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

专业

姓名

职称

研究方向

邮箱

无线电物理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曹斌照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计算电磁学与原子频标技术

caobinzhao@lzu.edu.cn

蒋田仔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计算生物学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wanyi@lzu.edu.cn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zxp@lzu.edu.cn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安宁

教授

网络环境下的时空数据分析和处理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chenxy@lzu.edu.cn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李柏年

副教授

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

bnli@lzu.edu.cn

李彩虹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路永刚

副教授

图象处理

ylu@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尚莉

副教授



lishang@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苏伟

副教授



suwei@lzu.edu.cn

吴尽昭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形式化验证



张景春







电路与系统

陈文波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工业自动化、工业通信网络

hongxinli@lzu.edu.cn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clxu@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计算机应用技术

陈文波







陈晓云

教授

数据挖掘、数据仓库、Web挖掘、气象信息处理

chenxy@lzu.edu.cn

胡斌

教授

普适计算、协同工作技术、语义网

bh@lzu.edu.cn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尚莉

副教授



lishang@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zhangrs@lzu.edu.cn

通信与信息系统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刘莉

副教授

数据挖掘、Agent理论和技术、计算智能

liulnd@lzu.edu.cn

刘礼

副教授

无线传感器网络、普适计算、网格计算

liliu@lzu.edu.cn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马义德

教授

信息传输与处理、计算机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ydma01@126.com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屈志毅

教授

网络与多媒体信息处理

quzy@lzu.edu.cn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阎石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张晓萍

教授

高速大容量全光传输系统及网络、新型光无源器件与智能光纤传感、部分相干成像理论及在集成电路工业光刻技术中的应用

zxp@lzu.edu.cn

信号与信息处理

金斌玲

副教授

信息质量,信息处理,e-science,语义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bljin@lzu.edu.cn

李红信

副教授





刘传义

副教授

人机交互

yuriiaac@hotmail.com

刘映杰

副教授

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与模式识别

ljliu@lzu.edu.cn

梅中磊

副教授

信息传输与现代通信、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计算电磁学与应用、人工电磁材料

meizl@lzu.edu.cn

田亚菲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嵌入式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tyf@lzu.edu.cn

万毅

教授

信号处理、通信、嵌入式系统

wanyi@lzu.edu.cn

杨凌

副教授

智能信息处理、无线通信技术

lingayng@lzu.edu.cn

于小亿

副教授

模式识别

xyxu@lzu.edu.cn

张冠茂

副教授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学、无线通信工程

zhanggm@lzu.edu.cn

张久文

副教授

小波分析、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

zhangjw@lzu.edu.cn

计算机系统结构

林和

副教授

智能软件与智能网络控制技术

linhe@lzu.edu.cn

马义忠

教授

组播协议与拥塞控制、微机集群的组建与优化、移动Agent计算模型与信息安全

yzma@lzu.edu.cn

马志新

副教授

数据挖掘、软件工程

mazhx@lzu.edu.cn

蒙应杰

副教授

软件工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mengyj@lzu.edu.cn

申永军

副教授

计算机控制、信息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

shenyj@lzu.edu.cn

张景春







张瑞生

教授

高性能计算、服务计算技术、化学与生物信息学

zhangrs@lzu.edu.cn

生物医学工程

王炜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仪器

wangw@lzu.edu.cn (kinggreat@163.com)

许存禄

副教授

图像处理,计算医学,移动互联网软件理论与算法设计

clxu@lzu.edu.cn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尼古拉斯(Nicholas)

教授

可靠计算、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der.herr@hofr.at

希望能帮到你,好运。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兰州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本科双非院校,19年上岸兰州大学通院的学硕信息与通信系统,本文说一下我的考研复习规划以及经验。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1)决定考研是在大三第二学期的三月份,由于本科是在广东省读的大学,当时同一级准备报考985的同学已经复习了很久,在经过学校一场考研咨询讲座之后,结合我自身的情况,初步把目标锁定在兰州大学,鉴于本科期间读的专业是电子类,也有意往这个方向继续学习,然后就去兰州大学每一个设置有电子信息类的学院的官网找相关的信息,包括学院的导师情况,近几年该专业的录取情况,以及进入复试大概的分数等等,最终,我选择了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类的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

2)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报录情况介绍、难度分析

兰州大学物电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以下简称电通)2020年的招生与光学工程合并成电子信息类进行招生,拟招人数41名,其中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拟招人数为28名。从兰州大学的官方公众号公布的2020年报考数据看,2020年报考电子信息类的考生一共108名,进入复试有94名(含校外调剂),最终录取62名(多余人数为扩招)。

兰州大学的电通为专业型硕士,考试科目为政治、数学二、英语二、专业课为814普通物理学(电磁学、光学部分)或821数字电子技术。下表为2017年至2020年兰州大学电通专业考研的相关信息。

从最近几年的数据来看,除了2019年复试分数线比国家线高出许多之外,其余几年复试分数线均接近国家线,一部分原因在于2019年数学比较简单,考生的分数都比较高,从而导致复试分数线拉高。从分数线以及复试录取比例来说,兰州大学电通专业的考研难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达到国家线,就有机会搏一搏。当然,这里要提到一点,2020年由于疫情的关系,大部分的学校都扩招了,兰州大学也不例外,今年电子信息类扩招21名(均为校外调剂),抛开疫情的原因,兰州大学电通这两年基本都在第一志愿的时候就招满了,没有调剂的机会,所以想留作后路调剂的同学们可能要好好斟酌一下。

3)兰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考研变化

除了上面提到的分数线以及录取人数的变化,兰州大学电通2020年的招生专业目录中,电通的复试科目由原来的微机原理更换为通信系统原理。

二、考研初试经验

考试科目为政治、数学二、英语二、821数字电子技术,下面我会分科目进行介绍。

1)数学二

首先说明一下我用到的资料,数学二考试的内容包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高数我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基础阶段)、1000题、闭关修炼(强化)、真题大全解(冲刺),线性代数用的是李永乐的辅导讲义。

我是在大三下,2019年的3月份开始备考的,到学期末断断续续看完了18讲中的高数上的内容,当时看的是张宇的18讲的配套视频课,做18讲后面对应的习题,这个阶段主要是帮助我们唤醒数学思维,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大一学习的高数和线代,早早就还给了老师。看完了高数上的内容,后面期末考也没时间去复习考研,期末考后发现数学又忘记的差不多,建议条件允许的同学们还是得每天坚持复习一会之前学的,才能保持长期记忆。暑假的时候正式开始复习,这时候从头开始看张宇的基础班视频课,跟着老师做笔记,这个阶段用的书是18讲和1000题,每一章学完后,把1000题里面张宇在视频课里打勾的都做了,不会的而且难以理解的可以看一看高昆仑的1000刷题课,基本每一题都有讲解。

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看完了基础班视频,然后开始看线代,线代直接跟紧李永乐老师,把辅导讲义看透就妥了,这期间每天要看一点高数的笔记,到了9月中下旬,开始看张宇的高数强化班,配套资料为张宇的闭关修炼,张宇的闭关修炼会把每一部分的知识网络,以及命题角度写得很清楚,对于这个阶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整个高等数学的知识梳理有很大的作用。

到了11月份冲刺阶段,这个阶段数学主要以真题训练为主,每天早上做一套真题,这个时候要严格按照考试的规定来,可以去复印一些答题卡,模拟真实考场,这样到时候上考场的感觉会比较好,对于真题中的错题,每一道都要研究透彻,真题写完后,可以写一些模考卷,这里我用的是李林的模考卷,有时间的可以做一下李永乐团队的模考卷和合工大的卷子,最后这个阶段除了刷题,要注意回归到笔记和书本资料,把概念和公式等牢牢记住,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2)英语

基础阶段(3-6月)

(1) 重点放在单词上(红宝书,恋恋有词二选一)

在这个阶段英语的时间主要是用在单词上的,单词要重复好多遍才能记住,当时很多人用软件但是我是第一遍用书背的第二遍用红宝书自带的软件第三遍。看你自己喜欢哪个。反复记忆。

(2) 语法和长难句

我是没有看长难句的,看过一两节感觉浪费时间就没看了。如果你觉得基础实在是薄弱,在学习单词的基础上每天拿出时间来看一下语法,配合视频课来看,可以看田静的。长难句你也知道的我后期关注了田静的微信公众号,每天做一个长难句,我觉得对翻译和阅读以及语法的帮助很大,你可以现在就开始每天做一个。

(3) 真题阅读(黄皮书真题)

现在就可以做一年的真题阅读,感受一下真题的难度然后看解析自己是读不懂还是做不对。然后去听唐迟的阅读方法论,记笔记。我当时做真题的手感很差,就转头去做了张剑的80篇阅读,做完之后又回去做真题,感觉就正确率也上来了。(大概六月初)就可以开始真题了,这时候单词差不多完成一轮了,我当时翻译了几年的阅读,就是通篇精翻,也可以试试,01-05年真题阅读部分做一遍,翻译一遍,把每个长难句都认真分析,如果没时间只翻译几篇也可以,然后看唐迟的真题讲解弄清楚自己做错的原因。

强化阶段(7-9月)

(1) 单词不能忘,把单词再过一轮

(2) 刷除了英语作文之外的题,相当于全套做。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能一篇阅读做好久,要适应考试时候的速度,看不懂的句子要认真翻译,认真分析。把每个不认识的单词记录到小本本上,然后背,真题里的单次一定要都认识。看不懂的阅读就去看讲解。

(3) 这时候也可以做做真题中的其他题,比如完型、翻译。

冲刺阶段(10-12月)

(1) 单词还是要持续背,背容易忘记和之前记在小本本上的阅读不认识的词汇。

(2) 真题阅读继续刷,坚持做田静的每天一个长难句。这时候可能没时间做整套的,但是阅读一定要刷,不是背答案,就是反复做

(3) 真题完型与新题型的学习,哪里不会看哪里的课

(4) 小作文与大作文,你可以看周思成的课。背模板,学会自己套。买考试作文纸,写作文。十二月背作文。

3)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我用到的参考资料主要有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肖四肖八。

强化阶段(7-9月)

根据其他科复习情况可以开始看徐涛的课,重点是马原。配套做肖秀荣的1000。这时候政治不是重点。

冲刺阶段(10-12月)

十一月看腿姐的技巧课,一般网上有的网盘里有。今年腿姐的押题好像挺猛。不过我觉得都差不多,肖秀荣毕竟经验多。买一本腿姐的带背手册,她有喜马拉雅的带背音频大概12月出。听她的课的时候会说。肖八出了后把选择题做三遍,做腿姐预测卷的选择题,徐涛的选做。后期腿姐的冲刺班也可以听一下,政治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我就花了很长时间但是性价比比较低,分数拉不开。等肖四出来以后就可以疯狂背肖四的简答题了,按照规律的话23年似乎是肖爷爷押中的时候了(纯属猜测),有的人也会背腿姐,我觉得没有精力两个都背,选一个背就可以了,大差不差。

三、专业课

强化阶段(7-9月)

专业课可以比政治早一些开,根据个人情况和以前的底子来判断开始时间。重点是要找讲课的视频看,此时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回忆,手里最好有专业课的书,通信这边的考核科目是信号与系统以及数电。

建议先复习信号与系统,内容较多,公式较多(一定要背,背住了分一定有,否则就算会做,公式记错了也功亏一篑),考核的内容也比较细,但都是有题型的。如果想取得高分这部分建议一定要认真看书,吃透大纲上的每一个知识点和原理,能够做到触类旁通是最好的,这样无论题型怎么变换都可以有话说有公式可以写。

数电重点考核的内容是偏设计类,要求对几个重点芯片进行记忆(包括功能,常涉及到的电路,各个管脚的连接),此时要多看设计,开拓思路。同一个题型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法,不限使用的芯片,所以只要思路够宽,总能想起来一个设计方法。虽然比信号与系统内容少一些,但是重点涉及的章节也要仔细研究。

冲刺阶段(10-12月)

这时候的复习重点要放在专业课上了,真题建议搞一份电子版,反复刷,摸清楚出题的规律。

每几年信号与系统的题型会换,前几年的题也要刷但是重点放在后面的年份的真题,能刷几遍是几遍,前面知识点考察额部分争取都会,注意哪些常考,哪些考过,出现在哪些章节,读书一定要细致,因为考的很细。大题是有题型的,有常驻题,也有隔几年会换的题,一定要掌握常驻题。

数电要动手画,因为数电的设计题偏多,画芯片画电路的题很多,所以一定要动手画,在A4纸上练习规划你的画图分布和整洁度。(注意:近几年试卷上不再给芯片图,所以一定要把常用芯片记下来会画!)

此时的专业课不仅要大量刷题,保持手感,也要注意时间,因为题量可能会大而且有两门专业课,所以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同时因为专业课的答题卡就是空白纸,所以写字画图一定要规范,老师看起来也舒服。

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题型结构

a:概念题(20~30分)

b:简答题(30~40分)

c:计算题(40~50分)

d:分析与设计题(40~50分)

内容结构

a:信号与系统(75分)

b:数字逻辑电路(75分)

参考书目

(1)《信号与系统》,张晔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

(2)《信号与系统》,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第3版

(3)《数字电路》,龚之春,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8次印刷

(4)《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邬春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四、复试经验

复试科目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为专业课和英语听力,一起考的,一共占30分。专业课包括数电和模电,难度和期末水平差不多。专业课面试为60分,英语口语面试为10分。专业课面试包括通信原理、随机信号、dsp,信号与系统等等,数电和模电也可能会有,基本本科学的专业课都可能会问到。进去以后先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抽三道题,感觉基本上看眼缘吧,答对答错好像不是很重要,毕竟大家大多数都不知道自己答得是对是错,别太紧张就行,能编就编,实在不会就说自己不清楚就行了,比较发散的题目就多说几句,表现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

英语面试的话就是大概10分钟,两个老师,全程用英语问答。开头会问一些日常用语,自我介绍啊,爱好啊之类的。后边会问一些你学过什么专业课之类的,考察一些简单的专业用词。如果还有时间的话,那就可能真的进入专业领域的交流了。英语面试的分数绝大多数在4-7分之间。复习的时候如果没有太大毅力,还是多与别人交流,了解别人的进度和效率,督促自己,但是绝不能聚众玩。只要好好复习肯定能考得上的。

五、总结

考研是一个孤独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也要坚定信念,同时一定要多做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有一定道理的。

最后,祝大家一战成硕!考研顺利!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兰州大学是一所重点大学,有很多专业都比较好。在此列举兰州大学最受欢迎的六个专业:

1、物理学

培养系统掌握物理学

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受到严格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学基础人才和专门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教授为本专业毕业生。本专业设有5个专业方向,学生进校后可自由选择。

2、化学
培养具有坚实化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较宽知识面和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仪器分析等。毕业生适宜在科研、高校、化工、石油、环保、医药、冶金、地质、轻纺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管理工作。
3、核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能在各相关领域从事核工程及核技术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应用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核物理、核反应堆、核能与热能动力装置、热工设备。
【就业方向】可从事发电公司、设计院、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风电场等单位从事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以及风电场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4、大气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包括野外实习和室内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具有进行人文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进行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大气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近代气候学基础等。
5、应用化学
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并受到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训练的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化工制图、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学、电工电子学、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环境化学、放射化学基础、核材料仪器分析等及相关实验、实习。毕业生适宜到科研部门、高等学校、厂矿企业和行政部门工作。
6、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新闻网站等新闻机构培养记者、编辑以及管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宣传、公关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新闻传播基础知识和各类新闻传播媒介使用技术,具备独立的新闻传播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兰州大学(Lanzhou University),简称兰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上海合作组织大学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间设立的甘肃法政学堂,是甘肃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之标志,开启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先河。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2年,被确定为国家十四所综合性大学之一。2001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协议。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兰州大学。

截至2016年5月,学校校园面积3807亩,建有6个校区,有2所附属医院、1所口腔医院;下设32个教学系部,开办91个本科专业;有本科生20486人,研究生10762人;有在职教职工4123人,专任教师202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468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86人。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大学信息与通信专业 兰州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