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西安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西安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学校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四年)
本专业毕业生是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在化工、材料、轻工、炼油、医药、能源、冶金、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及质量监督等工作。
一、专业内容及特色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化学工程学和化工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工艺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并在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高分子化工和工业催化等某一方面有所特长。
①煤化工与洁净煤技术
掌握煤化学、煤化工和洁净煤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煤炭转化的国际国内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是在煤制油和一碳化学等方面有所特长。
②高分子化工
掌握高分子科学、高分子合成和聚合物改性技术等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高分子加工的基本工艺和设备,并在高分团散子化工新产品研发方面具有较强实力。
二、课程设置
①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与统计力学基础;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塌誉氏程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机械基础、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在化学与化工中的应用;煤化学、洁净煤技术概论、煤化工工艺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学等课程。
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军事训练、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设计或综合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
应用化学专业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坚实的化学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必备的化工工程技术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有强烈应用意识的高级虚举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在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化工、轻工、能源、冶金、机械、医药卫生、农业、环境、商品检验等部门从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研制、商品检验、分析测试、电化学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
一、专业内容及特色方向
本专业的特点是化学与化工并重,主要学习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仪器分析、应用电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精细化学品研发、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及科技管理等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具有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的模拟优化及革新改造、产品的理化性能分析等基本技能,并在精细化学品、应用电化学、化学分析及产品质量检验等领域形成办学特色。
①精细化学品
掌握精细化学品的分子设计、配方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合成原理、工业制备及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精细化学品在新材料、能源、信息、生物、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应用的前沿知识。
②应用电化学
掌握近代电化学关于电子和离子两类导体的界面结构、界面效应和电荷传递动力学规律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测量技术和研究方法;掌握电解、电镀、化学电源、金属腐蚀和防护等电化学应用科学技术;了解电化学科学和技术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发展前景。
③商品检验与质量管理
掌握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学会运用现代商品学原理、商品检验的现代技术与方法和商品质量管理理论解决商品检验与质量管理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在化工和能源产品、食品、药品等的品质分析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有所特长。
各方向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均结合我校几十年来形成的地矿学科特色,融入能源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矿山开采等领域的化学问题,并在此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
①主要专业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化工制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精细化学品化学、商品质量管理与控制、仪器分析、催化原理、色谱与荧光分析、化学电源、应用电化学、功能材料、天然产物化学、绿色化学等课程。
②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社会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计算机文献检索、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精细化学合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合成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应用电化学实验、物理实验、电路电子与自控实验等。
学院研究方向
复合材料制备
煤基矿物功能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介绍方向在以煤、蒙脱石等有机或无机矿物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功能性复合功能材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安宁教授等提出了将煤作为一种特殊烃源进行功能材料化利用的观点,系统研究了煤的聚集态结构和玻璃态转变特性,用掺杂试剂、溶胀剂等小分子物质探明了煤中大分子之间的非化学键相互作用,揭示了煤大分子交联网络结构特性。开发成功了煤基聚合物互穿网络(IPN)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及工艺(ZL94104380.0)以及以改性煤为光催化剂的多功能全降解薄膜制备技术(ZL00113989.4)。成功得到导电煤基聚苯胺复合材料(ZL99115881.4)。开展煤基高性能吸附剂和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基础和应用研究。基于利用煤与废塑料共焦化的理论基础制备煤/废塑料共炭化材料,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吸附剂,取得一定实际应用效果。本方向已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多项,已获得各类科学技术进步奖三项,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共50多名。
煤基矿物功能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介绍主要研究人员有:周安宁教授,贺拥军教授,杨伏生副教授,张亚婷硕士。
煤岩组分纯化
煤岩组分纯化和洁净转化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煤洁净化转化理论和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煤微波协助化学脱硫研究,揭示了微波处理提高煤炭脱硫效率的机理。同时结合光催化作用预处理,研究了煤的生物与光催化耦合定向转化的方法和理论。揭示了煤的各种显微组分在自然条件下差异极其显著,提出了煤岩分组分分级洁净转化与应用的新途径,在煤的有控氧化、分子裁剪制备高分子单体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选择性超细粉碎、结合离心重力分离不同煤岩组分的分离方法及技术新工艺,成功分离出神府煤不同高纯组分,采用光/微波等场物理效应对不同煤岩组分分别转化利用,取得一定实际应用效果。采用微波辅助多步梯度溶剂抽提法,从煤中提取染料中间体、高分子单体及药物中间体的研究,在煤的微波辅助梯级萃取制备精细化学品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工作。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对陕西,内蒙、新疆等地煤的洗选、深度脱硫和脱氮进行了系统研究。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0多名。
煤岩组分纯化和洁净转化理论与新技术主要研究人员有:杜美利教授,杨志远副教授,王晓华副教授,赵世永博士
煤化工模拟
高分子材料及煤化工模拟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煤基聚合物材料、煤基导电和导热高分子材料、煤化工模拟仿真的课题。开展了合成煤基高分子材料的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分子学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重要刊物上,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首次应用材料设计理念和计算机模拟手段研究了各种煤的结构,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煤结构认识的争议;同时,建立了一套适合循环经济原则的煤化工工程仿真实验室。深入研究了各种煤炭以及大豆蛋白等天然有机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利用原位聚合、共混合金化、相容化等方法开发出具有独特性能的煤基聚合物材料,对西部低变质高硫煤的材料化利用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完成了“煤大分子计算机组装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等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20多名。
高分子材料及煤化工模拟主要研究人员有李侃社教授,刘向荣教授,李建伟副教授,郭晓滨副教授。
煤系共伴生矿产
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方向主要研究煤系粘土矿物在分子筛制备、超细活性填料等制备方面的应用。采用先将合成原料(高岭岩)与一定比例的碱(NaOH)均匀混合并在一定温度下煅烧后再进行水热合成的煅烧-水热合成法,利用高岭土经加碱煅烧后能形成均匀且易溶解的硅铝酸钠固溶体的特性,成功制备出纳米4A沸石。利用煤系高岭土富铝的特性,以其为原料制得了聚合氯化铝及聚合硫酸铝系净水剂,同时,利用SiO2残渣成功制得了介孔分子筛。进而以介孔分子筛为载体成功制备出TiO2/MCM-41介孔分子筛光催化材料和聚苯胺/MCM-41介孔分子筛导电复合材料。此外,在用SiO2残渣通过碱溶后制备MFS-16和MSU介孔分子筛,已获得突破性进展。以煤系蒙脱土为原料,通过钠化-酸化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高脱色性能的食用油净化用活性白土。以内蒙固阳镁基蒙脱土制备出高悬浮性钠化膨润土,静置2年无沉淀;在此基础上制备的化妆品用有机膨润土细腻光滑,其粒径达纳米(胶体)量级。目前,本方向已完成了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共10多名。
煤系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主要研究人员有王水利教授,梁耀东副教授,汪晓芹副教授,樊晓萍硕士。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介绍 - 百度...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颂猛、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材料、冶金、建材、轻工、机械、电子、石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管理和教学等工作。(授工学学士学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粉体工程、无机材料测试方法、无机材料热工设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本科四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野镇桥养掌握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材料、石油、化工、电工、电子、航空航天等旅粗领域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授工学学士学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反应工程基础、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本科四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培养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材料、机械、电工、电子、冶金、建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研、生产、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授工学学士学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测试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金属腐蚀与防护、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复合材料等。(本科四年)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

西安科技大学学院代码是10704。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学院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西科大”或“西安科大”。于1958年始建,坐落于陕西西安,是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理工类公立大学,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原名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独立的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

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中森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

截至2021年9月,西安科技大学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共3个校园,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4万人。

50余年来,在教育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了13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芹仿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图书馆有各类馆藏文献资料250多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13万册),现刊2000余种,电子版全文期刊13000余种。馆藏文献与该校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基本形成了以煤炭矿业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为特色,以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机械、材料、地质、环境、建筑等学科为重点,文、管、理、工兼收的多学科藏书体系。

拥有矿业工程数字图书馆、煤炭数字图书馆、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中国知网、读秀知识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银符考试库、万方数据库等20个中文数据库,陆续引进了Elsevier数据库、PQDT国外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Ei、Springerlink、国道外文特色专题数据库、ACM、ASCE、ASME等9个外文数据库,收藏有6000多种多媒体数据。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10月,学卖首亩校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8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6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15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12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78余项,授权专利3800余项。

学校师资概况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共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教授、副教授7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300余人。其中32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05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8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10月,学校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及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开设60个本科专业。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12月,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是“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创始院校之一,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开展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双学位项目,与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开展了本科、研究生学期交换生项目,及赴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各类短期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40余个。学校招收来自于巴基斯坦等27个国家160名博、硕士及本科国际学生来校学习。

学校专业代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代码:050103;英语专业代码:050201;商务英语专业代码:05026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代码:050306;工程管理专业代码:120103;工程造价专业代码:080205;西安科技大学其他专业代码: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90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代码:05030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2;车辆工程专业代码:080207;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代码:080301;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805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等。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 、测绘工程 、地质工程 、土木工程 、自动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

陕西省级特色专业:采矿工程 、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信息科学、资源勘查工程、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电子商务、消防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通信工程

陕西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陕西省重点一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

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的专业介绍

本专业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3个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艺术设计教学、设计策划、研究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专业设计基础、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室内外环境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雕塑、壁画设计、综合材料、招贴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及书籍装帧设计等。(本科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氏巧识、基本技能,具备工业产品设计及相关设计、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及其相关设计、研究等慧核改工作。(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艺术、工业设计基础理论、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与工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基础、产品价值分析、家具设计、工业设计概论、造型材料与工艺、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等。(本科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创作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及设计原理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动画创作、影视动画制作前判和理论研究、广告传媒动画制作、网络游戏设计等相关工作。(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艺术、动画专业设计基础、动画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动画艺术设计、动画基础理论、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等。(本科四年)

西安科技大学最好的专业

西安科技大学好专业有安全工程、土木友瞎喊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校现有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好野特色专业,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师资力量介绍

学校有教职工近2300人,专任教师近1400人,教授、副教授近700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近1300人。其中31人次获国家级“专家学者”称号,101人次获省级“专家学者”称号。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学校还有一支由3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18人。

“十二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0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973”、“863”、国家科技支神孝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96项。

以上内容参考 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简介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安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西安科技大学材料专业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代码是多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