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北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北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北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北华大学哪些好专业比较好??

北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更新:2021-5-18 15:51:42位置:首页 > 院校库 > 专业建设 > 王牌专业 纠错
北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

高考填报志愿时,北华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方便大家查询,我们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相关名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北华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国家级+省级)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药学、护理学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

4个专业被认定为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医学检验技术。

8个专业被认定为2019年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临床医学、护理学。

2、国家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林学、临床医学、机械类、园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检验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21人,专任教师86人,教授9人,副高职称30人。教师中博士3人;省拔尖人才2人。学院设有三个系、一个部,7个实验室,2个中心,5个实习基地。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力。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四等奖1项;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2项;出版专著、规划教材30余部。在国家重要期刊、核心期刊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EI收录15篇,ISTP收录4篇。目前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科研成果转化多项,其中《高效大功率整流电源》已应用于上海鑫冶、湖北大冶、山东东营、吉林吉化等20多个省市的大型企业中,近三年产值近千万元,赢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大学生电子竞赛国家一等奖、二等奖、“挑战杯”竞赛吉林赛区特等奖、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全国冠军等各项奖励100余项,自动化技术创新基地被确定为吉林省示范性大学生创新基地。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

电子信息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光电子技术科学 电信工程及管理 电子商务及法律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通信技术

分布院校:

【北京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天津市】南开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省】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理工学院、河北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省】山西大学、 华北工学院 、雁北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大学沈阳化工学院、沈阳工业学院

【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电力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北华大学

【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南通师范学院

【浙江省】宁波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温州师范学院、 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

【安徽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阜阳师范学院皖西学院安庆师范学院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

【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井冈山师范学院、宜春学院、南方冶金学院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建筑工程学院、莱阳农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河南省】焦作工学院、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湖北省】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孝感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湖北工学院

【湖南省】 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韶关学院、茂名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工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重庆市】重庆师范大学、渝西学院、重庆邮电学院、涪陵师范学院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四川理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宜宾学院

【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

【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

【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西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北华大学院校代码是多少?

10201是北华大学院校的代码,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北华大学(Beihua University),简称北华,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吉林省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吉林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首批成员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北华大学是吉林省唯一举办林学、林业工程等涉林一级学科的高校。

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2014年10月,学校获批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9万平方米(含教学实验基地),建筑面积72.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亿元,馆藏图书372.9万册;设有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领域)15个,本科专业89个。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吉林师范学院

1906年,清政府在吉林崇文书院创建吉林省初级师范学堂。

1952年8月,学校迁到江南(今吉林二中校址)。

1966年7月,吉林师专与四平师专合并,仍称吉林师范学院。

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吉林师范学校恢复为吉林师范学院。

吉林医学院

1928年,孙宗尧创办吉林私立助产学校。

1947年12月,被国民党吉林教育厅接收,改名为“吉林省立助产学校”。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省人民政府将原吉林省立助产学校和华英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合并接收。

1949年6月,改名为“吉林省卫生干部学校”。9月,校址迁到崇文胡同,即现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所在地。

1958年,升格为吉林医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6月,又调整为吉林省吉林医学专科学校。

1973年11月,恢复为吉林医学院。

吉林林学院

1952年,吉林林业学校创建,校址在长春市何家屯。

1953年10月,学校迁往吉林市江南。

1958年3月,吉林林业学校改名为吉林省林学院。

1960年5月,吉林省林学院更名为吉林林学院。

1964年3月,吉林林学院改建为吉林林业工程学院。

1972年,吉林省林业技工学校、吉林省林业干部学校和吉林省林业学校三校合一,成立吉林省林业学校,校址在吉林市江南泰山路32号。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教育部批准,在吉林省林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和改建吉林林学院。

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

1920年9月,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成立,原址在吉林市德胜门外,北山脚下。

1935年,吉林省立职业学校改为吉林省立吉林工科两级中学。

1946年,吉林解放后,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领导,改名吉林工业专门学校,选定江北人造石油工厂住宅区作为新校址(现北华大学北校区)。

1952年秋,学校改由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吉林工业技术学校。

1958年,学校创办了吉林电气化学院。

1959年6月,经冶金部批准,升格为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

1984年10月,吉林冶金电气化专科学校改名为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

合并组建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北华大学。

2004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吉林农垦特产高等专科学校与北华大学农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吉林特产学院。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5月,学校将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和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所等整合,成立北华大学医学部。

2012年12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承担“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入选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2014年2月,国家确定学校为教育部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10月,学校获批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承担“林学类卓越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2015年,学校被遴选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4月2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函签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北华大学协议书》。9月27日,北华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网络学院正式成立。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510人;共享4名两院院士,153位校外高级专家作为兼职或客座教授,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2人,“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一层次)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具有长白山学者、省高级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等称号高层次人才百余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校设有1个医学部,28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有本科专业88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13个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10个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9个吉林省品牌专业,1个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吉林省精品课程31门,吉林省优秀课程60门;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药学、护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医学检验技术。

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机械类、园林、医学检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医学检验。

吉林省品牌专业:林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药学、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检验技术、历史学、园林。

吉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吉林省级“十二五”本科特色专业:临床医学、机械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园林、医学检验、林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药学、护理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吉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吉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临床医学、护理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北华大学-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农学)、北华大学-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医学)。

吉林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三师为统领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林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工程能力核心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森林资源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吉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检验与测试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临床医学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涉及38个专业领域),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7个吉林省重点学科,2个吉林省中之重学科。

学位授予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翻译、农业推广、临床医学、林业工程、制药工程、全科医学。

重点学科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林学一级学科、森林培育二级学科。

吉林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电气工程、林学、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风景园林学。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林学、世界史.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有39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1个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4个吉林省级创新团队,10个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98个校内科研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解铜电气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白山药用动植物活性多肽研究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林业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吉林省木质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分子医学实验室、吉林省分子老年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物大分子功能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色文化(吉林市城市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特色文化(长吉图旅游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长吉图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中心、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中心。

吉林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电力电子装备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五味子开发及产业化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智能机械装备控制系统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抗衰老保健技术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吉林省采育林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中药生物技术科技创新中心。

吉林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实验室、病理生理实验室、神经免疫与临床免疫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心血管病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神经病学实验室、整形外科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

吉林省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电力整流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长白山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林木加工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1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16年,学校共荣获吉林市科学技术奖25项。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6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1月,北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307.8万册,涵盖林、医、师、工、管、文等多学科,其中纸质图书197.2万册,电子图书110.6万余册;馆藏中外文期刊6349种107091份,电子期刊22809种;馆藏古籍图书、港台文献、建国前精装报刊和地方文献等3万余册。有各类专业数据库44个。

学术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创刊,源于北华大学合校前的4家学报:《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创刊)、《吉林医学院学报》(1974年创刊)、《吉林林学院学报》(1985年创刊)和《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创刊),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林业科学栏目和工学的相关专栏。

期刊2012年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3年被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期刊加入了德国《数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农业和生物科学评价中心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多家国际科技文献数据库。2014年,荣获第五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2000年创刊,其前身为《吉林师范学院学报》,为:吉林省一级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来源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来源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0月,学校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所院校或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出国留学650人。与英国、芬兰两所大学开展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江原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学校是国家第二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临床医学(英语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生教育资格校。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华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专业 北华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