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导师介绍 主要贡献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导师介绍 主要贡献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导师介绍 主要贡献,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吉林大学心理学考研怎么样

一、吉林大学简介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

社会心理芦腔学系隶属于吉林大学的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是在原心理学教研室基础上发展而来,1995年建系,现拥有2个学术硕士点: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和一个专业硕士点应用心理。以车文博教授为代表的心理学科,在理论心理学、心理学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二、导师介绍

葛鲁嘉教授,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

高申春教授,研究方向:现象学心理学等

黄冬梅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学史,跨文化心理学等

丁建略副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本土化,心智和脑陪枯衫科学应用研究等

三、参考书目

【基础方向:】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四版为主,修订版补充】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应用方向和专硕: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1.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四版为主,修订版补充】

2. 《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五版)2016年。

四败喊、考试内容和题型分析

人物经历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文博研究生不提供宿舍,学生怎么办?...

学生可以选择在附近租房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位于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黄金走廊的中心位置—枣烂—海河中游南岸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未来南开大学校园将李闷主要由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和泰达学院三个校区组成。
南开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和研究型大学,现有学科覆盖了文、史、哲、经、管、法、理、凳扰漏工、农、医、教、军全部12个门类。

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在广东哪个城市发现最早古人遗骸)...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考古学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考古学家在广东哪个城市发现最早古人遗骸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中国比较著名的考古学家是哪位
一、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橡卖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二、裴文中
裴文中(1904年1月19日-1982年9月18日),字明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27年裴文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1937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周口店办事处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
194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梁塌逗长;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
裴文中擅长旧石器考古、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哺乳动物;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
三、李济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字受之,后改济之。湖北钟祥郢中人。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国学研究院讲师,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1949年后赴台湾大学及史语所。
四、夏鼐
夏鼐(nài)(1910年2月7号—1985年6月19号),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夏鼐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夏鼐也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
夏鼐十分重视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学术研究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和且治学严谨的特点。
五、汪宁生
汪宁生(1930年-2014年2月1日)生于南京,原籍江苏省灌云县。曾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任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主任,考古学和民族学教授,民族研究首席科学家。他著作丰富,重要论著约100万字,大都收入《汪宁生论著萃编》(上下)。他的丰硕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赞许。
曾获美国著名的罗氏奖金。曾受聘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和美国费城人类问题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杰出人物索引》、《世界五千名人录》和《中国文衫纤化名人大词典》。对民族学和人类学有较深的研究。曾获美国著名的罗氏奖金。
世上最伟大的考古学家有哪些?
著名考古学家游寿先生在1960年考古时发现用石刀凿刻的猛犸象腭骨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考古所研究员王仲殊在中国考古和日本考古两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著名女考古学家穆舜
著名考古学家吕遵谔教授
著名考古学家孙机先生
波兰著名的考古学家杰尔茨·加索斯
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
考古学家谁知道有谁?
中国现当代考古学家有很多,以下几位是其中的代表:
严文明:1932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
裴文中: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河北丰南人。1927年毕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7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1931年起,确认石器、用火灰烬等的存在,为周口店是古人类遗址提供了考古学重要依据。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梁思永: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广东新会人。1948年当选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此时尚未成立学部,尚未产生学部委员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李济: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他主要致力于殷墟陶器、青铜器的研究,著有《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李济考古学论文集》等,又与他人合著有《古器物研究专刊》。
贾兰坡:中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是一位没有大学文凭却攀登上了科学殿堂顶端的传奇式人物。
夏鼐: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荣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
苏秉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河北高阳人。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曾主持河南、陕西、河北等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主要遗址的发掘。
俞伟超:考古学家,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历任北大历史系、考古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西安白鹿原发掘报告》、《三门峡漕运遗迹》、《先秦两汉考古学论集》、《中国古代公社制度的考察》等。
李仰松:1932年生,陕西临潼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在史前考古学特别是民族考古学研究上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考古学家。
中国比较著名的考古学家是哪位?
一、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二、裴文中
裴文中(1904年1月19日-1982年9月18日),字明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县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1927年裴文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1937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周口店办事处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
194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
裴文中擅长旧石器考古、第四纪地质、第四纪哺乳动物;主持山顶洞人遗址发掘,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山顶洞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1949年后积极开展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综合研究。
三、李济
李济(1896.7.12-1979.8.1)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字受之,后改济之。
湖北钟祥郢中人。
1911年考入留美预科学校清华学堂,1918年官费留美,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并于改读人口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2年,李济哈佛大学毕业,返回祖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国学研究院讲师,后长期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职,1949年后赴台湾大学及史语所。
四、夏鼐
夏鼐(nài)(1910年2月7号—1985年6月19号),原名作铭,浙江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夏鼐历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夏鼐也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
获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
夏鼐十分重视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学术研究具有学识渊博、视野广阔和且治学严谨的特点。
五、汪宁生
汪宁生(1930年-2014年2月1日)生于南京,原籍江苏省灌云县。
曾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任教,任云南民族大学历史系主任,考古学和民族学教授,民族研究首席科学家。
他著作丰富,重要论著约100万字,大都收入《汪宁生论著萃编》(上下)。
他的丰硕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赞许。
曾获美国著名的罗氏奖金。
曾受聘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和美国费城人类问题研究所荣誉高级研究员。
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杰出人物索引》、《世界五千名人录》和《中国文化名人大词典》。
对民族学和人类学有较深的研究。
曾获美国著名的罗氏奖金。

获奖记录

杨琳 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怎么样?

⑴ 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怎么样

在华来东区 华政的法学系应该可以算自是最好的 毕竟这一片法学院都屈指可数 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讲并不能算顶尖的 我是华政民商法方向的 如果你要考法学系的话建议你走民商法方向或者国际法方向 但是如果你想要就业容易的话 建议你考华政的外语学院 它是华政就业率最高的 去年好像有98% 外语和法律的结合人才现在很稀缺的

⑵ 华东政法大学好吗就业怎么样

我对于这些不太了解,但是,我知道那里常拍电影,主要是在长宁校区。

⑶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怎么样什么专业比较好就业

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实力不俗,在上一轮国内学科评估中,其法学学科排版名国内第五位。 但专业实力强,权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最好就业的专业。你可以查阅一下近两年该校就业质量报告,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出人意料的是日语、英语、翻译,还有法学的二学位和律师方向等。

⑷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和上海政法学院比较

华东政法大学有法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是老牌的法学名校,国内知名度相当高,比上海政法学院强多了

⑸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具体什么专业好,最近要填志愿了。想要了解下~

华政的王牌专业是国际经济法,近几年就业率最高的则是外语学院。二专是“报英语,送日语”,倒是相当不错。其次,民商法也不错。

⑹ 华东政法大学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

法律学院
法学(民商法律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主要课程】法学基础、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民法学总论(含民事责任、人身权法)、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含合同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学总论巧搜、经济法学、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司法文书、社会学概论
法学(刑事法律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主要课程】法学基础、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民法学总论(含民事责任、人身权法)、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含合同法)、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概论、经济法学、刑法学总论、刑法学分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司法文书、社会学概论
法学专业(国防生) 本科 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武警部队培养指挥干部。
【招生条件】(1)符合华东政法大学在当地招收本科生条件;(2)符合参军入伍政审和部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年龄在20周岁以下(截至当年8月31日);(3)限招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4)限招男生。
【培养管理】招收的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武警部队按每人每年10000元标准发放国防奖学金,孝歼历负责军政训练并参与管理工作;华东政法大学负责教学管理和毕业改或资格审定。
毕业分配:学生毕业后,统一安排到武警部队工作。非经组织安排,毕业后服役不满5年的,不得退出现役。
经济法学院
法学(经济法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主要课程】法学基础、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商法总论、知识产权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国际公法学、国际经济法、冲突法、司法文书、经济法总论、竞争法学、税法学、公司法学、证券法学、金融法学、信托法学、房地产法学、保险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票据法学
国际法学院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以人为本,依法治院,质量为先,特色兴院 。以国际法学为主干,依托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地缘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拓展专业面向,加强学科融合,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国际型高级法律人才。
【主要课程】法学基础、宪法学、行政法学(含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含民事责任)、物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商法概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总论、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组织法、国际刑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知识产权法、海商法、WTO法律制度、法律专业外语、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国际公法(双语教学)等
法学(国际经济法合作班)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华东政法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办学专业,七个学期在上海学习,一个学期在香港学习(以香港学期为准),主要培养在国内的各类外资机构及在境外机构中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航运等方面法律事务的专门人才。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法学(国际金融法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在完成法律“小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拥有法律、金融财会、数理统计、外语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并通过全覆盖的专业课程外语讲授,提升学生的外语和专业水平。请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教授、金融监管部门的官员、法官及市场人士为学院 *** 教授,由教授与金融法律实务人士共同开设《国际金融法律理论与实务课程》。同时实行学生校内外双导师制,以形成实务资源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效应。
【主要课程】经济学通论、管理学通论、法学理论(比较法与法学方法论)、普通法学(英语)、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诉讼法学、法律史学、刑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司法文书(法律写作与文献检索)、竞争法学、经济法学、税法学、公司法学(英语)、证券法学(英语)、银行法学(英语)、保险法学(英语)、信托法学(英语)、票据法学(英语)、国际金融法学(英语)、金融市场学(英语)、国际金融(英语)、会计学(英语)、公司财务(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金融审判实务、金融市场与监管实务、金融律师实务等
刑事司法学院
侦查学专业(经济侦查方向、刑事侦查方向)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华东地区最早成立的本科侦查专业之一,学科成熟,师资力量雄厚,享誉世界的“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博士被聘为本专业 *** 教授。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集“应用型、精品型、特色型”于一体的优秀复合型司法人才。
【主要课程】犯罪学、侦查学原理、刑事侦查学、侦查讯问学、侦查技能、刑事专案侦查、刑事摄影、司法鉴定概论、经济犯罪对策学、经济案件司法鉴定、金融犯罪对策、经济案件防范实务、公安学基础理论、国家安全学、治安学总论、犯罪预防学、刑事心理学、物证技术学、国际犯罪对策、法医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
治安学专业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上海市唯一的治安学本科教育专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法学思维及运用犯罪学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治安学总论、治安管理实务、治安案件调查、治安事件事故防范概论、中国社会治安战略、网络犯罪对策、国外治安控制、讯问学、警察体能、犯罪社会学、社区管理学、道路交通管理、犯罪学、公安学基础理论、刑事侦查学、刑事司法、经济犯罪对策学、刑事心理学、物证技术学、法医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
边防管理专业 本科 法学学士
【专业特色】注重专业发展的现代化特色,适应国(边)防从三维(陆海空)向五维(陆海空天电)发展的趋势;注重专业发展的法律特色,培养国家急需的边防法律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涉外知识与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涉外警务方向的人才;注重专业发展的沿海地区特色,培养胜任沿海边防管理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边防法规、边境管理学、护照签证制度、边防战术学、边防专业英语、边防勤务学、治安管理学、电子侦控技术、犯罪学、刑事侦查学、公安学基础理论、国家安全学、经济犯罪对策学、刑事心理学、物证技术学、国际犯罪对策、司法鉴定概论、国际公法、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科 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本专业注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与法学交叉融合的边缘学科领域的研究,如:信息(网络)犯罪与计算机取证学、电子证据(数字证据)司法鉴定和司法实践与应用、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及其对策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包括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安全)及其相关法律法规问题研究等方面。着力培养满足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对既具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知识又具备法学领域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主要课程】计算机导论、电子技术与数字逻辑、离散数学、程序设计(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网络)犯罪与计算机取证、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知识产权与保护、专业外语(计算机)、信息法学、网络犯罪侦查、密码理论与技术、网络入侵与检测、语音处理与识别、数据恢复技术、民法学、知识产权法、电子证据研究等。
侦查学(国防生)本科 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武警部队培养技侦干部。
招生条件、培养管理和毕业分配参见法律学院法学(国防生)介绍。
商学院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经、管、法的学科优势,突出金融学科发展中对财经、管理、法律及理工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英语、保险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信托与租赁、中央银行业务。
金融学(金融工程方向) 本科 经济学学士
【专业特色】只招理科考生,要求数学知识扎实,将在第二年实行淘汰制(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概率与数理统计,以上课程如有其中两门在正常期末考试中不及格或者任何一门正常期末考试及补考连续不及格者将被淘汰,被淘汰的学生将转入金融学其它方向);依托我校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人文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金融、经济、管理、法学互相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熟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掌握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金融、计量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本国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金融工程专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英语、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金融经济学、金融计算教程、金融工程案例、金融数学。
经济学 本科 经济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和法律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实行“专通结合”和“复合型”人才教育,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把学生培养成为以经济学为核心,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三个学科,具有创新精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资本论、发展经济学、经济学说史、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比较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外国经济学原著选读。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经济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和法律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培养学生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基础理论,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能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实务工作,又能熟悉相关的经济管理知识,从事涉外企业和部门的调研、营销、财务及统计等经营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国际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运输与保险、跨国公司、经贸英语、国际企业会计实务。
会计学 本科 管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综合发展的优势,突出经济、管理和法律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培养具备会计、法律及其他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 *** 部门从事经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财会、法律复合型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计量经济学、学习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财务报表分析、会计查账案例、司法会计、经济法学、证据学、司法调查技术、证券法学、金融法学、会计法学、票据法学。
工商管理 本科 管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经济、管理、法学、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优势,将学生培养成以管理学为核心,跨经济学、法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的中高级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微积分、概率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货币金融学、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专题;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管理学前沿专题;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运管管理、项目管理;跨文化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国际投资学;法理学、经济法、跨国公司法、国际商贸制度。
外语学院
英语(涉外法商方向) 本科 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以系统的英语理论教学和技能操练为主,依托华政雄厚的法学教育背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广博的科学文化、法律商务知识基础并能运用英语从事法律、经贸、外事、 *** 、文化等部门的翻译、管理、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高级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口译、主要英语国家概况、第二外语(日语、德语、俄语)、法律英语、涉外法律实务、民法学、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司法文书、合同法学、票据法学、海商法、保险法学、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结算、进出口贸易实务、外经贸函电、商务英语、语言学概论和英美文学史等
日语(涉外法商方向) 本科 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以系统的日语理论教学和技能操练为主,依托华政雄厚的法学教育背景,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技能、广博的科学文化、法律商务知识,能在法律、经贸、外事、 *** 、文化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日语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阅读、日语听力、日语视听说、日语口语、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写作、日语口译、日本概况、第二外语(英语)、法律日语、涉外法律实务(日语)、民法学、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国际贸易法、司法文书、合同法学、票据法学、海商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结算、国际金融法、保险法学、日语语言理论、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等
翻译(涉外法商方向) 本科 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以系统的英语语言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为主,依托华政雄厚的法学教育背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广博的中西方文化、法律商务等综合知识,能在涉外部门、公安、司法、金融商贸机构、新闻传播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管理、法律和对外经贸实务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翻译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口语、英语写作、高级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英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法律翻译、英汉汉英商务翻译、口译、法律文书翻译、合同翻译、第二外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写作、法商应用文体与翻译、学术论文写作、主要英语国家概况、民商法通论、刑法学概论、诉讼法学通论、会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报表分析、文体与翻译、修辞与翻译、文化与翻译、文学选读与翻译、散文选读与翻译、经典译文比较与欣赏、英美法律概况、法庭口译、跨文化交际、翻译软件应用等。
人文学院
新闻学(法制新闻方向) 本科 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依托学校法学资源优势,将学生培养成为以新闻学专业知识为核心,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法规,具有相关法学理论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使学生具备在新闻出版、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公司从事编辑、记者、宣传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主要课程】新闻采访、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新闻编辑、媒介管理、新闻评论、新闻专业英语、新闻摄影、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传播法研究、新闻侵权与纠纷、电视编辑制作、外国文学、广告学、节目主持概论、电视纪录片研究、法制新闻作品选读、舆论学、新闻实务、电视摄像、电视编导、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管理学学士
【专业特色】强化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加强法学类、经济学类课程的设置,着力培养既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知识,又具法学、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使学生既具备较高文化素质、熟悉文化政策和法律知识,又系统掌握公共管理和商业经营专业知识,能够在文化行政职能管理部门、文化企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文化部门与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文化活动运作、文化产业研究的文化产业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专业写作、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文博基础、传播学、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民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合同法学等
汉语言文学(法商文秘方向) 本科 文学学士
【专业特色】面向现代法治社会对中文人才和法商文秘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充分利用本校法商类教学资源优势,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知识的建构,致力于培养既具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又有较扎实的法律、经贸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使学生既能胜任文秘、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出版系统等工作,也可直接从事涉法文学研究和法律文献的整理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基础写作、应用写作、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秘书学原理、秘书实务、中外现代交际礼仪、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实用公共关系实务、商务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民间文学、中国古代文献学、演讲学等

⑺ 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交大法律系哪个好

在上海,华政的法学自然没的说,在上海的公检法系统处处可见华政人的身影,是就业的一大招牌~
光学校名气来说,肯定是交大好,交流各方面机会应该也多,其他方面就不清楚了,毕竟交大的法律系成立比较晚~
谢谢~

⑻ 华东政法大学的法学就业是否困难

1、现在法学专业就业都比较困难,不管是哪个院校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五院四系(五院:中国政法、华东政法、西北政法、中南财经政法、西南政法,四系: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以上都是以前的称呼,现在的院都是大学了,系也都变成了院了)的毕业生的话比起其他院校的好很多。
2、华东政法在法学专业来说,是不错的,毕竟是专门的法学院校,比起一些二本中的法学专业以及一些211工程中的法学专业都要好很多。
3、法学的就业这些年累次被教育部亮了红牌警告的,也就是说毕业生的就业率极低、薪酬极低,在所有的专业中,基本上与哲学一样是垫底的。主要原因吗,一个我们不是英美法系国家,二是这些年法学毕业生实在太多,目前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有这个专业,还有高职专业也有这个专业,而且司法考试不限制专业,很多其他专业的进入这个行业,导致就业很难。
4、法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公务员(主要是检察院法院)、律师、企业法务,除此之外,就是与专业不搭边或者仅仅只有一丁点的关系的。关于公务员的话,法学这个专业是招考的大户啊,但是现实也是最残酷的,毕竟人数有限,但是报考的人员多啊,我有好几个同学坐律师都还做的挺好的,最后很多去考公务员了,至于原因,嘿嘿。现在很多地方的法院、检察院招考都必须是通过司法考试的,所以,你要想进入法检的话,首先你要通过司法考试,然后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行。律师的话也一样,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关于律师的生存状态,你可以网络年轻律师的生存状态,千万不要受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企业法务的话工资不高、企业也不是重视法务,而且很少企业有这样的职位。所以每年的毕业生专业对口的我估计还不到10%。
5、关于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是比较的难,有些人考了好几年都没有考过,但是只要你努力,考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现在允许大四的学生报考,所以你在学校的时候,做好准备,努力学习,很容易过的。
5、

⑼ 上海政法大学好还是华东政法大学好

。。。。。你找一下上海政法的名字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1 法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1个,本次参评1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3个,本次参评14个;还有7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6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47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排名 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1 90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 2 84
10001 北京大学 3 79
10486 武汉大学
10183 吉林大学 5 73
10003 清华大学 6 72
10276 华东政法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8 71
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248 上海交通大学 10 69
10335 浙江大学
1003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2 68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1004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14 67
10246 复旦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726 西北政法大学 18 66
10034 中央财经大学 19 65
10055 南开大学
10212 黑龙江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423 中国海洋大学
10459 郑州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611 重庆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80000 *** 中央党校
100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29 64
10140 辽宁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561 华南理工大学
10010 北京化工大学 34 63
10079 华北电力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421 江西财经大学
10593 广西大学
10619 西南科技大学
10651 西南财经大学
10699 西北工业大学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0327 南京财经大学 43 62
10475 河南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497 武汉理工大学
10657 贵州大学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240多篇。

著作

1. 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 巴蜀书社1993 2. 语言与文化探幽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汉语辞汇与华夏文化 语文出版社1996 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小尔雅今注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 7. 天津民俗(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 重阳 北京:三联书店2009 9. 训诂方法新探 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

一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2 2.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3 7.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3 1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 古书的国语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6) 13. 古汉语词语杂考肢宴核古汉语研究1993:3 14.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12) 17.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6 18. 东州考 文献1995:2 19.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 汉语辞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4 22.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7 24. 辞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5 25.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7) 26.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1 2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3 30.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1) 32.伍子胥事祥毕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3.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历掘2000:3 34.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10) 35.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6.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1 37.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8.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8 39.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40.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1.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2.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4.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11 45.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1 46.《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4 47.《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8.“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9.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6 50.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1.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2005.12 52.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3.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4.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5.《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6 56.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7.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58.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12 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2007.9 60.“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1.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2.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3.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5 64.“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阿”的出现时代 65.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2008 66.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68.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4 70.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1.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2.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3.《汉语大词典》光碟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78.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辞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 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 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 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 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 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 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 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辞汇研究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 古典文学知识2014: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 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 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 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 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 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 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 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 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 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 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 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 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 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 文化学刊2016:3 125.辞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 辞汇学理论与套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 *** 债”考源 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只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胜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 文献1989:4 2. 《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 文献1993:4 3. 《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 《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 文献1998:4 5. 古代文献辨析二则 古籍研究2000:1 6. 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 古籍研究2001:4 7. 《小尔雅》考实 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 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 文献2003:2 9. 典籍辨误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位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 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 辞书研究2005:1 16.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 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7.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8.《举秀才》民谣的复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9.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0.大陆古籍数位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位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1.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2.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 寻根2010:1 23.“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 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4.敦煌文献《春联》校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5.《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敦煌研究2011:1 26.古人名字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7.”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2:4 28.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 文学与文化2014:1 29.《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 古典文学知识2015:2 30.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 寻根2015:3 31.《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文化研究

1.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 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 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 仓颉的传说及索隐 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 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 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文艺研究1993:4 6. 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 食色关系论 东方丛刊1993:4 8. 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 《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 清明节考源 寻根1996:2 15.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 《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 冥钱考 文献1997:3 18. 漫话冥钱 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 中秋节的起源 寻根1997:4 20. 社神的源流 文献1998:1 21. 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 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 文史知识1998:4 23. 话说重阳糕 文史知识1998:11 24. 七夕节的起源 学术集林第15卷( 1999) 25. 《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 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 社之功用考述 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 古代袜子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 民族艺术1999:3 30. “数九”应从何日数起? 民俗研究1999;3 31. 春联起源考 文博1999:6 32. 爆竹二题 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考古与文物2000:2 34. 斗神的祭祀及演变 民族艺术2000;2 35. 高丽松扇非摺叠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 唐诗的民俗学解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7.《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 民族艺术2002:3 38. 漫说中国古代扇子 寻根2002:4 39. 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湾2003.12 40.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 民族艺术2004:3 41.驱鬼的桃板 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2.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 文博2004:5 43.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4.天津民俗文化寻根 寻根2006:4 45.扫帚的俗信及膜拜 民族艺术2006:3 46.扫帚的起源及礼俗 文化学刊2006:1 47.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刊2006:2 48.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49.长寿面与寿星崇拜 寻根2007:6 50.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 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1.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2.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民族艺术2008:2 53.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 理论界2008:7 54.“二月二”风俗谈 寻根2009:1 55.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6.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7.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8.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 民族艺术2009:3 59.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The Journal Performative Humanities,Vol.40 No.1,2010,Hanyang University,Seoul 60.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 寻根2011:1
61.金瓶梅民俗摭谈 文学与文化2012:1
62.“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3.“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 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 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 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 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 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 [日]石冢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 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 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文字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杨琳(南开大学教授)详细资料大全

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杨琳
  • 出生地 :甘肃临夏市
  • 出生日期 :1961年9月
  • 职业 :教师
  •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方向 :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
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著作,论文,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获奖记录,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导师介绍 主要贡献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开大学文博专业导师介绍 主要贡献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