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吉林大学专业介绍ppt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吉林大学专业介绍ppt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吉林大学专业介绍ppt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个人情况:

01本科学校:普通一本

02学习情况:绩点前15%,校级荣誉若干,科研比赛含金量不高的几个省奖

03考研情况:初试372,政治72英语二76数学二109专业课113

复试顺利上岸

04优势劣势:擅长应试英语、擅长背诵、数学一般

似乎每个大一的孩子都会说:自己对汽车的热情就像发动机的轰鸣,咆哮着激情。孰不住察旁历史浪潮总爱把想当然的孩子拍在沙滩上,18年开始的车辆行业洗牌浪潮颠覆者车辆工程专业的“象牙塔”,出路看似很多却也很少,智能驾驶的火爆课题、亦或是勇敢开启艰辛转码之路,无论如何,过来的学长都会留你一句:选择很多,早做打算,保持乐观,踏实肯干!

回顾一下自己考研的苦逼经历了,成功上岸也算为自己莽撞的青春有了交代。自己在备考过程中踩了很多的坑,出现过很多战略性的错误,想着自己一路走来得到过很多学长学姐的帮助,可能你并不知道那个学长是谁,但人家的经验贴的确有帮助,所以谨以此篇献给还在路上的人,希望有所帮助。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一、择校与专业分析

车辆工程考研热门的学校包括同济,华南理工,合工大,武汉理工,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吉林大学,大连理工等等。我之所以选择会选择大工的原因如下,2020年学硕的分数线325,招生人数20,专硕355招生人数85。相比较于其他院校而言,分数线不高且是985,综合考虑性价比最高。通过比较各院校2021的分数线,只能说选择真的很重要。

大连理工还是比较热门的一所学校,往年是专业课可以在材料力学和汽车理论里面二选一,今年由于改革,变成不同专业课分开录取,01考的是材料力学,03考的是汽车理论。专硕都是数二英二。02方向是车辆力学,学硕专硕都是数一英一(说白了就是让其他方向刷下来的人调剂的)败敏橡。

今年专硕总共招生57人(01方向29个,03方向28个)其中01方向自划线340,03方向自划线359 。因为考03方向的人比较多把,所以线高点。导师的话是没有区分的,所有导师均可选择。明年估计01,03方向分数都不会低,但只要考到380+以上还是比较保险的

接下来按科目依次说一下心得体会

二、各科目复习经验分享

政治

我是7月份左右开始的政治,跟大部分人一样,看的肖秀荣的书,听着徐涛的课,刷着1000题度过了假期,然后我开始看了腿拿败姐的技巧班,冲刺班。背了腿姐的背诵手册,做市面上的模拟题,后面我买了个资料,就在手机上刷选择题。

个人感觉的话,比较推荐看腿姐的课吧,技巧还是比较有用的,当然要全程跟下来并练习,背书肖四和腿姐冲刺我都背过,不论压不压中,腿姐不会让你无话可说,肖四就得看它能不能压中了。多做选择题,熟能生巧确实。背书就没什么了,最后一个月背就完了。

从9月中旬开始,购买了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和肖秀荣1000题。

马哲前四章花了两天,两章一天。马哲的第五章一天,剩余章节一天。每天看一遍手册再去做题,不明白的再去手册溯源。大约按照规划二十天看完了一遍。注意第一遍做1000题不要直接在上面写答案,我当时买书时送了一个刷题本。十月中旬,我买了腿姐的习题集叫刷题计划。

还是按照原计划,看一遍手册写1000题加刷题计划。十一月中旬,开启了第三轮复习计划,这一次把1000题和刷题计划的错题全部看了一遍,同时又看了一遍背诵手册。十二月初到考试前,将市面上所有的模拟题电子版全部打印出来,刷了一遍,期间肖四背了两遍。

感悟:刷题计划那本书可以不用买,效果不大。时间充裕的可以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做参考书,因为背诵手册只是知识点归纳总结做不到过于细致。对于风中劲草这本书,个人看法,编辑的有点杂乱,侧重点难以把握。如果时间不足,政治是不建议看视频的,这门课往往投入过大的精力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分数。另外背诵肖四时无需逐字背诵,按照得分点背诵即可。

英语

主要是背单词,我买的5500单词,一直背到考前就对了,开始我先听了田静的语法课,可以做四六级的真题,考完四六级后,开始做英语真题,我是一天一篇阅读,然后进行,全文翻译,做的细一点。

在这个过程中还听了唐迟的课,总结方法,到了后面看了完型技巧,开始做完型,在错误率降下来的时候,可以一天两篇,都做完后应该就到9.10月份了。我开始看作文课,我看的是陈佳凝的,背范文,开始二刷阅读,看新题型,刷新题型。12月份开始练习作文,真题我好像一共刷了3遍到考前,到后期就是阅读不要忘了手感,一直反复刷,不断练习作文就可以了。

单词背诵方面,我用的是单词书背单词,我想的是如果单独拿出一天中某一段时间,如早

上8点至8点半来背诵单词的话,我应该坚持不了多久。与其拿着厚厚的书背也不如用手机拍照随时随地的背。一般是在午睡前,晚饭后,晚上睡觉前三个时间段背诵。

真题方面基础不好的同学推荐考研真相,基础较好的(已过六级)建议黄皮书。黄皮书我从2000写到2020年。每天下午按照考试时间2点到四点,除去作文其他都写,按照阅读理解,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的顺序,争取在两个小时内写完。其中预留了2018年,2020年的卷子作为考前热身。作文我用的潘赟老师的九宫格写作。

感悟:在英语上面花费的时间并不算太多,最终取得78分的成绩也算满足了。作文要整理自己的模板,可以从作文书上摘抄语句拼凑在一起。单词能背多少遍背多少遍,只有认识单词才能有读懂文章的基础。

数学

数学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强化、冲刺。我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学习,前期我使用了杨超的三大计算,练习了大半个月的计算题,然后才开始听基础课,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老师,先看高数,再看线代。

我听过汤家凤的和杨超的。每听完一章我会刷对应的1800基础部分,做完再听下一章。基础部分听完后已经到了5月中旬,我是直接直接看往年的强化视频,看完后开始刷题计划,1800,880,660,139习题库,330和汤家凤强化10套卷,做完后看冲刺视频.

然后做真题,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基本都做过,后期到了12月份,2刷真题,和继续做模拟题。并且我在刷题过程中会把错题抄下来,最后来翻得看一看。总之,数学只要刷了足够的题,最后不会考不好。视频课建议初期先看杨超的三大计算吧,后面基础课什么的谁的都可以。

所用书籍包括毛纲源《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张宇闭关修炼、真题大全解,四套卷,李林880、108、六套卷、四套卷。

从7月初到8月中旬,我只看了毛纲源《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每看完一章完成书后的习题并配以闭关修炼加以巩固。8月中旬至9月中旬,用了一个多月做完了880,后续又花了半个月做完了108。

此时已是10月,开始了真题练习。1988-2007,每天写两张,后面10年多按照考试时间一天一张。在十月下旬的时候便开始了数学的二轮复习,将毛纲源那本书又看了一遍,把闭关修炼,880,108的错题重写一遍。

11月下旬结束了二轮复习,此时花了三四天时间将真题错题重新做了一遍,对于没有思路的题目做出了标记。12月份就开始做模拟题了,几乎是每天都写,包括之前从未听过的狮子数学。数学的学习时间是每天早上8点至11点半,如果没有完成今日任务,下午或晚上会给数学额外加上两个小时。

感悟:很多人会选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者是张宇的36讲作为一轮复习用书。这两本书我都写过,复习全书每年只更换极少量的题目,如果你是二战考生并不建议继续使用此书。而36讲对于基础薄弱的人来说,阅读起来极为费劲。

毛纲源那本书优点就是全,囊括了所有的题型和方法。缺点就是校核不到位,错误的地方较多且书后习题没有解题过程。基础差的还是推荐复习全书,基础好的推荐36讲和毛纲源那本。闭关修炼这本书的题目略偏且解法怪异不做推荐。

李林老师的书解题思路很符合常规,880这本书编篡的很好,而且今年又押中了半道题。看视频的话优先推荐汤家凤,不仅学做题还可以学做人。

专业课

我没有学过材料力学,所以我在5月份左右就开始看书,想要在假期前达到期末考试水平。买了参考书(《材料力学》,主编:王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9月;《材料力学解题指导》(第二版),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20年7月)和辅导资料(机构的)。

在假期就是将书上的题过了一遍,开始做笔记,不断刷题,掌握技巧之后,开始做真题,多做几次。大工816还是比较套路的,题型固定,难度适中,多练习就会掌握。参考书的话是两本,官网就能看到,开始学不懂的时候可以MOOC等学习视频学习。今年有好几道题都是书上原题,所以将书上题都做会问题不大。

三、复试准备

复试流程是先英文自我介绍然后英语提问,不会超过3个问题,都是常见问题(比如家乡、学校、最喜欢的食物、兴趣爱好等)。接着是PPT自我介绍,老师展开提问,然后专业课抽题3选2回答,然后进入问答环节。提问的问题各方面都有,虚心回答就好。

专业课难度的话是随机的,有简单的有难的,课内课外都有,把书本内容好好记一记,多看看时事,大家好好准备还是没有问题的,复试排名变动不是很大,只要初试分够高,好好看看书,基本是稳了

四、寄语

养成一个规律的复习习惯很重要,每天分配给各科的时间以及所在时间段,尽量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这样一是更容易管住自己,二是让大脑适应不同时间学习不同内容,对提高效率有好处。

最后,各科的复习规划大家去咨询学长学姐也好,网上去搜规划建议也好,不同人的规划肯定不会是一模一样的(工作量、时间进度安排等方面),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开始复习时间、复习效率等),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合理的,要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计划与实际执行效果及时调整规划,结合自身情况找到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来。

我觉得考研的数学和专业课非常的重要,倒不是说英语和政治不重要,而是英语和政治不容易与其他人拉开差距。就我个人而言,专业课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没有专业课的高分,我个人认为我的初试也许也不会这么顺利,在此我要再次感谢瞌睡哥以及和我一起学习车辆工程的同伴们的帮助。同时希望23届考生一定要重视数学和专业课,祝你们来年成功上岸,金榜题名。

说一点打气的话吧,既然选择了大工,就要100%努力,初试高分才是王道,复习效率第一,盲目的时间堆积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结果,系统连贯的复习才是常态,只要坚持到最后,你会发现好像也没那么难,当你渐入佳境时,会日进百倍,越来越熟练,越来越高效!

愿在来年九月份,大工的海边有你的脚印,海盐的气息萦绕鼻尖,凉意灌满心膛,躺在床上,凉风为伴,燥热的暑气也烟消云散,校园的林荫小道能有你的碎影,随风飘摇,坐在大工的教室里的第一节课扪心自问,这一切值得吗?我相信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这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学弟学妹们要相信,只要好好努力,结果都不会太差,期待和学弟学妹们在大工相遇!加油!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416分,政治81分,英语75分,普通物理136分,量子力学124分。

一、择校经验

我原本想报吉林大学物告漏理系,南京大学物理系,还有天津大学物理系,但是最后选择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很强,但是考研难度太大了,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考试的内容都不太常见,分数线很低,考300多基本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个300多分的含金量太大了,很难考到这个分数,如果考不上的话,调剂都不好调剂。天津大学物理系太差了,不建议考。吉林大学物理系的评估也是挺高的,但是考研难度很低,而且吉林大学物理系基本招不满。我个人感觉吉大物理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考研难度中等,题比南京大学简单的多,比吉林大学难。但是你要相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考上基本都是二等奖学金1万8,只有很少人拿三等8千,前几名拿一等2万8。吉林大学只有前百分之50才有8000奖学金。所以不用过多解释为啥报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二、专业方向

物理学下分为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其中光学和凝聚态较强,而且就业前景好,其他次之。

考研难度相比于同层次的一些985,还是容易太多了,竞争压力也小很多。22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就差不多能录取,其中光学招49人,凝聚态19人,其余专业4到5个人,复试报录比是1:1.4。21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可以,复试报录比1:1.2,招生人数和22年基本一致。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占200分,面试占150分。笔试内容考普通物理实验,电动力学,普通物理,加一门专业课(光学是傅里叶光学,凝聚态是固体物理)。面试分为自我介绍,英语问盯友迹答,和一些专业性问题。

三、复习时间安排

从4月份到6月份,开始学量子力学,推荐看钱伯初的课。

6月到7月,学习电磁学,此时坚持每天背单词。

7月到8月,学习光学

8月开始进入复习阶段,刷往年真题,开始看英语长难句。

9月份刷课本上的题,推到所有用到的公式,复习所有的知识点。

10月份,开始背腿姐100天,坚持每天都背。

11月份再次复习基本知识点

12月份,刷往年真题,包括英语,政治。

四、具体科目安排

1,电磁学,需要有的书:新概念电磁学以及题解,工具书是电磁学千题解(工具书是用来在自己不会做题时参考查阅的,而不是你用来刷题的,你刷不完的)。我感觉是最简单的。复习时候,基础好的话可以直接看课本,不好的话可以网上搜,有一个专门配套的这本书的北大视频。

不懂的知识或者公式一定要认真反复揣摩,别人也不是神,他们绝大多数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这么做的话,一旦你记住的题型变了花样,你就不会做了,这就是你考试不如其他人的原因,自己要多总结自己的缺点,以及别人的优点。看完了课本内容,就紧接着做课后习题,开始,大家都有时间,所以就都做一遍吧(强调一下,这里的题目是除了星号章节的,除了那些难题怪题的,除了那些光写答案就写了好几百字的,其实你自己应该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是考你的逻辑思维,考你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考那些难题怪题,毕竟这又不是全国竞赛),做题的要求就是,能做到自己写出来,而不是能看懂。课本过了一遍以后还要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记公式。这一遍课后习题应该有侧重点了,最好能搞到工大本部学生平时上课的课后作业题,以那些题目为重点,那些题目所有到的知识,所涉及的公式在哪些章节出现过,就要把那节看懂,用能够区分的笔把他们标示出来,一边平时多看,多记。

能够做到理解了知识,看到课后(重点)习题有思路之后,你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没有答案,你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写或者问老师问学霸,再或者查阅工具书把所有的真题答案搞定,都搞定之后,你就要用红笔把这些真题中用到的公式都用红笔标在书上,平时一定一定要多看,把他们记住。真题要做的,看到题就知道思路。有时间的话,找一些同类型的题目做一做,再总结一下真题的出题规律。

2,光学,需要的书:新概念光学及答案,工大郑植仁光学及答案,工具书我用的凯并是物理学大题典--光学。学习光学的套路跟电磁学一样,我也就不多说了。光学可能抽象些,要多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搞定。近几年来,光学大题开始向后面的波动光学方面侧重,这一部分最难,所以一定要下功夫。

3,量子力学,需要的书:井孝功量子力学最新版及答案,工具书是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以及物理学大题典--量子力学。量力的复习套路同前。完成前面的任务之后(就是在做真题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搞定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毕竟里面出现过原题呀。

4,电动力学,书:郭硕鸿的电动力学及解答。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着重做他们留过的习题,以及难度中等的题。这就可以了。开始复习时间,建议在初试考试结束后,马上开始。因为电动力学还是挺难的,考的内容也难,不过都是课本上的

原题。

5,傅里叶光学(切记,只有考光学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学生考的是其他的课程,比如理论力学,固体物理之类的)。书:吕乃光的那本书及解答,讲课ppt。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习题全部做。搞定一遍之后,看ppt的内容,作ppt上面留的习题,可能是考试题哟。

6,固体物理(切记,只有考凝聚态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是别的书),书,固体物理,房晓勇,课后习题全部做,特别是前面的思考题,搞定一遍后,最好总结一下,然后再刷一遍。

7,英语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科,书:恋恋有词,红宝书。我认识的好多人都因为英语基础不好而且对它不够重视导致考研失败。有很多人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英语一难度也比较大,也知道自己要花功夫在英语上,但是每次都被长难句劝退,我想说如果英语没有过线,付出那么多努力在专业课上又有什么用。就是基础不好才更应该在前期花很多时间在英语上,英语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后期又是专业课又是政治,再想提高英语就更难了。

英语分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新题型和两个作文,其中阅读理解分值最高,是我们应该花最大时间的,完形填空其实没有很多老师说的那么难,新题型注意掌握方法,作文和翻译是相对比较难的,而且性价比不是很高,不建议花太多时间。

我最先开始复习的就是英语,因为基础算比较不错,所以没有怎么专门背过单词。我主要是把历年真题都卡着时间做一遍,然后逐句翻译下来,再对答案,看看解析,实在再不懂的会看一些解析视频,我觉得讲阅读的老师都差不多,唐迟的我更听得懂一些。

最重要的不是要把真题的那些题和出现过的单词都背熟,而是掌握做题的方法,比如遇到长难句怎么办,遇到细节题或者主旨题应该怎么办等等。毕竟英语很明显不会出原题,单词背得再多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而且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也会有不同的意思。作文我没有用模板,我背诵了一些高分作文,自己写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背模板肯定是更好的,模板也会更省时省力。但是也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太模板了,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模板的,也拿不到多高的分数,还有就是模板不要搞的太高大上,到时候高大上的模板填充低级甚至错误的单词,会显得更奇怪。英语最主要的资料就是真题,一定要把真题吃透,做完一遍还可以多做几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哦~模拟题我不建议做,那些老师的模拟题不专业,而且题目难度跟真题有差距,到了后期保持题感就行,前期多花些时间,后期会轻松一些。

8,政治,7月底开始直接看腿姐的技巧课,

时间有限只看了选择题部分,然后刷1000题。

第一遍过的比较大概,听完腿姐的哪一部分的课做哪一部分,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过,不会的地方直接翻背诵手册勾出来,再抄在旁边,记得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也写好,把知识点串成知识树,这样做有许多知识点可以被过很多遍,绝对忘不了。然后就是肖8,只做了选择部分,同样的方法过了两遍。之后是肖四,选择题同上面的方法,大题直接背,不过建议大家不要拿着肖四直接背,因为肖四的答案是一大坨,网上有许多整理好的,帮你分点分条整理好了,更好背诵一些。个人在客观题部分分配的精力较多,有一句话: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因为主观题部分不好拉开差距,不求政治提分,最起码要稳稳的就要搞好选择题。

五、复试

物理学复试包含:笔试(量子力或者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门课二选一,150分),英语口语(可能会出现自我介绍和问答,必有英文文献翻译,100分),综合面试(老师进行专业课知识提问以及一些日常问题),笔试推荐的书是曾谨言第二版或者第三版的《量子力学》,

一开始看书可能会看不懂,因此我推荐B站上的田光善老师的量子力学课程,这个老师讲量子力学讲得非常好,会从量子力学的历史出发讲成一个故事带大家去理解,量子力学做题我推荐书上的课后习题以及陈鄂生的黄皮书,叫《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

写个两三遍,最重要的还是思路,碰到题目必须得有自己的思路。关于英语口语,往年的口语有英文的口语自我介绍,英文对话问答,英文文献翻译,但是今年是中文的自我介绍和英文文献翻译,所以复试的变动性还是很大的,要做到有十足的准备,才能不慌不忙得应对,英语文献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复试的时候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了一下物理专业英语,然后打印成了一本翻译完了,会和一起考苏大的小伙伴互相提问英语专业词汇,最后的综合面试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并且你学得好不好老师一问就能够感觉出来,所以好好准备吧,既然选择了物理,就要把物理学深,学透。

六、总结

复习时,建议做到,每天去自习,并找到自律的队友。放弃一切爱好及活动等那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学习时间看自己,你要么晚睡,要么早起。我知道的一个学霸,每天两点睡,六点起,白天睡一个小时,最后上了哈工大的市政专业--亚洲第三呀。建议不要在寝室学习,别以为你在寝室都在干什么我不知道。初试考完后,觉得自己考的差的话,也要看4和5或6的书,因为理学院判分比较松一些,最起码政治英语是这样。专业课也不会很严。2019年的情况时,量子力学特别难,结果他判分特别松,可能跟你预期的差十多分呢。所以,你初试过后,一定要狂看4和5或6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既然选择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七、鼓励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考研期间,可能会有很多因素促使你不想去学,但是你始终要铭记,对于以后来说,这些事情都是身边发生的小事,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你的未来,多和积极的人交流,互相学习进步,互相取长补短,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有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时不时就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不坚持到最后不做完最后一张试卷想这些东西都是不值得的,时间一直往前走,我为何不让自己充实一点,觉得累的时候约上几个研友去看个电影,吃个火锅,回来继续学,做到劳逸结合。希望大家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本人初试总分416分,政治81分,英语75分,普通物理136分,量子力学124分。

一、择校经验

我原本想报吉林大学物理系,南京大学物理系,还有天津大学物理系,但是最后选择了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物理系很强,斗局但是考研难度太大了,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考试的内容都不太常见,分数线很低,考300多基本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个300多分的含金量太大了,很难考到这个分数,如果考不上的话,调剂都不好调剂。天津大学物理系太差了,不建议考。吉林大学物理系的评估也是挺高的,但是考研难度很低,而且吉林大学物理系基本招不满。我个人感觉吉大物理没华中师范大学好。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考研难度中等,题比南京大学简单的多,比吉林大学难。但是你要相信华中师范大学,考上基本都是二等奖学金1万8,只有很少人拿三等8千,前几名拿一等2万8。吉林大学只有前百分之50才有8000奖学金。所以不用过多解释为啥报考华中师范大学。而且华中师范大学在深圳的认可度特别高,基本都是去深圳工作了。

二、专业方向

物理学下分为光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

其中光学和凝聚态较强,而且就业前景好,其他次之。

考研难度相比于同层次的一些985,还是容易太多了,竞争压力也小很多。22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就差不多能录取,其中光学招49人,凝聚态19人,其余专业4到5个人,复试报录比是1:1.4。21年复试线300,初始在320左右基本可以,复试报录比1:1.2,招生人数和22年基本一致。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占200分,面试占150分。笔试内容考普通物理实验,电动力学,普通物理,加一门专业课(光学是傅里叶光学,凝聚态是固体物理)。面试分为自我介绍,英语问答,和一些专业性问题。

三、复习时间安排

从4月份到6月份,开始学量子力学,推荐看钱伯初的课。

6月到7月,学习电磁学,此时坚持每天背单词。

7月到8月,学习光学

8月开始进入复习阶段,刷往年真题,开始看英语长难句。

9月份刷课本上的题,推到所有用到的公式,复习所有的知识点。

10月份,开始背腿姐100天,坚持每天都背。

11月份再次复习基本知识点

12月份,刷往年真题,包括英语,政治。

四、具体科目安排

1,电磁学,需要有的书:新概念电磁学以及题解,工具书是电磁学千题解(工具书是用来在自己不会做题时参考查阅的,而不是你用来刷题的,你刷不完的)。我感觉是最简单的。复习时候,基础好的话可以直接看课本,不好的话可以网上搜,有一个专门配套的这本书的北大视频。

不懂的知识或者公式一定要认真反复揣摩,别人也不是神,他们绝大多数也是这么过来的,不这么做的话,一旦你记住的题型变了花样,你就不会做了,这就是你考试不如其他人的原因,自己要多总结自己的缺点,以及别人的优点。看完了课本内容,就紧接着做课后习题,开始,大家都有时间,所以就都做一遍吧(强调一判李下,这里的题目是除了星号章节的,除了那些难题怪题的,除了那些光写答案就写了好几百字的,其实你自己应该知道,出题者的目的是考你的逻辑思维,考你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考那些难题怪题,毕竟这又不是全国竞赛),做题的要求就是,能做到自己写出来,而不是能看懂。课本过了一遍以后还要第二遍,第二遍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记公式。这一遍课后习题应该有侧重点了,最好能搞到工大本部学生平时上课的课后作业题,以那些题目为重点,那些题目所有到的知识,所涉及的公式在哪些章节出现过,就要把那节看懂,用能够区分的笔把他们标示出来,一边平时多看,多记。

能够做到理解了知识,看到课后(重点)习题有思路之后,你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没有答案,你的目标就是,通过自己写或者问老师问学霸,再或者查阅工具书把所有的真题答案搞定,都搞定之后,你就要用红笔把这些真题中用到的公式都用红笔标在书上,平时一定一定要多看,把他们记住。真题要做的,看到题就知道思路。有时间的话,找一些同类型的题目做一做,再总结一下真题的出题规律。

2,光学,需要的书:新概念光学及答案,工大郑植仁光学及答案,工具书我用的是物理学大题典--光学。学习光学的套路跟电磁学一样,我也就不多说掘销迟了。光学可能抽象些,要多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搞定。近几年来,光学大题开始向后面的波动光学方面侧重,这一部分最难,所以一定要下功夫。

3,量子力学,需要的书:井孝功量子力学最新版及答案,工具书是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以及物理学大题典--量子力学。量力的复习套路同前。完成前面的任务之后(就是在做真题之前),你要做的就是:搞定陈鄂生的那本习题集,毕竟里面出现过原题呀。

4,电动力学,书:郭硕鸿的电动力学及解答。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着重做他们留过的习题,以及难度中等的题。这就可以了。开始复习时间,建议在初试考试结束后,马上开始。因为电动力学还是挺难的,考的内容也难,不过都是课本上的

原题。

5,傅里叶光学(切记,只有考光学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学生考的是其他的课程,比如理论力学,固体物理之类的)。书:吕乃光的那本书及解答,讲课ppt。最好能借到本校学生的书,然后看他们讲过的章节,习题全部做。搞定一遍之后,看ppt的内容,作ppt上面留的习题,可能是考试题哟。

6,固体物理(切记,只有考凝聚态的学生才会考这门课,其他专业是别的书),书,固体物理,房晓勇,课后习题全部做,特别是前面的思考题,搞定一遍后,最好总结一下,然后再刷一遍。

7,英语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科,书:恋恋有词,红宝书。我认识的好多人都因为英语基础不好而且对它不够重视导致考研失败。有很多人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英语一难度也比较大,也知道自己要花功夫在英语上,但是每次都被长难句劝退,我想说如果英语没有过线,付出那么多努力在专业课上又有什么用。就是基础不好才更应该在前期花很多时间在英语上,英语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了后期又是专业课又是政治,再想提高英语就更难了。

英语分成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新题型和两个作文,其中阅读理解分值最高,是我们应该花最大时间的,完形填空其实没有很多老师说的那么难,新题型注意掌握方法,作文和翻译是相对比较难的,而且性价比不是很高,不建议花太多时间。

我最先开始复习的就是英语,因为基础算比较不错,所以没有怎么专门背过单词。我主要是把历年真题都卡着时间做一遍,然后逐句翻译下来,再对答案,看看解析,实在再不懂的会看一些解析视频,我觉得讲阅读的老师都差不多,唐迟的我更听得懂一些。

最重要的不是要把真题的那些题和出现过的单词都背熟,而是掌握做题的方法,比如遇到长难句怎么办,遇到细节题或者主旨题应该怎么办等等。毕竟英语很明显不会出原题,单词背得再多也会遇到不认识的单词,而且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也会有不同的意思。作文我没有用模板,我背诵了一些高分作文,自己写的。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背模板肯定是更好的,模板也会更省时省力。但是也不要让自己的作文太模板了,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模板的,也拿不到多高的分数,还有就是模板不要搞的太高大上,到时候高大上的模板填充低级甚至错误的单词,会显得更奇怪。英语最主要的资料就是真题,一定要把真题吃透,做完一遍还可以多做几遍,每次都有新收获哦~模拟题我不建议做,那些老师的模拟题不专业,而且题目难度跟真题有差距,到了后期保持题感就行,前期多花些时间,后期会轻松一些。

8,政治,7月底开始直接看腿姐的技巧课,

时间有限只看了选择题部分,然后刷1000题。

第一遍过的比较大概,听完腿姐的哪一部分的课做哪一部分,第二遍开始仔仔细细过,不会的地方直接翻背诵手册勾出来,再抄在旁边,记得要把相关的知识点也写好,把知识点串成知识树,这样做有许多知识点可以被过很多遍,绝对忘不了。然后就是肖8,只做了选择部分,同样的方法过了两遍。之后是肖四,选择题同上面的方法,大题直接背,不过建议大家不要拿着肖四直接背,因为肖四的答案是一大坨,网上有许多整理好的,帮你分点分条整理好了,更好背诵一些。个人在客观题部分分配的精力较多,有一句话:政治得选择者得天下。因为主观题部分不好拉开差距,不求政治提分,最起码要稳稳的就要搞好选择题。

五、复试

物理学复试包含:笔试(量子力或者热力学与统计力学,两门课二选一,150分),英语口语(可能会出现自我介绍和问答,必有英文文献翻译,100分),综合面试(老师进行专业课知识提问以及一些日常问题),笔试推荐的书是曾谨言第二版或者第三版的《量子力学》,

一开始看书可能会看不懂,因此我推荐B站上的田光善老师的量子力学课程,这个老师讲量子力学讲得非常好,会从量子力学的历史出发讲成一个故事带大家去理解,量子力学做题我推荐书上的课后习题以及陈鄂生的黄皮书,叫《量子力学习题与解答》,

写个两三遍,最重要的还是思路,碰到题目必须得有自己的思路。关于英语口语,往年的口语有英文的口语自我介绍,英文对话问答,英文文献翻译,但是今年是中文的自我介绍和英文文献翻译,所以复试的变动性还是很大的,要做到有十足的准备,才能不慌不忙得应对,英语文献翻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复试的时候我在百度文库里面找了一下物理专业英语,然后打印成了一本翻译完了,会和一起考苏大的小伙伴互相提问英语专业词汇,最后的综合面试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并且你学得好不好老师一问就能够感觉出来,所以好好准备吧,既然选择了物理,就要把物理学深,学透。

六、总结

复习时,建议做到,每天去自习,并找到自律的队友。放弃一切爱好及活动等那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学习时间看自己,你要么晚睡,要么早起。我知道的一个学霸,每天两点睡,六点起,白天睡一个小时,最后上了哈工大的市政专业--亚洲第三呀。建议不要在寝室学习,别以为你在寝室都在干什么我不知道。初试考完后,觉得自己考的差的话,也要看4和5或6的书,因为理学院判分比较松一些,最起码政治英语是这样。专业课也不会很严。2019年的情况时,量子力学特别难,结果他判分特别松,可能跟你预期的差十多分呢。所以,你初试过后,一定要狂看4和5或6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既然选择这条路,就一定要走下去。

七、鼓励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考研期间,可能会有很多因素促使你不想去学,但是你始终要铭记,对于以后来说,这些事情都是身边发生的小事,不要因为这些影响你的未来,多和积极的人交流,互相学习进步,互相取长补短,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还有就是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要时不时就觉得自己考不上了,不坚持到最后不做完最后一张试卷想这些东西都是不值得的,时间一直往前走,我为何不让自己充实一点,觉得累的时候约上几个研友去看个电影,吃个火锅,回来继续学,做到劳逸结合。希望大家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吉林大学专业介绍ppt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吉林大学专业介绍ppt模板 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考研经验分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