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英语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英语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英语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兰州大学学习哪些专业?

兰州大学目前开设的院系专业如下:
所属院(部)系 专业名称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历史、民族学、博物馆学、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向)
哲学社会学院 哲学、社会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会计学/会计学(ACCA方向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外国语学院 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
法学院 经济法学、民商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国际法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与行政学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教育学院 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方向)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包含理论物理学、磁学与新型磁性材料、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新金属材料物理、计算物理专业方向)、微电子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原子分子物理、核技术及应用4个硕士点,原子核物理(基地班)、放射化学(基地班)、核工程与核技术(教育部特色专业)、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教育部特色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商务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地质学、地球化学
药学院 药学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护理学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萃英学院(可选专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隆基班(可选专业:文学、历史、哲学)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

1、2016年兰州大学自主招生专业为:
人文学科类、社会科学类、外国语言类、数学类、信息科学类、物理学类、核工程类、生物科学类、化学类、大气科学类、地球科学类、土木工程类、医药类、草业科学类。

2、具备下列任意条件之一的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及学科特长选报以上14个专业大类之一。

(一) 高中阶段获得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者,或者同时获得2项不同学科省级三等奖奖励者;

(二) 高中阶段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励者;

(三) 高中阶段参加相关专业学习或者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绩、表现突出者(须有成果发表证明);

(四) 在语言、文学方面确有兴趣和专长,且具有发展潜质者(须提供相应专长证明和作品复印件);

(五) 高中阶段同一门单科成绩至少三次在期末考试中全年级排名前5%者(须提供加盖学校公章的成绩排名证明);

3、兰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专业大类

专业大类 包含专业名称 授予学位 招收考生科类 所属学院
人文学科类 汉语言文学 文学 文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 文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告学 文学
哲学 哲学 哲学与社会学院
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学 历史文化学院
民族学 法学
外国语言类 英语 文学 文理兼招 外国语学院
俄语 文学
日语 文学
德语 文学
法语 文学
社会科学类 社会学 法学 文科 哲学与社会学院
法学 法学 法学院
知识产权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类(含政治与行政学、国际政治) 法学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理科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 文理兼招
工商管理类(含管理学基地班、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基地班、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 经济学 经济学院
数学类 数学类(含数学萃英班、数学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理科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 工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工学
通信工程 工学
电子商务 工学
物理学类 物理学类(含物理学萃英班、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 理学 或工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工程类 核基地班(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方向) 理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基地班(放射化学方向) 理学
核工程类(含和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工学
化学类 化学类(含化学萃英班、化学基地班、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功能材料) 理学、工学 化学化工学院
生命科学类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学萃英班、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类 大气科学类(含大气科学基地班、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 理学 大气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类 地理学基地班 理学 资源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理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理学
地理信息科学 理学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工学
环境科学 工学
环境工程 工学
地质学类(含地质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方向、地球化学) 理学 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土木工程类 理论与应用力学基地班 理学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土木工程 工学
地质工程 工学
医药类 临床医学 医学 医学院
(考生身体条件需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文件要求。)
麻醉学 医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理学
护理学 理学
预防医学 医学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管理学
口腔医学 医学
药学 理学
草业科学类 草业科学基地班 农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农学
农林经济管理 管理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兰州大学院校代码是10730,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兰州大学(Lanzhou-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和“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为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历史

1908年11月8日(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肃法政馆呈清甘肃省当局将法政馆改为甘肃法政学堂。

1909年(宣统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馆为法政学堂,划归甘肃提学使司主管。法政学堂由提学使王新桢迁设于兰州城内西大街。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学部同意将甘肃法政馆改为“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由提学使司主管,颁发“甘肃法政学堂关防”,性质为高等学堂,学堂地址移至城内西大街。

1909年7月,法政学堂完成再次迁址,迁于城内西大街,为兰州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址。

1912年2月24日(民国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陕西革命军发动起义,甘肃保皇势力出兵围剿,消耗了甘肃库存,提学使司王新桢札至法政等学堂,通报甘肃提学使司教育总会及议长议绅商议,决定本年度甘肃省只办存古学堂一所学堂,暂时停办优级师范学堂、文高等学堂、法政等学堂与农矿学堂四所学堂。

1913年6月,法政学堂结束后,蔡大愚筹划改组法政学堂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校舍定于兰州西关萃英门旧举院内,利用科举时代之至公堂、观戏堂为教室。

1913年10月17日,经教育司批准,法政专门学校将校址迁入省城西关原清朝贡院内原农业,矿物学堂的校舍,并接收了全部校产。后来又批准巡警学堂校舍归属法专,为兰州大学校址的第五次变迁。

1915年9月,经教育科调查,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办理情形与部令符合,准于正式承认甘肃法专办学合格。

1925年7月15日,奉冯玉祥令,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批准将甘肃省立五族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是1928年成立的兰州中山大学的一个来源。

1928年,甘肃省立中山学院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

1931年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国各地除广东中山大学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兰州中山大学遂更名甘肃大学。

1931年5月,甘肃大学更名为“省立甘肃学院”。

1944年3月,改为国立甘肃学院。

1946年,在原基础上成立“国立兰州大学”。

1949年,兰州解放。辛树帜校长率兰州大学迎接解放,兰州大学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国人民手中。其后,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国各地学校一律丢掉居首的“国立”、“省立”等字样,国立兰州大学更为兰州大学,沿用至今。

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

1996年,首批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国家在“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校。

2001年,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高校之一。

2017年9月,兰州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月,有专、兼职教学科研人员290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17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99人。有研究生导师2105人;在站博士后245人;临床医学教授144人、副教授296人。有两院院士2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入选者129人;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65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9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8人、优秀青年文化人才12人;甘肃省飞天学者34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月,学校下设44个教学科研单位,3所附属医院(其中1所口腔医院),开办10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大气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草业科学、口腔医学、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20个):英语、俄语、应用物理学、应用气象学、生物科学、材料物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工程与核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戏剧影视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经济学、材料化学、行政管理、功能材料、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固体力学、生态学、植物学、自然地理学、有机化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民族学、区域经济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历史文献学

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草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政治、高等教育学、环境科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7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技术创新中心,4个甘肃省临床医学中心,4个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甘肃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3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2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1个甘肃省企业研究院,2个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理论研修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4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已先后获得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成果奖700余项,部编辑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1400余部。2016年发表SCI论文1,547篇;2007-2016年发表SCI论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数发布,兰州大学在自然指数所认定的68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71篇。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先后与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伙伴遍布亚、美、欧、非、大洋洲。近五年来(2013-2017),接待来校访学交流外宾及港澳台地区客人7,853人次,教工因公出国及赴港澳台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等各类活动计3,414人次,派出近4135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国(境)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招收培养2000余名留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格鲁吉亚1所孔子学堂。

2019年12月12日,严纯华校长与喀布尔大学校长哈米杜拉·法路其共同签署了《中国兰州大学与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合作交流协议》,并共同见证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与阿富汗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1年6月24日上午,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建“现代中药全产业链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签约暨揭牌仪式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举行。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英语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信息学院专业英语 兰州大学单招专业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