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厦门大学第10组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厦门大学第10组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厦门大学第10组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厦大复试内容

专业名称 复试内容 (共 100 分) 复试方式 (口试、笔试、实验及其组合) 备注 全院各专业 专业1 :植物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 专业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3 :动物学 专业4 :微生物学 专业5 :细胞生物学 各专业实验技术理论 笔试 10% 无唤扰指定参考书目 专业英语 笔试 20% 综合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 及英语(含听力、口语)测试 面试和口试 50% 各专业档伍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20% 黄师哥,这是零六年的复试要求.还有下面的资料是从网上搜到的: 复试经验(仅供参考) 前言:本来这些是给一个朋友准备的,可惜今年分数线水涨船高,朋友一分之差倒在英语线上了,令人扼腕.按其所请准备的资料没了用处,本想删掉,想了想还是发上来供学弟学妹们参考吧. 正文: 1听力考试情况 2005年:归到面试里,用英文自我介绍. 2006年:笔试之外单独考听力,一个老师念一段生物方面的科普材料(去年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大概400单词左右),难度不大,读三遍,读完后要求用中文写出大意,占十分. 2面试 2005年:口语考试情况:进门后用3分钟左右(大概200~300个单词)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大致分为:个人简介,兴趣爱好,对厦大/生物的向往(报考厦大/生物的理由),表示自己献身科研的决心几个部分. 专业知识考察:然后老师会给你几道专业题目让你抽签,抽中之后给你1分钟左右时间整理思路,然后作答.回答要思路清晰,有条理(最好分成1.2.3几点回答),不会就大方坦诚说自己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时间太久记不清楚,不要胡编乱造,被面试老师拆穿就over了.因为老师准备的题目有限,参加面试的学生很多,难免会出现重复现象.所以留个心眼,当排在前面的同学出来后,问一下答的什么题目,问上3,5个就会把所有题目搞到手,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临时准备答案了. 最后是自由问答阶段,面试老师会轮流发问2到3个问题,大多基本知识和试验技能考核,很简单.或者是询问你做过哪些试验,回答做过的试验越多越好,但千万不能撒谎明明没做过却说做过,否则被揭穿的话会over.当然如果你没做过一些试验但了结其中原理或者看别人做过,胆子也比较大的话也可以冒充一下,看运气了.也有的老师会问些轻松的话题,例如为什么来厦大,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你对三年的研究生生涯有什么规划?试验很枯燥很累,你能不能克服?这些你可以事先准备好答案. 2006年: 进去后十段生物相关英语材料,自选一段(200单词左右),在电脑上显示内容,当场阅读并即时翻译出来. 然后老师提问2.3个问题,大概是些为什么报考这里,毕业论文是什么,研究生生涯规划之类 平均5分钟一个人 整个面试要记住两点:一,大方镇静,可以不急着回答问题,略微思考一下,组织语言再作答,会就说会,不会就说不会,坦诚一点有好处.二,态度要表现的低调,谦虚,言语上要有礼貌,要强烈表达自己读研的愿望,清晰地向老师传达一个信号:我渴望读研. 另,如果你已经开始或做过毕业论文,或者第二课堂之类的试验,你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有意的在面试的时候提到这点,老师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过来,详细问你关于该试验的事,你就可以侃侃而谈,把面试的时间消磨掉,老师就没有时间问你别的了. 3:试验操作部分: 2005年:一般来说都是基本试验,你应该在本科的时候都做过.比如04年考的是微生物方面:挑菌划平板,无菌操作.05年考的是动物方面:对中华环毛蚓的解剖.我个人认为试验操作明显偏向厦大本校学生,基本所考的试验都来自于厦大本科生做过的试验(想想也正常)比如对中华环毛蚓的解剖厦大学生做过,我就没做过,当时是硬着头皮做的,还好过关.所以建议你找厦大本科生的试验用书看看,只看最基本的几个试验就可以.2006年:生化专业没考,微生物考的划平板.各专业要求不同 4笔试: 2006年:题型有选择,试验设计(2题),简答. 题量较大,但难度一般,不会超过初试. 5专业外语: 2006年:阅读理解(5篇), 英译中2段, 英文名词解行链或释(用英文)5个左右. 6复试分数所占比例: 2005年70:30, 2006年60:40 2007年50:50 7复试人数问题: 理论上按照120%参加复试,实际情况各专业不同,你也注意到了,有些冷门专业比如寄生虫,水生,植物,前来复试的可能要少于最终录取的(05年是这样),这是因为热门专业的考生被淘汰后,学院会安排他们调剂到这些冷门专业,有时候因祸得福,调剂到冷门专业的考生因为成绩在冷门专业中名列前茅反而可以获得公费名额.所以只要你能来复试,发挥正常的话应该可以留下,只是如果来了之后发现自己在本专业没什么竞争优势,又没什么老师肯要的话,就要及早果断转移志愿,报考冷门专业,参加冷门专业的面试,这样会更有把握.至于具体怎样取舍,要结合当时情况和你自己的意愿而定. 声明:因为我是05级,所以这些资料是个人回忆加上询问一些06级师弟,综合而来,所以其中细节方面很可能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加上本来只是和我朋友之间谈话,所以主观性较强,也并不权威,请学弟学妹们谅解并自行参考.回顾以往复试,厦大生科院每一年都会有调整,连续性不高,所以我也就不贸然推测07年的复试具体情形,只是简单回顾05,06年的情况,如能对你们复试有那么一点帮助,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总归一句话:仅供参考,关键在自己努力!祝大家好运!

记得采纳啊

厦门大学为什么有那么多别称?都是怎么来的? - 百度...

1、南方之强

陈嘉庚 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 长汀 办学时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 国民政府 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基液凯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

2、厦门第一人民公园

厦门大学是我国东南隅的重点高校,厦大的校园风景是全国有名的,号称是我国“最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甚至需要预约排队购票才能一睹厦门大学的“芳容”,这个“厦门第一人民公园”的别称,实在是名副其实。

扩展资料:

厦门是个旅游城市,搏唤也是个热门旅游地,现在许多人前往 厦门鼓浪屿 、厦门大学都是必须要去的景点,厦门大学始建于1921年,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是我埋谈国近代第一座由华侨创办的大学,最初为私立大学,后来改为 国立大学 。

厦大之前成为了一部火热的青春偶像剧 《一起来看流星雨》 的取景地,这部电视剧的男女主都青春靓丽帅气美丽,他们的校服也是让大家觉得这才是理想大学的状态。因此大家都想去体验一把明星们待过的地方,也是人们想去厦大的一个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厦门大学

参考资料: 官方网站--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第十组专业

1 会计学
2 金融学;
3 经济学;
4 财政学;
5 国际经济与贸易;
6 金融工程;链肢岁
7 财务管理;
8 化学类;
9 新闻传播学类;
10 法学类等等。

我想问一下有关厦门大学的历史、专业等各方面的特点...

[厦大建校历史]
厦门大学(南方之强)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巧李羡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多师生因学潮离校迁上海,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主要前身之一。

1937年7月,陈嘉庚将厦门大学无条件献给国家,交给政府接办,厦门大学遂改为国立大学。

1937年12月,因抗战战火将波及厦门,厦门大学内迁长汀。直至1946年6月,全部迁返厦门。长汀办学是厦门大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校长萨本栋起了关键作用。

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厦门大学孝拍定位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其下属工学院迁出并入南京工学扰激院。1962年厦门大学被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重点学科]
历时近十个月之久的第三批国家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于日前正式落下帷幕,教育部于近日以《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4号)的形式向全国公布了获批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在上榜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我校有5个一级学科(数量并列全国高校第17)、9个二级学科在列,详细名单如下:

新增的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5个):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化学、海洋科学。

单独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名单(9个):国际法学、高等教育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动物学、水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环境科学。

通过本次重点学科申报,我校共计获得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涵盖29个二级学科),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在二级学科层面上,我校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数由原来的13个增至38个,增长率高达192%。在全国的排名由过去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1升至本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7。这是我校在全国高校大合并背景下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取得的佳绩,可喜可贺!

[2004厦大概况]
2004年,厦门大学紧紧抓住跨入学校主要领导为中央直属管理的高校行列的大好机遇,以“985工程”二期建设为契机,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拥有10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158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中包括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1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设有80多个研究院、中心、所、室,其中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5个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1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福建省研究中心。学校有教职工4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两院院士1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8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博士生导师33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4人。在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务的1123人,占59.6%;拥有博士学位的771人,占41.7%;留学回国人员631人,占35.6%。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847人,硕士研究生8785人,博士研究生1501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200余人。另有海外函授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本科生就业率达97.4%,研究生就业率达98.13%,位居各重点高校前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种全国及国际性的大学生竞赛中屡创佳绩,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取得2金1银的好成绩。
2、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学校“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立项审核、答辩和评估,12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全部获准进入“985工程 ”二期建设。在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学校又获准建设“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国家文科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搭建起坚实的发展平台。6月,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厦门大学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9月,依托在厦门大学的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再次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年内,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夏宁邵当选第六届“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乾二教授和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宁邵教授获“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称号;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家澍、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郑兰荪教授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称号;海洋与环境学院戴民汉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夏海平教授获第七届“福建青年科技奖”。
3、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活泼C50的捕获”等2篇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刊物《科学》杂志上;《透视中国东南》和《中国词史》两本著作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夏宁邵教授为首的福建省医学分子病毒研究中心研制出世界首个戊肝疫苗;赵玉芬院士主持的化学生物学实验室以全新的方法合成出的“丙谷二肽”新药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并正式投产。在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学校获准立项28项,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全年学校科研经费继2003年后再次超过亿元。
4、对外交流与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韩国、美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的七所高校签订了“全球七校联盟”合作协议,建立了七所大学之间的多边合作关系。
5、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成为国家第二代互联网建设的20个核心节点之一,建成后的网速将提高1000倍;新建成的漳州校区图书新馆为国内硬件最好的图书馆之一;校园自来水网改造工程完工;漳州校区二期工程圆满完成。7月,在福建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厦门大学获得“国土绿化十佳单位”称号。12月,厦大获“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年内,在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厦大漳州校区一期工程荣获建设项目优胜奖。

[厦大化学系介绍] http://post.baidu.com/f?kz=17726005

[简单介绍] 厦大的会计,财政,统计号称全国第一,金融全国前5,是经管强校,MBA,EMBA都很有名,特别是化学系,院士一抓一大把

其他具体可以去看
http://post.baidu.com/f?ct=318767104&tn=baiduKeywordSearch&sc=52433&pn=0&rn=50&lm=4&rs4=1&rs3=3&word=%CF%C3%C3%C5%B4%F3%D1%A7

如果进不去,就自己去百度贴吧的 厦门大学吧 里面有很多精品贴,包括生活,专业等等

分一定要给我啊!!!!!!!!!!!!!

扩展资料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饥宏”重点建棚睁设的高水平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

国际关系学院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在南洋研究院基础上新成立的学院,其前身南洋研究所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之一。在学科建设方面,现有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方向)、世界经济、专门史(中外关系史方向)三个博士点,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专门史三个硕士点,一个国际政治本科专业。学院并拥有1个国家“211工程”建设子项目、1个国家“985工程”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学科。

国际关系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6人困圆,已初步形成一支知识、学历、年龄结构较为优化的教学与科研队伍。“十五”期间(2001-2005年),该院教师承担的国际(境外)合作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项,项目总经费481.8万元。并出版学术专著(第一作者署名汪销塌)28部,发表学术论文(第一作者署名)541篇,其中在CSSCI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16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同时,为外交部、商务部、国侨办等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一系列的调研报告,并获得好评。目前,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3.8万册,其中外文书籍9400册;现有报刊1160种,其中外文报刊880种。

国际关系学院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采取国际上教学研究机构的运行模式,努力提升学院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际上从事东南亚研究和华侨华人研究的学者大多访问过本院。每年有数十批国际学者来访,每年均举办大型国际学术(全英文)会议,举办数十场国外学者讲座。近年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有较快的增长。至2008年9月,在读研究生165人,其中硕士生100人,博士生65人,包括海外留学生16人。另有国际硕士12人,本科生61人。1980-2008年,已毕业研究生244人,其中硕士生198人,博士生46人,包括海外留学生7人。

本科招生目前只设国际政治一个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侨务、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国际政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政治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侧重以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和国家关系以及华侨华人事务为教学和科研重点。

本专业将在三、四年级时分专业方向培养。1、国际政治,2、国际政治(侨务方向)。

主干课程: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国际战略学、外交学斗判、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国际法、国际经济概论、经济学概论、谈判学、比较政府与政治、欧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与外交、中国外交史、中国侨务政策概论等。

就业方向:适合于从事外交机构和外事侨务部门,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业务和政策调研工作,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电话:0592-2188201,2188207传真:0592-2186414

网址: http://nanyang.xmu.edu.cn 电子邮箱:Xianan@xmu.edu.cn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厦门大学第10组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厦门大学第10组专业介绍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专业介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