走向何方。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是什么?

新高考312模式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3门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1”是指物理、历史选择1科作为必考,但两门只能选择一门,每科满分100分,"2"是指再从政治、地理、生物、化学四门任意选择2门来学习,每科满分100分。

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以原始分成绩计入总分,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以等级换算分计入总分。

排除自己不擅长的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终成绩是按等级赋分来确定,比如卷面成绩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终成绩就是100分。所以李春仔,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

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选科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可以参考,哪汪这些要结合在一起看,才能方便自森谈己选出更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是什么?

“3+1+2”模式是一种高考模式,总分740分,20种组合。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

“1”为“首选科目”要求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1门。

“2”为“再选科目”要求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2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卷;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6门高做唯由各省市组戚培织命题。

3+1+2模式改革进程: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第二批试点省市开始高考综合改革,并在2020年迎来了首批“3+3”新高考考生。

2018年,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八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八省市成为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

2019年4月23日,八省份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截止2020年11月7日,全国已有14个省市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省市采用的是“3+3”模式。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采用的是“3+1+2”的模式。

2020年12月29日,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的八省市公布了各自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胡局八省市将采用“3+1+2”模式。

新高考录取规则是什么

1、隐粗分数优先:

改变传统的“志愿首选”的规则,以考生个人意识为中心。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检索,成绩好的考生优先检索进行投档,直到高分学生志愿投档到了对应高校后才会检索转到分数排名靠后的考生。一般是以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为单位进行操作,相对来说考试发挥好的学生的更加有优势一点。

2、遵循志愿: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是有先后之分的,意向高的靠前,意向低的靠后。在投档的时候计算机会参考考生的分数和志愿填报顺序进行投档。它会先检索出排名第一的志愿,若符专业和院校的标准的话就会投档,不符合则检索第二个,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出符合投档标准的志愿,投档后其他志愿也就没用了。

3、一次投档:

平行志愿看似数量很多,但它给予考生的选择是唯一性的,它遵循的是一投定“生死”,每个考生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它意味着考生填报的只要符合标准被投到了一个高校的专业志愿里面,剩余填报的志愿都是没用的。而且它不会去考虑投档的专业是否有被录取的因素。因此考生出现投档被退回的情况,也不可以在参与后续的志愿投档了。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312模式专业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312模式专业选择 新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