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职业学校不能换专业吗知乎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职业学校不能换专业吗知乎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职业学校不能换专业吗知乎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我是否应该换专业?

如果棚辩让你重新选择一次大学专业,你会选择什么?
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计算机、法学、医学、师范等热门专业,少数会选择个性化专业,考古学、哲学、心理学、自然保护区动物保护等。虽然做事后诸葛亮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仿佛开了天眼,但无非围城而已,人生太复杂了。

有的人,是人到中年真的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做什么样的职业。

有的人,是围城心理,觉得当时换个专业人生就会有转机。

有的人,是投机心理,当时他报考了热门专业,也赶上了好时候,但花无百日红,现在不热门了,他就后悔了,这种人活得最痛苦了,但都是自找的。

但是当时换个专业就一定更好吗?不一定,你现在的状况是综合力量决定的,运气、努力、时机都很重要,绝不是一个专业所能决定的,如果你这么想,注定一辈子都没出息,一定的。

拿我来说,文史哲深度爱好者,但是报考了经管类专业,后来做了公务员,现在相当一般。如果当时报考了中文,读研读博,成为大学老师,唐诗宋词研究者,民国史研究者,那就真的满意了吗?虽然我现在觉得可能是,但是我也不敢百分之百确定,自己是不是也会抱怨很穷,羡慕拥抱大时代的人?

所以,现在要么选择你喜欢的,要么选择热门的,总要有个理由,以后,天知道?

几个小误会。

专业不是你想选,想选就能选。如果专业是可以挑选的,想读什么读什么,那志愿填报就不存在选专业这回事了。虽然理论上看你可以选择,喜欢什么就填什么专业,但实际上,大部分人是被专业挑选的。比如现在都想学计算机类专业,但是计算机类招生名额就那么多,占全部招生人数的百分之一左右,99%的人还是只能去读其它专业。大部分人读不了最想读的专业,只能退而选其次,再次,还有一大部分人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被调剂就是听天由命。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人不愿意降低学校层次保证好专业。

其次,让你链租缺重新选择大部分人依旧迷茫。因为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浑浑噩噩的状态,随随波逐流的意识,不真正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计算机,但因为上述原因,大部分人还是读不了计算机。

所谓适合的专业,不是指具体的专业,而是门类。五百多个专业,不是你读这个就合适,读那个就不合适。虽然有五百多个专业,但被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所谓合适,准确来讲是合适某一个门类。所谓选错了专业,不是指同一个门类之间的专业比较,而是门类之间,不是指你学了电气就对,学了自动化就错,而是指你本来适合人文专业,却学了理工,适合艺术类专业,却学了农林,适合理工类专业,却学了社科,适合经管类专业,却学了医学。

所谓合适的专业,指相对的。哪有那么多泾渭分明非黑即白的标准,不存在你只适合这类专业不适合那一类专业。人的潜能是很大的,变化也是很大的,适合,只是根据你目前的情况作出的判断,而你现在只有18岁,18岁就能定型你一辈子?现在适合将来不一定适合,反之亦然。这么说不用考虑适合与否了?这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我们只能根据当下考虑,虽然不一定准确,也起码比稀里糊涂要好。实际上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的,甚至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浑型闷浑噩噩的状态,不真正明白自己喜欢什么能干什么。即便知道,也基本上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啥热门学啥,所以,大部分人都想学计算机。当然不能说错,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适合跟着大多数人走,也是一个方法,起码不会偏离太多。

关于选择,有个通用的原则。有喜欢的选喜欢的(这个喜欢指在了解基础上的喜欢,而不是跟风、装逼)。没有喜欢的就选擅长的。既没有喜欢的也没有擅长的,就选热门的,大多数人的追求的。不只是专业,找工作和很多事情也通用。

专业对人生的影响没那么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所谓专业对错很大程度上是个伪命题,专业对人生的影响力没那么大。专业跟行业、职业、岗位是两码事,影响更大的是行业和职业、岗位,一个专业,可以和很多行业和职业、岗位相关。同样,一个行业和职业、岗位,也可以和很多专业相关。一辈子长着呢,你以为学了热门专业就万事大吉就是人生赢家?图样。再说现在跨专业考研和转专业都有机会的。

但是,同样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觉得专业一点不重要了,只是告诉你不用纠结导食不甘味夜不成寐。

大原则(仅供参考)。理科(尤其是男生)无脑计算机、软件工程、大数据、智能科学、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统计学也算是不错的专业了,就是对数学成绩要求高一些。电气、建筑、车辆、自动化,四大传统工科F4也是可以考虑的。文科(尤其是女生)无脑会计、法学、外语、中文、金融、财税、信管、审计、师范、医学等。家境贫寒者:实用性工科和商科(女生)为主,计算机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车辆工程会计审计财务统计之类的,目的是能有个安身立命一技之长。女生:慎报工科,商科为主,经管师范外语法学优先,医学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内向敏感:倾向和机器打交道多和人打交道少的专业,外向活泼敢想敢干,则相反,学能充分发挥你沟通管理执行能力的专业。二代:想学啥学啥,喜欢是第一位的。中产:艺术、文学、商科(也可以围绕艺术,策展画廊经营之类的)之类的,既陶冶情操又可以收入不菲。还是要考虑一下兴趣爱好(尤其是真正热爱并擅长的),实在没有兴趣爱好那就啥火学啥,比如知乎两大法宝金融计算机,就算将来后悔也会比别的专业少一点!

职业学校的高考班中途不想读了可以拿到中专毕业证吗...



文|每日人物 徐爽 编辑|钟十五

6月25日,在深圳某电子厂实习的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高二学生余某从宿舍六楼坠亡。据其父亲的公开信,余某生前实习压力过大,每日高强度工作长达十一小时,连续十余天通宵夜班,四次请假都被班主任以“旷工”警告处理。

余某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进入工厂实习,每天做的事情是搬箱子、干“杂活”。

余某的实习经历并非个例。在近年来的公开报道里,职校生以“实习”之名在工冲袭厂超负荷劳动的情况屡见不鲜。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苏熠慧在研究中指出,作为临时劳动力的职校生比正式员工更脆弱、离散和不受保护。

和余某有着相似的经历,中专职校生悲鸣(化名)从2019年8月在山东省某电子厂实习一年,期间他也遭遇了超时工作、克扣工资,违反合同约定等情况。

在悲鸣看来,这份实习也侧面反映了职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带队老师不过问、不负责,学校共同参与工厂的“捞钱”行为。更重要的是,工厂实习并没有给他和同学带来技能的提升。

悲鸣原本期望通过职校学习一技之长,为找工作增加优势。中专三年读下来,散帆兄他没学到有用的技能,还累坏了身体,也困在了和父母相似的命运循环中。2020年9月,悲鸣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继续在流水线上日夜加班。

2021年7月,他向每日人物讲述过去在工厂实习一年的经历,他回顾了自己在工厂流水线遭遇的高强度工作,反思工厂对实习生的压榨,以及职校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下是他的自述:

去工厂流水线实习:“不去就没有毕业证”

深圳17岁职校生自杀的事情我看到了,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们就像哑了一样,拼命呐喊,却发不出声音。好不容易发出点微弱的声音,也会迅速被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每年有那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去实习,但媒体和社会的视线关注的更多是高中生和大学生,还有“大国工匠”之类的。我们职校生被刻意无视了。

▲ 顶岗实习,是当前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提法。图源:网络

我今年19岁,之前中考没考上高中,去读了三年制中专。按照培养方案,前两年在学校读书,最后一年去工厂实习。不实习没有毕业证,学校说是让我们去学技术的,我们也觉得实习会非常有意思,比闲在学校里好。

我们在第二学年的下学期选择实习单位,说是“自主实习”,其实就是在四个工厂里选择——三家电子厂和一家化工厂。工厂和学校长期合作,每年学校里都有大批学生去实习。我选择了其中一家电子厂,因为它属于非常有名的电器品牌,在全国都有工厂。而且工厂人事部的负责人说的工作条件不错: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休息一天,只上长白班,不加班,不倒班,工资计件,不随便克扣工资。

2019年8月,入厂的第二天下午,我们一行二十多人被人事部领到了一间大车间里,里面环境特别差,噪音也很大。我们被分到一条流水线上。班长简单分配了每个人的岗位,然后花了一分钟的时间教我们如何操作。特别简单,就是不停重复一个动作。在没有任何安全培训之下,大家就这样开始工作了。

后来,另一条流水线的班长过来,说他人手不够,于是我和另外三个人被调了过去。那儿噪音没有那么大,但是有危险轿毕品。我们的工作是把一支化学涂料抹在产品里面的铁芯上。这涂料是透明的,和另一种液体混合,变成深蓝色的粘稠液体。气温刺鼻,闻了直掉眼泪,戴口罩也没用。

我们的劳保用品常年不足。比如棉手套,工厂大概一周左右才发一双,但是我们平均四天就会用坏一双手套。最离谱的一次,他们隔了三个多星期才发一双手套。如果不戴手套工作,手指头会扎出大口子。我们去找班长或者仓库要,他们都不给,用各种理由搪塞。

口罩也是,工厂差不多半个月才发一个。大夏天的,一天十四个小时都戴着口罩,戴半个月,口罩臭得我们都闻不到刺鼻的化学品味道。后来我们只好自己出钱买这些。

我们工作强度很大。第一个月刚来,大概每天干3000多件,月末就4000件,第二个月就上5000多件,后来一直干到7000件左右。我去问了好几个老员工,他们说以前整条流水线一天最多才5000多件。

工厂并不是全年满负荷开工干的,但也绝不会让你有空摸鱼。通常班长会安排两条上下级关系的流水线,早上干完上游流水线的活,下午就去下游流水线,接着加工早上的产品。工厂会搞些小聪明,我们上班以后发现流水线的传送带突然转得更快了,快到人跟不上,于是我们就重新调回来,结果午饭后回来发现,传送带又快了。

大概在工作一个月后,工厂突然要求我们两班倒(另一班是中午十二点上班,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左右下班),我们去找班长问询,得到的答复是,长白班只是第一个月。每周一天的休息日也基本不存在,实际情况经常是全月无休。我们只有国庆节放了一天假,但提前干完这一天的产量。

通常情况下,请假都是不给通过的。之前我老家有事请假,班长批了假条。第二天中午我都到老家了,班长却和我说当天请假的人太多,让我下午开工之前赶回去,不然算我旷工。我实在赶不回去,被扣了几十块钱,但是一百多块钱的全勤奖没了。

工资发的时间也比较晚。比如一月份的工资,到二月二十五号才会发到银行卡上来。而且我们经常莫名其妙地被说“违反规定”,然后每次扣30或50块钱。

来之前人事部的人说工厂宿舍的条件待遇是比较好的,去了以后发现,宿舍铁架床都锈了,卫生情况也非常脏乱差。八个人一间房,共用饮水机是坏的。电线从窗户外面接进来,宿舍窗户根本关不上。每天晚上回来,我们都被蚊子咬得睡不着。

食宿都需要交额外的费用。食堂是共用的,菜还可以,比学校食堂好一点,有时候下班晚了就没饭了。我是同学里花钱最少的,一天也有十块钱左右在吃饭上。

无尽的劳动,缩水的工资:“工厂说的那些话,全是假的

我们已经实习大概两三个月以后,领导拿了一份实习协议书让我们签字,上面约定了实习期限、岗位内容、各方义务、工资薪酬等等。

工厂的工人有四种合同:一种是工厂签合同的正式工,又叫老员工,二是小时工,三是我们学校来的实习生,四是一批新疆人。工作时长是小时工<正式工<新疆人=实习生,月工资是正式工>小时工>新疆人>实习生。

每天下午六点老员工和小时工都下班以后,我们继续工作,保证流水线不停。到了六点半,上夜班的老员工会来和我们一起工作,一直到9点左右我们才能下班。

我计算过,每天休息时间加起来一共就四十分钟左右:中午有二十分钟吃饭,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分别休息十分钟。这个休息时间的设置是很不人性化的:从下午休息完到晚上下班之前,中间隔了六个小时,这期间想上厕所或者喝口水都非常困难。

更糟的是,隔三差五会有领导来视察,我们要停工打扫卫生。这必然会浪费工作时间,于是晚上就要加班加点。因为不知道领导什么时候来,上下午的十分钟休息都被取消了,也不让喝水上厕所。

▲ 休息中的工厂车间。图源:网络

我母亲也是在电子厂打工的,她那个厂的工资经常会少发,所以每个月她都自己计算一下工资,发现少了就去找领导。通常领导的回答是,“算错了,补上就好。”为此,我也留了个心眼,一直记着每天干的产量,自己算工资。按每个月计件算,我工资应该是3000块左右,我也去问了其他同学,他们自己算的工资差不多都是3000块。但实际上,我们所有人的工资都在1200-1700元的范围内。

我们偷偷去问过其他老员工,了解到他们都发5000多块。流水线没有实习生的时候,老员工的工资就4000多块,有实习生了,他们每个人能发到5000多块。少发给实习生的这些钱,估计大部分归工厂,剩下的发一点给老员工。

工厂说的那些话,全是假的。说好每天八小时,变成了十二小时,再加到了十四小时。说工作不累,一天站十四小时,啥都不干光站下来也累得半死不活。

这份实习实在太伤身体了。流水线上本来是有板凳的,站累了可以坐着干一会活,我们来了之后就被收走了,工厂给理由是坐着不能干活。我的岗位是需要双手和一条腿都不停地动,所以我就一条腿站着,累了就换另一条腿。干了半年左右,我右腿膝盖非常的疼。到现在我右腿膝盖的毛病一直没好。

腰也落下毛病。实习期间有一次腰疼了好几天才好,我以为是不小心扭到了,就没在意。去年11月的时候,腰又疼得特别厉害,坐在板凳上都不能动,也弯不下腰来,过了五六天它自己又好了,但弯腰不能用力,有时候走的路多了也会疼。

实习干了一年,明显感觉眼睛也不行了。之前我在家看新闻,可以清楚看到新闻下面的小字,实习还没结束的时候就看不清了。去查了一下,近视眼,配了眼镜。

厂校施压,幻想破灭:“能过一天是一天”

刚来那会,我觉得工厂不可思议,怎么能这么离谱,后面“骚操作”越来越多,我就习惯了,一点脾气也没有了,让加班就加班,让多干就多干,让我们从头再来一遍,就从头再来一遍……

我也一直想反抗的,但是大家都不团结。学生分好几派,有和我一样想罢工的,有想逃跑的,有“墙头草”,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甚至有人觉得工厂没错,支持工厂的,认为我们应该感谢工厂给的工作。还有人觉得,我们要安安稳稳在工厂干一辈子,不能惹是生非……所以,我们也没法统一行动。

和我们一起来的朋友,他们在另一条流水线上,大概十几个人一起组织了罢工。当天晚上就有人把这事告诉了领导。第二天下午,有几个放弃了。坚持的那几个已经毫无意义,一条流水线缺三四个员工不影响正常运行。流水线也没啥技术含量,有手就能干,随便找个人补上是很轻松的事。

那几个坚持了两三天的同学,后来被学校开除。也有学生中途跑路,学校安排他们去其它工厂继续实习。那些工厂我都打听过,大家的待遇差别不大。

那时候我心情大概就是无语、绝望,特别不满。我基本上每天都会和同流水线的伙伴说几句咱要不要罢工吧。当时看到其它同学被开除,心里挺难过的。

实习那会年纪太小,也没什么社会经验。工厂说什么,大家就信什么。工厂会给每一个学生评分,分数影响毕业证。大家也不太敢反抗,基本上就是能过一天是一天。

在这份实习之前,我觉得只要认真努力工作,就能攒钱。也不知道工厂里面有这么深的套路,以为工厂是为工人好。我想象中的工厂是有人情味的,是会理解体谅工人的。后来发现,人家只管赚钱,工厂又不缺人,你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进厂时候喊的口号是“工厂是你家”,真在工厂里受伤了,他们立马撇清关系,翻脸不认人。

▲ 正在电子厂流水线工作的工人。图源:网络

我一个同学把实习的这些遭遇发到网上后,附近几个工厂都通知说不要他。我们这小城市,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干工厂的基本上都认识,哪个工厂都有几个熟人。

现在毕业了,再遇上这种不公平的事情,我开始可能会生气,缓过来就习惯了,但我也绝对不会认命。错的就是错的,我给工厂工作,他给我工资,天经地义的事。

我后来在网上写文章,认识了关心工人问题的大学生朋友,他给我推荐了讲劳工议题的书和文章。我最近在读《社会主义abc》,意识到例如职校实习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会这样。

我理想中的工作,工人、工厂和资方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工厂的各种规章制度的规定,应该有工人参加。这些规定需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且考虑到工人的利益。

反思职业教育学校:“这毕业证一点用的没有”

2020年8月,我结束实习正式毕业。其实对于学校来说,从进工厂那一刻起,我们就毕业了。学校除了需要交钱的时候通知我们一下,其它一概不管。

学校安排来工厂的带队老师,和他反映工作时间和工资的问题,他永远一句话:“学校让你们来是学技术的,不是来玩的,要好好工作。”实习了快一年,就见他来过工厂三次,每次来车间拍个照就走。老师的不负责、不过问,是我最伤心的地方。

在中专上课的那两年里,日常生活就是,上课睡觉玩手机……像语数外这种课,刚开始老师还讲课,后来大家都不听,老师也开始玩手机。全班也就两三个学生会想听课吧。这些课,有感兴趣的我就认真听。比如语文、历史这些文化课,对找工作没什么帮助,但是真的可以长知识、提高自己。

机电这些专业课,其实学不到什么真东西。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机电”到底是什么。老师上课无非是教些初中物理概念,比如电流、电压、正负极。有时候会弄个车床,讲一下基本知识,再简单地上手操作一下。这些九几年的老车床,缺胳膊少腿,勉强能用吧,而现在大家都用数控车床。

在职校里面的学生学不到真东西,却很容易学坏。再差的高中也比职业学校要规范得多,我真的很希望职校能有像高中那样的学校管理。

在学校,只有极少数人有上升的机会。学校会选七八个学生,单独组成一个小组授课,专门学习一门电工或者车床之类的技术。我也去争取过,但是太难了,我们班有五十个人,选上了两个。学不好的学生,会被送回原班。最后留下的去参加学校之间的一些比赛。这些人大部分会继续读大专,小部分还是去工厂了。

我当时本来想参加春考读大专的,学校不让我们参加,只让我们报个名,再交笔考试费。我猜可能是怕耽搁工厂攒钱吧。后来,我在知乎写文章说起这事,有好几个别的地方的学生私信我说,他们学校也不让他们参加春考。

▲ 春季高考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跟普通高中学生。图源:网络

中专毕业证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当年认为毕业证很重要的,结果现在毕业了,我去其它流水线应聘,人家明确表示中专学历太低,不要。

我现在毕业了,做的还是还是流水线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块,手套之类的都是自己花钱买,每天工作最少十二个小时,经常加班。我们班的同学都是去工厂流水线,也有去工地的,或者做保安和服务员。现在回想一下,我觉得读中专最大的作用就是长身体,然后毕业刚好成年,就可以去打工了。

现在的流水线工作,是我和父母妥协的结果。他们坚决反对我继续读书,认为浪费钱也浪费时间。在他们看来,考不上高中的话,早就该去打工赚钱,他们初中毕业就走南闯北去打工,觉得我都十七八了,还想继续读书,实在不像话。

后来听我说了工厂压榨学生工的事情,他们觉得过分,但和我说,所有工厂都这样,换一家也一样。我妈也是一天至少十二个小时工作,全年无休,国庆、春节都不放假。

我原本期待在职校能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技术,比如车床吧,我希望能知晓它的原理,学会如何用它生产出合格的商品。当然现在社会现实是,你就是真学会了一些技术,还是得去打工。

我以前羡慕过那些被单独授课的同学,现在不会了。他们毕业也是去大专,情况又比我们好得了多少呢?这年头,不管是不是在流水线上,从来都是超过十二个小时的工作。

只是,我不想认命。

为什么很多工作跟自己的专业都不对口呢?

听过这样一句话:专业的干不过江湖的。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跟学校里是不一样的,靠的不是学习成绩,也未必就是专业技术,靠的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所以才会有很多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发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现在的社会分工不只有360行这么少吧?有太多的职业可供选择,像医生律师科研这一类的工作必须是专业对口,但是还有很多不需要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他们的专业性能要求枝激的并不高,尤其是一些文科类的工作,他们在面试的时候要求的是对人的综合素质评价,而专业成绩则退居二线。

想想自己也在职场里摸爬滚打10多年了,其实现在的职业和原来的专业根本就不对抗,但是我现在不也是干的风风火火的吗,到了工作岗位你就知道了,在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很多都已经不适用了,职场里刚去的人基本上就是一个小白,一切都要从零学猛租袜起,大多数都是跟着师傅一点点成熟起来的。

专业对不对口首先要要看你学的专业是什么,将来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另外,良禽择木而息也是一个原因,有些人是因为根据专业选择了工作之后,发现这型空个工作真的不适合自己,所以选择了跳槽,换一条路走还真走出了别样人生。

大学只是工作时的一块敲门砖,只要你的学历够用,对不对口都能找到工作,关键是在工作之后的表现。

大学选错专业怎么就业知乎

在进入大学前,刚高考完的同学们对于大学的生活甚是向往,觉得自己能够一帆风顺地往下走,但是当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连自己选的专业学习都应付不下去,各种挂科学习没有兴趣李散,然后意志日益消沉,慢慢地陷入迷茫之中。

转专业想必是最快速应对选错专业的方法了,但是有过经历的同学都知道,转专业的条件一般都比较苛刻,需要成绩达到本专业前10%或者其他条件。各个学校不一样(也是想不通学校的这种设置,我如果能考到这么好的成绩,我还转什么专业),不过哪握氏有些学校的要求没这么严格,只要你想转就可以转,还是看学校的政策,所以想走转专业的同学只能努力加油。

考其他的各种证件

这条路相对又轻松一些,毕竟考证什么的容易过一些,参加一个培训班,再刷刷题就可以了。但是这个需要看你的兴趣是什么,而且有些证件是需要专业背景才能考的,有些证件则不需要专业背景。比如会计证,不限专业,可以在学校期间就能考了。还比如教师资格证,不限制专业,大三也可以考了。.

潜心学习本专业

这个对于选错专业的同学来说可能就比较残忍了。本来就不喜欢本专业,叫我怎么学习嘛!但是呢,学习考试是有技巧的,特别是大学的过关考试,它只需要你上课认真听讲,到考试前一个月认真复习背书刷皮拍题就可以通过了。

考研转专业这条路子就相对比较累了,对于转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这是最后一次大洗牌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转专业考研的同学一定要提前准备,因为你不仅要学跨考的专业还要考本专业的课程,压力相对比较大,但是当你进入学习状态之后,就不会觉得多么难受了,因为自己正在朝着梦想出发!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

很多同学在刚开始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对自考学校和专业不太了解,大多是随便选,但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这个学校,或者不太适合现在的专业。
这个时候,同学问了,可以换学校吗? 我可以换专业吗? 可以换学校,也可以换专业。 我给你演示一下具体怎么操作。
01.
小自考交换专业/学校考生只改专业,不改主考院校的,只需向报考院校自考办提出书面申请,学校自考办同意即可交换。
考生如果想转到别的学校,可以先向注册的学校申请,学校同意后再注册新申请学习的学校。
02.
大学自考交换专业/学校大学自考考生交换专业,可持准考证和课程合格证书向所在地市大学自考办公室申请,经自考签署意见后交换专业。
跨省参加考试的考生,调入省本没有报考专业人员,或者原报考专业中止考试的,经调入省参加考试同意后,可以就近向专业人员报告。
如果考生不改变专业,换大学就简单了。 要想如期参加考试,申请毕业时选择心仪的学校就可以了。
考生想改主考院春贺校专业的,考生须持本人报考资格、课程合格证书向所在市、县(区)提出申请,填写转考专业登记表,自考签署意见后方可改专业。
03.
注意事项1 )如果第一个专业与则数更改后的专业不同,则以前通过的课程成绩不计入新专业的课程成绩。
2 )如果所考课程与更换后的孙森首课程名称、单位、代码相同,改变专业前成绩依然有效,无需复试。
04.
温馨提示建议报考了很多科目的考生,不要随便换专业。
成本太大了,关于时间,复试浪费了在那之前花费的时间,必须重新花时间进行应试学习。
一年参加两次统考的机会,一次最多参加四门考试,最快也要一年以上。
改变专业需要考试费、学习费和购书。
所以,不要换专业,最好先考试,拿证书,在喜欢别的专业能继续上面考试的时候选择。
当然如果报考的科目很少,或者打算成为相近专业的人,可以考虑更换。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https://www.87dh.com/xl/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学校不能换专业吗知乎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职业学校不能换专业吗知乎 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可以吗,自考考到一半想换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