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大学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大学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大学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水产养殖学专业介绍

一、水产养殖学专业介绍 1、水产养殖学专业简介

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生物学、水产动植物养殖及水产动植物疾病诊断、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实践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水生动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疾病防治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工作。

2、水产养殖学专业主要课程

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海藻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等。

3、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可选择其中的2-3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

5.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

6.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明纤前沿和发展趋势。

4、水产养殖学专业就业方圆腔向与就业前景

大专院校、各级水产研究、生产开发和管理以及水产环保、外贸海关等部门。
二、水产养殖学专业大学排名
1. 中国农业大学 A+

2. 南京农业大学 A

3. 西南大橘槐衫学 A

4. 华中农业大学 A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6. 中国海洋大学 A

7. 南昌大学 A

8. 扬州大学 B+

9. 华南农业大学 B+

10. 广西大学 B+

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渔业综合技术、水产养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畜牧兽医等七个专业。两校区共有学生2000余人。
1982年,学校开始同农业部及水利部联合办学,学校每年在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安徽等省(区)招生。由于学校得到农业部及各联办省(区)的支持,学校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学校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西南、西北、华北等省(区)水产行业80%以上都是该校毕业生,大多学生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或成为水产业务骨干。
2000年1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专)。2001年12月,经四川省水利厅、教育厅和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学校增挂“四川省生物科学技术学校”校牌。2000年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和重庆市教委同意,四川省水利厅与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在郫县校区成立四川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四川省水利厅与西南农业大学联合,在合川校区成立西南农业大学三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培训基地,是省人事厅确定的继续教育单位,是农业部授牌的对台渔工培训基地。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水产及相关专业中、高级人才,同时也承担了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对台渔工培训任务。
建校以来,学校紧紧围绕教学开展多项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1978年,该校主持的《四川长江水产资源调查》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1979年,学校主持的《中华鲟幼鱼培育及人工标志放流》科研项目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8年,该校主持的《淡水养殖饲料配方微机应用软件研究》课题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稻田半旱式养鱼高产效益研究》课题,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还先后参加了《渠道金属网围栏流水养鱼及配套技术研究》和《四川省渔业区划资源调查》两课题,分别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学校参加水利部“948”项目----鱼类转基因技术研究。2006年,学校牵头完成由四川省下达的12项水产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完全由学校主持完成的《中华倒刺鲃全人工繁殖与规模化成鱼养殖技术研究》和《华鲮的人工繁育与成鱼养殖技术研究》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华鲮的人工繁育与成鱼养殖技术研究》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白甲的人工繁育与成鱼养殖技术研究》获四川尺羡省水利厅李冰奖三等奖《中华倒刺鲃全人工繁殖与规模化成鱼养殖技术研究》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06年7月学校完成四川凉山州水产渔政局委托该校的《凉山州水产资源调查》实地调查,目前正在撰写调查报告。现正在凉山州和合川校区主持开展《鲈鲤人工繁育与成鱼养殖技术研究》课题和《大鲵人工繁殖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学校还重视和开展了国际合作与交流,选派教师到美国、日本和非洲一些国家学习和技术合作,同美国奥本大学签订明滑有互派留学生协议,与美国加州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台北水产专科学校、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激困腊等教育科研单位有密切的学术科研交流。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学校进行内部机构改革,引进高素质人才(主要是教师),做好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搞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以“出口”促“进口”,使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达到“进出口”两旺。每年报考水产学院考生的志愿数都在招生计划的3倍以上。在就业方面,水产、饲料类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范围遍及全国各地,还有阿联酋、东南亚一些国家到学校选用毕业生。国内知名企业,像希望集团、通威集团、隆生集团、广东恒星集团、湛江国联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大集团、统一集团每年都录用该校毕业生,为该校毕业生就业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前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

水产养殖(aquaculture)
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
中国概况
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 5世纪已有《养鱼经》问世。淡水养殖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池塘精养鲤科鱼类,以投饵、施肥取得高产,并将各种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力。另一类型是在湖泊、水库、河沟、水稻田等大、中型水域中放养苗种,主要依靠天然饵料获得水产品。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约占可养面积的61%),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 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 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 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
中国淡水养殖对象除传统的鲤科鱼类外,近年来还增加了非鲫、虹鳟、银鲑、白鲫、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淡水珍珠贝等。人工繁殖技术和网箱培育方法的采用,为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中国的海水养殖也有较久的历史,宋代已有人工培育珍珠、插竹养牡蛎和藻类养殖的记载。1986年已进行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为 488万亩(占可供养殖面积2000万亩的24%),产量为85.8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10%。其中 海带占23.7%,紫菜占1.6%,贻贝占24.5%,牡蛎占 6.4%,蛏和蚶占17.5%。此外还养殖鲻、鲮、鲈、遮目鱼、对虾、海水珍珠、鲍、扇贝、海参等。
世界概况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20世纪80年代初全世界鱼、贝、虾、蟹类等水产品养殖的总产量约为600万吨,其中66%为淡水养殖产量,余为海水养殖产量。亚洲各国产量(中国占其中帆袭的半数)占养殖总产量的85%,苏联占6%,美洲和欧洲各占2%左右。
东南亚
东南亚兄轿搏地区以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水产养殖最为发达。主要养殖当地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如爪哇须鲃、胡子鲶、线鳢、蓝子鱼、长丝鲈、攀鲈和遮目鱼等,以及对虾、罗氏沼虾和贝类等。此外还养殖非鲫、草鱼、鲢、鳙等引进种类。泰国以养殖罗氏沼虾和对虾等著称,并以鱼、虾混养获得高产;稻田养鱼和贝类养殖也较普遍。菲律宾以养殖遮目鱼为主,用网箱和网围在半咸水或淡水中饲养,产量较高;同时也养其他鱼类和虾类。印度尼西亚早在14世纪时已在爪哇开始养殖遮目鱼,近年来已开始在池塘养殖遮目鱼、�鲶、非鲫、青鱼、草鱼、鲢、鳙以及罗氏沼虾和对虾等,稻田养鱼也有较久的历史。
南亚
印度在这一地区的水产养殖发展最快,1980年养殖产量达40万吨,居世界第4位。过去仅利用废弃盐田养鱼,现在运河两岸都以池塘混养印度产的四种鲤科鱼类,并获得高产。此外也引进中国的青鱼、草鱼、鲢、鳙和非鲫等,还大量养虾。
东亚
除中国外,日本是这一地区水产养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整个亚洲的重点地区。日本的水产羡祥养殖采用封闭循环温流水高密度养殖系统,在湖泊和近海以网箱和围拦大面积精养鱼类,并在贝类养殖方面采用浮筏式垂挂养殖法等先进技术,产量大幅度上升。主要养殖对象为�、鲷、鳗、鲤、虹鳟、对虾、牡蛎、紫菜及珍珠、扇贝、鲍等海珍品,其中海水珍珠产量占世界首位。
美洲
养鱼主要供游钓用,其次为生产性养鱼。美国以养殖花点叉尾鲶、鲑、鳟、鲤等为主,其他主要养殖种类有牡蛎和蛤仔,虾类养殖也在发展。近年来美国水产养殖产量每5年约增长1倍。
欧洲
欧洲以养鲤为主,其次是鲑、鳟,主要供游钓业用。苏联是欧洲主要的水产养殖国,产量主要由内陆海与水库提供,尤以养鲟称著,产量占世界的90%以上;同时鲑、鳟和鲤的养殖也较发达,近年来还引进养殖的草鱼、鲢、鳙及斑点叉尾�等。东欧以养鲤为主,北欧的丹麦和挪威是养鳟中心,西欧普遍养鳟、鳗、牡蛎、贻贝和蛤仔。英国与荷兰还开始养殖鲆、鲽。
前景
全世界淡水、海水养殖都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因为:①全世界适于发展水产养殖的非洲、拉美等热带和亚热带等地区尚有大片条件优越的水域尚未开发利用,而这些水域的生产力可高于其他地区。②养殖种类的迅速传播和交流,可促使养殖品种单一的地区提高产量。如适应性广的非鲫和对虾等已成为世界性的优良养殖品种,对提高产量作用很大。③先进的养殖技术和有关基础理论如遗传育种和遗传工程等的研究和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产量和增加养殖种类。④人工繁殖和阶段发育理论的应用可为养殖业稳定供应大量苗种。⑤对水生经济动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可为养殖对象提供具全价营养的配合饵料和最适生长环境;连同高密度流水养鱼、混养、综合养鱼等综合性先进技术的运用,将为养殖业的大幅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水产养殖与渔业生态、水产增养殖、鱼类生理生态、鱼类病理与免疫、渔业环境保护、鱼类遗传育种、鱼类营养与饲料。
水产养殖专业简介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学习,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②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③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④掌握主要养殖鱼雷、甲壳类、早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⑤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的养殖工程、海洋渔业资源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⑥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意识,了解水产增养殖学、生命科学的学科前言和发展趋势;⑦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水产品贸易的有关法规;⑧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⑨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学专业介绍水产养殖技术 介绍一下水产养殖专业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