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东南大学工业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东南大学工业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东南大学工业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

一、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前身,系1952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化工系的水泥及工业用瓷专业;1958年南京化工学院独立建院,硅酸盐工学专业(水泥和陶瓷两个专业方向)设在无机系;1978~1979年,分水泥工艺和陶瓷工艺两个专业招生;1980年后分别成立了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两个专业;1998年,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后,两专业合并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203)。本学科1953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无机非金属材料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1995年分别被江苏省和化工部评为重点学科。随着学科调整,又先后创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0年)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1年坦友)、二个部省级中心和一个新型复合材料科研基地,2002年材料学获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覆盖面宽,优势和特色明显,是材料学院的主导学科,在江苏省占有地位,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四十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的建材、冶金、新材料、电子信息、化工、轻工等行业培养了5000名优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国家、省市级领导干部、院士、工程设计大师,绝大多数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高校的学术带头人。

二、专业实力

多年来,校、院两级在本专业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国际上最先进的现代分析测试大型仪器设备与材料制备装置,如核磁共振、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拉曼光谱系统、热分析系统、粒度分析仪、分光光度计、多功能金属纳米、非晶材料连续制备与非平衡凝固研究装置、气流磨与精密分级(德国进口)试验流程等20多台套。良好的实验室条件,为拓宽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确保无论在传统材料,还是在新材料研究方面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现有在读本科生600名左右。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教学改革、教材编制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培养模式上: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办学方针,加强研究型、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方向上: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方向,整合新的培养方案,提高办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充实增加最新科技动态课程的分量和时数,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建立和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坚持教学督导员制度,实行优胜劣汰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专业先后获得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四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国内同类院校和专业中为数不多的同时获得教学科研四大奖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目前建有江苏省渗信老无机及其复合新材料重点实验室、部级建材行业集料碱活性检测中心、部级功能复合新材料研究基地、南京工业大学水泥混凝土重点实验室、现代分析中心、材料科学中心、材料工程丛升中心、纳米材料研究所、高技术陶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保证了高水平科学研究教学实验、实践环节的进行,使学生能接触到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参与科研,追踪材料学科的学科前沿,为他们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近期学校在江浦校区为本专业建设约4000m2新的材料科学和工程实验中心,为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师资力量

本专业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3人。教师中有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政协委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苏省“333”工程和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和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等,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学术队伍。

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许仲梓教授,郭露村教授,潘志华教授,叶旭初教授,周勇敏副教授和张振忠副教授。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有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一定的管理知识;(2)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结构、组成、工艺过程及设备、性能与应用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3)掌握材料微观结构、性能的现代测试方法和宏观生产过程的工程测试技术;(4)初步掌握材料改性、新材料研制和工业生产过程、设备开发、过程控制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具有较高的外国语(一门)水平,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专业修业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结构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

现有课程结构(已修订,2003级开始使用)积四十五年办学经验教训,兼顾办学历史、国情、省情,集材料学科专业发展、高教改革最新成果,秉承和光大优良传统特色,涵盖传统材料和先进材料、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概括起来就是“1236”:

一个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即以一级学科为专业建设的龙头。

二种培养模式——“三上”学生分流,一是面上普通班,以培养本科就业型人才和未来材料工程师为目标;二是专业强化班,以培养考研深造型人才和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研究性人才为目标。

三层课程平台——坚实宽厚的公共基础课平台,精良扎实的专业基础课平台,广博前沿的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平台。

六个专业方向——“三下”学生自选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材料工程方向,电子信息材料方向,生态环境材料方向,纳米材料方向和粉体工程方向。

具体的课程结构为:

共性主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大学信息技术基础B、C++程序设计、大学物理A、线性代数、概率论、工程制图与CAD(A)、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C、工程力学D、电工与电子学B、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原理A、材料现代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方向主干课程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进展、材料物理性能、粉体工程);电子信息材料方向(固体物理导论、材料物理性能、电子与工程陶瓷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测试技术);生态环境材料方向(生态环境材料、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材料物理性能);纳米材料方向(统计物理与量子力学、纳米材料导论、纳米材料表征技术进展、纳米材料制备技术);材料工程方向(工程测试技术与仪表、反应工程概论、粉体工程、工程热力学与节能技术);粉体工程方向(工程测试技术与仪表、粉体科学与工程、功能粉体材料)。各方向要求最低学分为186.5,总学时为2442。

集中实践环节为40周,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机械零件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验等。

六、就业去向

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我国的基础工业,范围涵盖了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如建材、环保、新材料、化工、建筑、航空、航天、船舶、冶金、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毕业生大多在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改造与建设、生产过程管理、技术革新、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与研制、生产管理与质量监督、营销等方面的各项专业工作,是该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产业和行业背景、职业背景分析可以看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近五年平均需求与供给比达到4:1;需求地区不仅有经济发达省份、沿海地区,西部地区需求尤为迫切。本专业历年的就业情况较好,在省内院校同类专业中就业率居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录取比例逐年递增,占就业率的10%以上。

七、成果与特色

近年来,本专业点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和国家新材料项目等120余项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获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成果转化率达到80%。特别在功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复合功能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材料制备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程技术等研究领域的工程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研究居国内地位。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得本专业在国内赢得了较高的声誉,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如碱集料反应研究,曾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研制国家标准两项,成果被列为法国、加拿大国家标准二项。近五年来,先后为长江三峡工程、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工程、核电站等上百个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寿命与安全技术支撑,一直是国际上重点关注的研究单位。新型干法水泥窑外分解技术理论与技术开发,为我国大型水泥生产设备的国产化提供了基础,水泥厂综合改造技术,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已在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PTC功能陶瓷研发成功,所提供的专门技术促使江苏出现一批PTC特陶企业。发扬陶瓷材料的优势,使该领域江苏的科技水平和行业规模保持全国。在环境材料、生态材料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主持的“973”、“863”项目,科研发展势头强劲,技术应用基本在江苏实现产业化。

目前,本专业力争在特种功能陶瓷材料、高端工业陶瓷及制备技术、材料制备的工程设计与改进、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纳米材料、生态环境和能源材料等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力争在学科点建立材料学重点学科,将使之在相关领域成为我国人才和技术的支撑基地之一,成为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材料和新材料研究开发的主要基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建成国内的品牌专业。

本专业教学方面的成果也颇丰。1993年,硅酸盐工程专业建设获得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成为南京工业大学校级品牌专业;2003年,确立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000年,“热工过程及设备”获江苏省一类课程优秀奖;2002年,“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获江苏省一类课程优秀奖。正在建设当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强化班”已成为本专业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从2000级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开始组织实施,至今已组建了三届。第一届强化班30名学生已于2004年顺利毕业,免试推荐我院研究生8人,16人考取研究生,其中3人考入中科院上硅所,1人考取中科院北京化学所,2人考取上海交大;CET-4和二级计算机均为100%,CET-693.5%;该班有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24名,荣获2004年省级先进班级称号。2004届一名学生通过参加博士生研究课题,直接介入“材料设计”这一材料学科的前沿课题,毕业论文获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

八、发展规划与设想

本专业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教学和人才质量为目标,继续推动专业建设整体发展。立足二级学科,面向一级学科,柔化、消融、交汇传统中的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传统材料与先进材料,以及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间的壁垒界限,以从材料电子、原子、分子量级上的微观结构与性质到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设备工作原理、过程控制等为经线,以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共性规律为纬线,经纬交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架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纵向的主干课程和横向的平台课程)。

随时跟踪国内外材料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密切联系国家和本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发展现状,不断拓展专业覆盖面,根据学科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有计划地对现有的课程进行长期制度化的调整和完善,适时增添新的课程,整合改革教学内容,开设学科前沿动态讲座,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开拓眼界,培养高素质、复合式、创新型人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简介

一、历史沿革

为了适应人才市场对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原化工机械系1995年筹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自1996年起已连续3年各招收一个班级的学生,从1999年开始每年招收4个班。1998年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调整更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2年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更名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机械工程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机械工程应用研究等工作,不断拓展学科研究方向,目前已经全面地形成具有自己的特色及优势研究方向,逐渐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理、工科兼备的学科体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内容,在CIMS工程、虚拟制造和数字化再制造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2003年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二、专业实力

本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有了较强的实力和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的实验设备包括:六通道通用型动态应变仪、准静态四通道电荷放大器、液压实验台、液压传动教学实验台、气动回路实验台、透明液压传动演示系统、快速成型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计算机数控实验系统、便携式表面粗糙测量仪、压电式表面粗糙检查仪、数控机床综合实验系统、教学机器人、机电一体化实训操作系统、汽车模型、数控车床、智能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发动机综合测试仪、超声探伤仪、运动控制实验装置、机电综合物流实验装置、接触与屏显式液压材料实验机、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摆锤式冲击实验机等500多万元实验装置。

在科研方面,近几年先后承担了:科技部攻关项目“JXTK-512型极坐标数控镗铣钻机床性能优化与编程软件”;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高性能极坐标数控高速铣齿机床”;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数控强力切削颤振机理的研究”。以及数十项企业横向项目研究,主要的成果有:开发的“极坐标数控镗铣钻床”获省级新产品奖,完成的“极坐标数控高效铣齿机床”为国内首创。

三、师资力量

自1996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成立,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经过这几年的积累,本专业目前拥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氏中4人,硕士学位14人(3人在读),组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凝聚力强和整体实力强的学术队伍,为本专业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黄筱调教授。

四、人才培养

本培养目标力求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三结合为主体构建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并注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学时间,以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养成以及个性的发展。本专业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机械工程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主持机电产品设计制造与管理企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和潜力,同时也具有适应科研、教育、经贸、政府等各部门工作或继续深造的资质和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工程技备核配术的基础理论及系统的实践技能,成为现代机械领域内的高层次、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是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理论、电工电子学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一门外语,要求能阅读专业书刊,并有一定的仿指听、说、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专业修业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结构

主干学科: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力学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大学信息技术基础B、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C++程序设计、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工程力学A、电工电子学A、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公差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测试与传感技术。设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以及车辆工程方向(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其中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3%,专业基础课占总学时的35.2%,专业课及方向课占总学时的11.8%。

集中实践环节42周。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验等。

六、就业去向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100%,其中15%左右考取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区域为:苏州、无锡、上海和南京,就业单位有汽车制造企业、东风汽车集团、南京汽车集团、奇瑞汽车集团、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水泥设计院、天津水泥设计院等,合资和外资企业。

七、成果与特色

近年来,本专业承担了:科技部攻关项目“JXTK-512型极坐标数控镗铣钻机床性能优化与编程软件”;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项目“高性能极坐标数控高速铣齿机床”;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数控强力切削颤振机理的研究”。以及数十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研究,主要的成果有:开发的“极坐标数控镗铣钻床”获省级新产品奖,完成的“极坐标数控高效铣齿机床”为国内首创。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主编、副主编和参编教材8部。在数控机床专机开发、机床数字化再制造、工程机械虚拟制造等研究领域达国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国内占有重要学术地位,曾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3项,高技术新产品成果鉴定多项。

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500余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教学改观、教材编制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教材、实践环节等进行调整改革。以加强基础教学,淡化专业,拓宽专业知识面为指导思想,推行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和通识化,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学科知识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对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本科生的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均较高,考入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主要包括东南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学生的就业率达100%,他们中绝大多数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在数控机床开发、设备数字化再制造和虚拟制造等领域。

八、发展规划与设想

本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以综合集成的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资源配置,加强本科一线教学。注重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知识教学、重视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编写有特色的新教材。抓紧老实验改造和新实验建设,建设“机电一体化系统实验室”和“数字化设计与虚拟制造”。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办学途经,增加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多学科、多交叉合作,组织开展重大科研项目,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努力将本专业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介

一、历史沿革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从“化工机械”专业发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人才奇缺,建国后不久就创办了“化工机械”专业。1956年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开设了“化工机械”专业,成为当时仅有的几所设有“化工机械”专业的大学之一。1958年原南京工学院化工系从学院中分出来独立组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是当时南京化工学院所设的五个专业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制定新的高校专业目录时,将专业名称改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面进一步拓宽。

南京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国高等学校同类专业中一直名列前茅。逐步形成了以高效、可靠、绿色、智能、数字化为特色的研究方向,逐步发展为以工为主,理、工科兼备的学科体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学科内容,在重大过程装备安全可靠性工程、高效传热传质设备、先进再制造技术、再生能源技术等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校“化工过程机械”1981年和1984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本专业最早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三个单位之一。1994年被原化工部确定为重点学科,2002年又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本科品牌专业。

二、专业实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实验室建设有了较强的实力和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有的主要教学设备包括:薄壁容器应力测定装置、厚壁圆筒爆破装置、外压容器失稳装置、高压容器应力测定装置、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装置、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装置、离心泵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换热器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全自动喷雾干燥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薄膜蒸发器综合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快速成型设备、静态电阻应变仪、接触与非接触两用表面轮廓测量仪、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慢应变应力腐蚀试验机、屏显式液压材料实验机、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摆锤式冲击实验机等,新够了一批实验测试仪器和新型自控泵,实现了实验装置的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和测量。

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有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部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在可靠性和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开发过程装备先进再制造技术,在高效传热与传质的基础上,发展以高科技过程为中心的先进制造技术。通过对关键过程设备的失效分析与再设计,和先进再制造工艺的实施,如对高含硫原油的桥敬改的储运装置进行维修再造、加氢反应装置的延寿、加热系统的再设计制造等,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为省内大型石化企业,如扬子石化公司、金陵石化公司、仪征化纤公司、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江苏油田等节省了可观的资金。围绕先进能源技术、高技术生物过程工艺、环程工艺,开发核心过程设备和快速创新设计系统,为省内化工机械企业的结构调整做出了贡献。致力于提升工业装置安全可靠性技术,为保障省内外主要石化企业的装置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稿逗献。

三、师资力量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为依托。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42名。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达25位,在45岁以下的教师中的比例达77.4%;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0%具有硕士学位。先后有3名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已有3位学成回校任教。教授1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副教授20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数的85.7%。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比例大约为1:3:3。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戴树和教授是我国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创建者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化工机械和压力容器方面的权威学者,被誉为敏判开创化工设备可靠性工程的奠基人。年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涂善东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特聘教授、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教师队伍中有一批优秀突出人才,有多位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和青蓝工程;有一批年轻教师成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得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际蠕变与断裂大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学科梯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同时被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教学型师资队伍。

四、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的经济竞争,能够从事化工、制药、炼油、轻化、能源、环保和食品等过程工业装备的设计、研究、开发、制造、技术管理或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要求: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化学工程和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获得热工学、流体力学以及化工单元操作和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机械设计、选形、计算、制造的基本技能,并获得过程装备成套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开发新型过程设备及机械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本专业修业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结构

本专业主干学科为化工机械。

主干课程为: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A、大学物理A、机械制图与CAD、大学信息技术基础B、VB程序设计、工程热力学、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A、线性代数、概率论、工程力学B、电工电子学A、微机原理及应用、化工原理B、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及应用。

集中实践环节44周,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实验等。

六、就业去向

毕业生质量优良、广受社会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达到100%,其中15%左右考取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有:扬子石化、金陵石化、南化公司、北京环球设计院、江苏省化工设计院、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压力容器制造相关企业等。才市场明确表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我们就要南京工业大学的毕业生”。

七、成果特色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30余项,4年科研到款31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论文400余篇,专利7项。在教学成果方面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1门研究生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课程,出版专著、教材17部。本科生、博、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的招生规模正在迅猛扩大,学位点、课程、教材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建立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作为“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在本学科建立了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江苏省化工过程机械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列为江苏省品牌建设专业,有2篇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有5位教师先后到国外进修(合作研究);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各1次,先后有10余人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

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500余名。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在教学计划制定、人才素质培养、教学改观、教材编制等方面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对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知识结构及课程体系、教材、实践环节等进行调整改革。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拓宽专业知识面为指导思想,推行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和通识化,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学科知识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加强对学生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本科生的四、六级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均较高,考入研究生的比例逐年上升,本专业具有交缘学科专业特点,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目前,本专业的研究特色主要在过程装备先进再制造技术、过程装置可靠性分析与评价技术、高效传热传质设备技术、机械结构强度与优化设计理论、石油化工装置安全技术等领域。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能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八、发展规划与设想

本专业建设与发展思路是以综合集成的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师资资源配置,加强本科一线教学。注重学生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工程知识教学、重视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编写有特色的新教材。抓紧老实验改造和新实验建设,建设“过程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过程装置安全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办学途经,增加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多学科、多交叉合作,组织开展重大科研项目,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努力将本专业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在哪个校区?宿舍条件如何?有哪些专...

东南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的研究生好考吗,研究生配慎前院在哪个校区?宿舍条件如何,有哪些专业目录介绍?东南大学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建立,也是孝稿原四大工学院之一。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2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
东南大学自1952年就开始招收研究生了,到60年代初期时共招收117名研究生。在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后,是首批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的单位,也是首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还是自行审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试点单位。东南大学198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开始试办研究生院,1996年3月正式建立研究生院,目前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东南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分别是四牌楼校区、丁家桥校区、九龙湖校区和无锡分校,研究生大部分都在四牌楼校区,比如建筑、能环、土木、电子、电气、生医、自动化、仪科等,也有少部分如机械、化工、材料在九龙湖校区,医学在丁家桥校区。东南大学研究生宿舍共有三个,分别是沙塘园宿舍,群英楼和文昌宿舍区。群英楼宿舍的环境最好,是四人间的,有独立卫生间、热水器还有空调;其他两个宿舍区的条件相对群英楼差点,没有独立卫生间需要去公共浴室洗澡。最后我们一起来看下东南大学研究生有哪些招生专业目录。建筑学院建筑学[081300]城乡规划学[083300]风景园林学[083400]建筑学硕士[085100]城市规划硕士[085300]风景园林硕士[095300]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080200]机械工程[085201]设计学[087200]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80700]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0]动力工程[085206]环境工程[085229]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080902]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土木工程学院力学[080100]土木工程[081400]市政工程[081403]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Z2]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30]工程管理硕士[125600]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光学工程[080300]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光学工程[085202]数学学院应用统计硕士[025200]数学[070100]统计学[071400]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0]控制工程[085210]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培清机科学与技术[081200]软件工程[083500]计算机技术[085211]物理学院物理学[070200]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教育学[040100]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7]职业技术教育[045120]生物物理学[071011]生物医学工程[083100]生物医学工程[08523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材料工程[085204]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020230]金融学[020234]金融硕士[025100]资产评估硕士[025600]物流工程[085240]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30]工商管理[120230]会计学[120231]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0]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00]会计硕士[125300]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080800]电气工程[085207]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050201]俄语语言文学[050202]日语语言文学[050205]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体育系体育学[040300]化学化工学院化学[070300]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0]化学工程[085216]交通学院岩土工程[081401]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交通运输工程[082300]水利工程[085214]交通运输工程[085222]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仪器仪表工程[085203]法学院法学[030100]法律硕士(非法学)[035101]法律硕士(法学)[035102]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学[071000]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卫生毒理学[100405]公共卫生硕士[105300]医学院基础医学[100100]内科学[100201]儿科学[100202]神经病学[10020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外科学[100210]妇产科学[100211]眼科学[100212]耳鼻咽喉科学[100213]肿瘤学[100214]学[100217]急诊医学[100218]中医内科学[100506]护理学[101100]临床医学硕士[105100]临床医学硕士[105100]护理硕士[105400]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理论[030201]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人文学院哲学[010100]社会学[030300]社会工作硕士[035200]心理学[04020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045300]应用心理硕士[045400]中国语言文学[050100]旅游管理[120233]公共管理[120400]公共管理硕士[125200]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130100]设计学[130500]美术[135107]艺术设计[135108]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国际商务硕士[025400]英语笔译[055101]动力工程[085206]计算机技术[085211]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交通运输工程[085222]工业设计工程[085237]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空间安全[083900]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计算机技术[085211]建筑研究所建筑学硕士[085100]软件学院(苏州)软件工程[085212]微电子学院航空电子综合技术[0809Z1]集成电路工程[085209]

东南大学好吗

虽然我不是东南大学的学生,但是我有朋友就读于这所学校,东南大学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来听听我朋友是怎么描述这所学校的,希望我的介绍对你了解这所学校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我朋友是九龙湖校区的,这里着重介绍九龙湖校区。


  • 学校介绍

东南大学是江苏省内仅有的2所985高校之一,仅有的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这说明东南大学是中国的顶尖高校。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现在常用校区有三旅局弯个: 四牌楼校区、九龙湖校区、丁家桥校区。其中,目前大部分学院均迁至九龙湖校区。

四牌楼校区: 建筑带有典型的民国风格,位于市中心,校园周围生活设施完善,学生出行方便。九龙湖校区: 大部分学生和学院均在该校区,目前是东南大学的主校区。丁家桥校区: 毗邻中大医院(东南大学附属医院),校区较小。

4G,5G都是东南牵头研发的,5G国家863重大项目在东南通过验收的,5G教材是东南牵头编写的。南京的无线谷,可以说是中国通信最先进的地方,东南与江宁区共建的,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东南,学校实力非常强大。


  • 王牌专业

东南大学工程学位列全球第25位,计算机科学位列全球第22位,均位居全球前1‰,东南电子信息学科领域,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五个学科全部都是双一流,从学科突出成绩来看,东南大学的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是非常优秀的。

东南大学囊括了几乎所有高薪工科专业,如IT通信,电子电器,土木,交通建筑,计算机均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准,学生在江浙沪就业优势巨大。对于江浙沪的考生而言,很多更愿意去东南大学,而非名声更响亮的西安交大,哈工大,西北工业大学,甚至北航北理。


  • 宿舍环境

四牌楼校区: 没有独卫,洗澡需要去大澡堂。

九龙湖校区整体设施较为完善,住宿条件是三个校区里面最好的。4人间,独立卫浴,有空调风扇,24小时热水直供,公共滚筒洗衣机,烘干机等。

丁家桥校区:4人间,上床下桌,一切都变好了,只是绝大部分床边墙上的插座被床挡板完美遮住,只能从下方引插板上去。独卫,依然24小时热水,烧水壶一个宿舍发一个,自己在阳台专用插座烧水。


  • 食堂

九龙湖校区梅园食堂有两层外加一个特色餐厅,都很好吃,一楼南门还有一家卖面包的柜台。特色餐厅有一个清真窗口,菜品挺多的。

准确来说桃园有两个食堂,一个新食堂,一个旧食堂。都是有两层。离得很近。腊樱新食堂种类比较多而且更好吃,二楼窗口现在还有小龙虾,花甲,还有一个茶餐厅。


  • 校园设施

① 生活设施

每个宿舍区各有一个超市,学校里还有好多自动售卖机。桃园生活区有建行,中国银行,联通营业厅,水果店,理发店,苏果超市,打印店,奶茶店等等,每个园都有一个水果店,还有好多线上购买水果的小平台,会在特定时间送进来。

② 学习场所

李文正图书馆是三个校区最大的图书馆,开馆时间为早上8点(一般会早10分钟左右)到晚上10点,部分节假日闭馆休息,只开放北楼一楼大间自习室。图书馆一共有五层,每层都有足够的桌子和椅子。两个门,北门在一楼和南门在二楼(就是说南门要上一段台阶)。还有两部电梯,很方便。冬天和夏天还开放空调,超级舒服。

图书馆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写作业,看书或查资料,每层都是如此。如果不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学习,可以官网上预约研讨间,有单人有多人,提前两天开放预定,但基本上出一天就抢没了,尤其是考试月。

③ 运动设施

有室内篮球场,拆闷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篮球场也超级多的,东大还有沙滩排球场。喜欢健身的同学还可以去体育馆里的健身房,设施算比较齐全的。田径场就不用多说了,这个指定是标配。足球场和田径场就在一起,有真草足球场和假草足球场,任君挑选。


如果想学技术,想与一届又一届的工学前辈们做校友,那就来东大,欢迎师弟师妹们的到来!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南大学工业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南大学工业专业介绍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