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荷兰大学cs是什么专业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荷兰大学cs是什么专业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荷兰大学cs是什么专业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

对于IB课程,学生的英语越好越适合读,即从小接受外教教学或初二之前转入国际学校的,高中学起IB更容易适应。这些学生会有很好的英语功底,尤其是在读写方面,并且习惯了西方的教育模式,学习IB会更容易过渡。另外,也不乏一些在中国参加完中考的学生在高中阶段选择IB课程,这些学生敢于挑战IB,一方面说明英语功底强硬,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有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IB带来的各种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普高的国际部会在高二、高二两年开设IB课程,也是为了给更多优秀的孩子接受更全面教育的机会。
对于A-LEVEL课程,因为它只是高中课程,而且比较应试,所以比较适合参加完中考,已经适应了很多年普高教育的学生。虽然所有的国际课程都要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但A-LEVEl课程不涉及到大量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各具体科目,并取得优异的成绩。A-LEVEL是英国本土课程,但只要是说英语的国家都会承认学生的A-LEVEL成绩,所以学生可以拿A-LEVEL成绩和相应的语言成绩去申请各国大学。
对于AP课程,首先它只适合于去美国的学生, 由于其没有年龄的限制,而且可以自己报名参加考试,所以在中国一些高考失意的学生会选择学习一年的AP课程之后申请美国的学校。AP课程比较难,一些好的AP学校对学生的入学要求非常高,中考成绩要求在540左右。这些优秀的学生通过最后比较高的AP成绩,通常可以申请到美国比较好的学校。 另外,学习IB和A-LEVEL要去美国的学生, 如果学习很好,且有额外的精力,可以考几门AP,一来可以提高GPA,对申请大学有好处,再者上大学可以免去一部分学分。
认可程度
就目前的趋势而言,现在越来越火的是IB课程,虽然有很多IB学生反映,学习IB课程在上大学后能够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人的情况各不同,也有不少学生上IB后去转A-LEVEL的,原因是课程太难无法适应。就这三种课程而言,除了AP课程只适合于美国外,IB和A-LEVEL成绩全球多数国家都承认。现在名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成绩不是申请大学的唯一筹码,学生其余各方面的能力成为申请大学的必要条件。所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选择不同的国际课程,只要你在自己的选择上努力了,你就是优秀的。但是所有这些课程都只是科目课程,除非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了英语为母语的英语课程,申请大学时一般还要有相应的语言成绩,如托福,雅思,SAT1等。

如果想去加拿大留学 学AP课程比较好 还是IB课程比较好?

前者主要在美国,后者在同欧洲联络比较紧密的国家,包括加拿大。

AP课程中哪个比较好学

puter science~ 主要是初级java入门程式设计 如果逻辑思维很好 学这个很容易
calculus 微积分 说白了 这个中国孩子学是最简单的了 分ab 和bc level bc比ab难点儿。 但对中国孩子来说也不是个什么大问题~~
c s(刚提到的第一门课)参考的话 就去买本 barrons的 cs书吧
cal 学时候的教材用thomas微积分 英语原版的 有两本 都是紫色封皮的

想要留学上什么课程比较好?

广州华美剑桥国际高中(华美A-Level)隶属于享誉中外的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致力于发展英国剑桥大学考试院(CIE)授权的(授权号:CN867)国际普通高中证书IGCSE和高阶证书A-Level课程体系。

上美国留学读大学,读ib ifc alevel还是ap?在深圳教这种课程的预科哪个最好?

肯定不是A LEVEL 这个是英国的 美国不怎么好使 去美国一定得考的是SAT 如果非要读个预科的话美国还是AP好了????因为个人觉得IB很难????真的很难????大家上的头都大了
因为IB=大学预科的 所以虽然上大学后会适应良好 但是????真的 很难~~
而且IB适合英国系统更多一点 因为IB只学6门课 每门很专 一般学地理课 以后就学地理专业 学生物的以后就学生物 因为英国很少转专业 很专
美国前两年学什么基础课都差不多????无所谓IB IB的优势体现不出来
而且去美国还要考SAT 一边IB一边SAT????会死人的~~~~
不过如果你一定要挑战自我学IB
下面是Tips:
language A无论中文多好 不要选HL 除非你以后要当文学家or记者or编辑
英文母语的话 HL 可以考虑
数学:HL是给专业人士选的????数学家经济学物理学科学家医生建筑师 其他职业不要去自找苦吃 除非你也能看出微积分的美????
地理是最好学的科目之一 推荐~~~
art????不喜欢艺术勿选
物理:公认的最难的HL
希望你能进好大学喔~ 不过SAT在美国大学真的蛮重要 不要光顾GPA忽略了SAT~ 深圳那里有这种课我还真不清楚啊 但是一般新东方等培训机构都会有的

大学想学精算,英国的alevel课程要怎么选比较好?

我想Math ,Further Mathematics 是必须的

AP经济学课程上哪个机构学习比较好? 南京这哪家机构的AP课程名声比较好啊?

我推荐你去南京乐讯教育去,听说是大品牌,值得信赖,听说是专门从事AP教育的

去美国学建筑 选什么AP课程比较好

AP是Advanced Placement的缩写,中文一般翻译为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指由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提供的在高中授课的大学课程。美国高中生可以选修这些课程,在完成课业后参加AP考试,得到一定的成绩后可以获得大学学分。一般修一门大学的课程要花费数千美元,而参加AP考试只需要82美金,因此选修AP课程不仅可以展现学生的能力,它还是一种省钱的措施。
AP课程有哪些:
AP课程的主要科目涉及20个学科领域38个科目,适合中国学生学习的AP课程科目如下:
Calculus  微积分
Statistic统计学
Macroeconomics巨集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
Physics B物理B
Physics C: Mechanics物理C:力学
Physics C: Electricity and Magi *** 物理C:电磁学
Biology生物
Chemistry化学
Computer Science A电脑科学A
Computer Science AB电脑科学AB
English Literature and Composition英语文学与写作
English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英语语言学与写作
United States History美国历史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中国语言与文化
不适合中国学生科目Government and Politics United States美国 *** 与政治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Comparative比较政治
French法语
Spanish Language西班牙语
German Language德语
French Literature法国文学
European History欧洲历史
Music Theory音乐理论
Environmental Science环境科学
Physics心理学
Italian Language and Composition义大利语言文化
Art History艺术史
World History世界历史
Human Geography人类地理学
Spanish Literature西班牙文学
Latin: Vergil拉丁文学
Latin: Vergil拉丁语
如何选择AP课程,关键还是结合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课程最好。

想给孩子读IB课程,哪里学习比较好?

相对大家比较熟悉的AP与A-level课程,IB课程是近年受追捧的程度一路见涨。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IB课程申请到比较理想的世界名校,但是,选择IB课程,这可不一定是一件非常快速的升学之路哦,因为IB课程也未必适合所有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育路--上海国际学校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如何确定您的孩子是否适合选择IB课程,仅供参考:
与一般课程不同,IB教学强调最终学习成果来源于个人体验和逻辑思维,课本上的知识点只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载体,因此,它以训练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为己任,也启发着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做出更多选择。这样一门严谨和充满挑战的课程,只有自觉、自律和对学习有追求的学生才能顺利生存下来。懒惰、不重视思考的学生?对不起,如果你选择了这门课程,就意味着走进了死胡同。留学申请本来就有许多事情要准备,奉劝有些同学不要在此浪费时间。
说个例子。以新的IB物理考纲为例(IB组织每七年更换教学大纲和考纲),新大纲以培养探究者为目标,内容上更偏重现代物理,理念上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整个课程甚至会让你感觉到正在学习的不是理科,而是文科。这和国内课程看重知识结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IB不重视知识。以IB数学为例,它甚至已经涉及了国外大学一年级数学的诸多知识点,这也解释了为何海外大学更青睐能成功完成IB课程的优秀学生。此外,IB学生如果能在数、理、化、经济Higher
level(高水平,简称HL)学科中获得5分及以上的成绩(各科满分为7分),就能以此成绩来抵换一定的大学学分。今年,我的一个IB毕业生数学、化学和经济三门HL学科都考到了6分,最终不但成功被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录取,还通过转换获得了30个大学学分,成功将四年的课程缩短为三年,为自己节约了相当的精力,为家庭减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显然,IB课程不易学,但依然有那么多国内家长追捧,这与国外名校对它的垂青紧密相关。可到底什么孩子适合此类课程?我们来具体分析几门科目,家长和学生可借此比对自己是否适合。
目前,国内最热门的四门IB科目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几乎所有的IB学生必须选择数学,读物理的学生一般在50%左右,而80%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化学或经济。

现在ALEVEL课程成绩好,对留学有帮助吗?

北现剑桥国际学校的ALEVEL课程就不错,AS & A Level 受到UCAS、英国大学和海外院校的认可,其标准和等级与英国学生所学习的AS 和A Level 科目相当。凭借剑桥国际AS & A Level资格证书,众多学生顺利入读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印度、新加坡、埃及、约旦、南非、荷兰、德国和西班牙等世界顶尖大学。

1972年有没有物理这门学科

中国物理近况
Gloria B. Lubkin

翻译:杭向
原载于美国物理学会的杂志《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1972年12月。

最近美国到中国的参观者发现中国集中于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同时尝试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应用物理的很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是最近7个美国物理学家参观中国并且跟我们讨论他们的观察以后得出的结论。他们看到了集成电
路生产,受控核聚变实验,超导重力仪,望远镜--各种各样的科学仪器--全部产自中国。美国的参观者普遍印象是中国非常重视应用物理而不是基础研究。另
外,他们发现了一个全社会范围的试图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民主化的尝试。
.

大多数物理学家以个人或者科学小组成员的身份旅游参观了中国。但是高能理论学家Marvin Goldberger
(普林斯顿大学)领导了一个美国科学家联盟(FAS)的代表团。Goldberger(FAS主席),Jeremy
Stone(FAS的主任)以及中国问题专家 Jerome A.
Cohen受中国科学技术联合会的邀请讨论科学交流和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 .

物理所

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位于北京西北,有600-700名员工。所长,施汝为,于1934年从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大约有150位博士或同等

学历者。年度预算为550万元人民币,约合270万美元,Goldberger说。该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包括:磁性薄膜和铁素体和其在电子仪器中的的应用;氩激光,半导体,宽屏彩电;晶体;胰岛素结构;低温物理,地震预报;人造钻石;语言学的声学方面,以及等离子体物理。
.

在等离子体物理方面,研究所正在用文革以来建成的设备做θ-捏缩实验。检测设备是现代化的,Goldberger说,它使用激光干涉仪等。这个实验室的访客之一是CK
Jen(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有人告诉他,他们观察(D,D)反应产生中子。

Goldberger看到了同样的设备,他们尚没有测量中子能谱,他们也清楚这里有一个校验的问题。这个实验室的另一个访客,高能理论

家Rudolph
Hwa(俄勒冈大学)见证了一个响亮的捏缩实验的演示。他的印象是,虽然实验室似乎只是在建设初期,考虑到他们缺乏经验(手头只有年轻的物理学家就是证明),它仍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

Goldberger,他们也正在研究激光产生的核聚变,但因为这项工作被转移到一个新的位置,他无法看到。Goldberger和Hwa还听说一个项
目,使用激光制造宽屏幕彩色电视。他们没有看到展示,但他们告诉他这种电视比传统彩电画面更明亮,更清晰,一侧屏幕是1.5米宽。
.

该研究所拥有低温实验室,在Jen的一个从前的学生,CS黄,在这里非常活跃。黄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荷兰莱顿,而后回到中国。Jen认为,
以中国现在的时机,可以开始做一些基础的低温物理研究。他戈德伯格和华都看到了超导重力仪被用来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小到107的变化。他们还看到一个表面涂有铅的5克锡球,漂浮在磁场中,用Josephson结作检测器。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成立于1898年,目前有17个系,64个专业,4200名学生。他有2100名教师,与文革前数量相等。另一方面,以前学生录取数量是
11000名。据固体物理学家
Raphael Tsu说,到1974年,在校学生有望达到10000名。
Tsu还说教师数量与文革前保持一致。文革期间,老师们忙于重新整理、写作新的课本,设计新的课程和做研究。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的副主席周培源,等同与校
长,是一个物理学家,他还是中国科技协会的代主席。周在二战后期在加州理工工作,并于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论文是有关广义相对论的。

美国科学家联盟代表团就北大的修改过的录取政策与课程变化做了广泛的交流。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不是在大学接受训练。当学生被录取,他们只接受一年新生的
学习。到目前这些学生是在他们的第三年。学生不再从高中录取,而是必须在公社、工厂或者军队里工作至少两至三年。他们是从同龄人里,按照智力,政治意识和
健康的身体挑选出来的,但最终决定权在大学。当被问及这些学生与老的选拔方式选出来的学生相比如何的时候,FAS被告知,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评价新的系
统,因为还没有一个班毕业。文化大革命期间,班级暂停了,所以他们目前刚刚录取了他们的第三班学生。课程从文革前的5、6年被缩短到了目前的3年,(除了
理论物理要4年),而获得相当于本科的学位。在大学里有小型的工厂,其中的一个制造示波器,学生在这些工厂里要花很多时间。在北京大学的初级物理实验
室,Goldberger看到了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的设备。
.

高能理论学家杨振宁(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今年夏天再次回到中国参观。他去年曾成为多年来第一个参观中国的物理学家。

(Physics Today,
1971年11月,61页)他与北大物理系一组40到50人的学生聊天,他发现这些学生非常敬业,工作努力而且有高度的积极性。对比于他以前住在中国的时
候知道的一般学生,他发现这些学生非常善于表达,他把这归功于目前鼓励人讲话的态度。“学生们非常关心他们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中国整体的进步。他们把他
们自己的学习当作是他们可以为社会做贡献的方法。杨和一个25岁的大一学生进行了交谈,这个学生以前是在工厂做了7年技工。当被问及他是怎样来大学的时
候,他说每个适龄的人都有机会来。他们有讨论组来决定他们中的哪一个人会被推荐上大学。然后大学会出人筛选候选人。这个以前工厂的工人觉得尽管他已经忘记
很多东西了,他7年的工作给了他其他高中毕业生没有的经历。

所有的新生要经过一个为期4个月的补课来弥补他们已经忘掉的知识,为将来的课程提供一个均一的水平。去年理论物理和低温物理没有接受新生,但是今年接受
了。这种情况为什么发生并不清楚。“很明显,设立这些专业并分配学生到这些专业里去,中国正在使科学训练,比之余通常情况,比如美国,更加专业化”。他觉
得中国已经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因为他急需各种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而且中国觉得这种方式可以快速的训练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在科学学院,
Tsu得知,这里有数学,物理,生物,地质物理,化学,电子与雷达,和物理和生理。Tsu与黄昆讨论了物理课程。黄昆是一个半导体理论学家的领袖,他正要
离开北大去指导一个实验性的集成电路工厂。学生们在本科期间学习如下的课程,微积分,矢量,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电与磁,原子物理,现代物理,力学,热力
学,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和统计力学。
.

清华大学

同样位于北京的清华工程与技术大学有时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这里有2000名教师,其中200位教授。Tsu得知这里有11个系:科学,电力,电子与天
线,力学工程,水利,应用数学,化学工程,自动化,建筑,工业材料(也许是冶金工程),和精密仪器。这所大学没有人文学科。物理,隶属于科学系,很受重
视,有一个巨大的物理楼。
.

Tsu得知他们已经没有考试了,而是代之以类似考试的课后作业。学生们现在有机会吐苦水,而不是像以前的教学体系那样。

Tsu告诉我们,物理系看起来像一个小型工厂和研究所的组合。他发现那里正在制造的仪器几乎像在惠普制造的某些仪器一样复杂。他看到清华的女孩在做超声焊接,这是集成电路的一个关键技术。

他也发现,学生们在使用复杂的设备,而不是像美国本科生用的那些简单的装置。因此他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工业经验。

在清华,他看到他们正在做集成电路光微缩工作。在这个工序中,你先要画一个模版,而后这个模版被显微镜光微缩成到硅或者锗基底的光敏乳液上。通过一个在美
国被称为光刻的过程,不需要的部分被刻掉。然后把芯片放到蒸镀仪,蒸上你想要的金属,比如说铝。这里所用的光学系统都来自于中国光学所,他们用电脑辅助设
计。Tsu强调说,人们也许会在美国的IBM,贝尔实验室,德州仪器公司或者几个大型的大学发现如此复杂的集成电路,但绝不会在小型的大学里。但是他发现
这种电路在清华大学里到处都是。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有人说这里有中国最出色的物理学。文化大革命以前,这所大学有6500名学生,2500名老师和教工。据FAS说,现在有150名教授,304名教师和1060名助教和助研。Tsu得知现在有1800名学生。

很明显,中国没有研究生。Goldberger问到研究生教育和未来教授的培养会如何进行。他得知他们目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Goldberger感觉他们仍然在严肃的反思他们的整个的教育哲学,他们正处在转变过程中。

Tsu得知这里将不再授予博士学位,因为这被认为是官僚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将会把自己在研究生院学习的经历放到简历里,而不会拥有学位本身。

复旦有六个科学系:化学,数学,物理,光学,原子物理和生物学。在艺术学院,有中国文学,外语,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新闻学和历史学系。Tsu发现物理
系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有关半导体,包括相当部分的集成电路。他再一次发现学术与工业相结合的气氛。他说这里正在做大量的工业研究,比如电离真空计,原子
计数器,充气管和闪光灯。
.

他也和其他几个参观者看到卤-钨灯的制造,这种灯是一种高强度的光源。Tsu看到了16英尺长的灯,产生500,000瓦特的功率。他们正在一个名叫蔡祖泉(Tsai)的人指导下建造,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

上海工业博览会

在上海工业展览会展出了大量的科学仪器,所有的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Tsu看到一个44皮秒上升时间采样示波器。(Tsu说美国有一个28皮秒上升时间
的)。他看到一个100兆赫兹的数字计数器,与在美国做广告的相似。一个200,000倍分辨率达到7埃的电子显微镜也在展示中。(他得知最好的德国显微
镜能够比这个的分辨率高50%)。有一个两米长的2000到10,000埃的光栅光谱仪。他还看到一个质谱仪,质量分辨率达到1000,敏感度10-9。
Tsu看到一个类似于美国的真空离子泵的离子泵,可以在14000升/秒的状态下运行。有个拉晶炉,1500摄氏度,能够自动控温。它可以拉出3公里的晶
体;这个炉子几乎与能在美国买到的最大的炉子一样大。
.

Tsu还听说了附近的一个工厂,主要由家庭妇女运作。他还听说这个工厂每年可以生产200个扩散炉,这种炉子是用来外延生长硅层的。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发现人们在运用晶体外延生长技术。

计算机研究所

在北京的计算机研究所,Tsu看到一个二代计算机,访问时间2微秒,存储32000单词(48比特单词)。这个机器既有核心存储器也有磁鼓存储器。他得
知,中国没有磁盘技术。所以他们会把磁鼓数据转存到外部磁带。输入则是纸带,很明显他们没有用打孔卡。Tsu打开电脑看了,发现他并没有用集成电路。
.

但是在上海,他看到一台叫做TQ-11的机器有些集成电路,但不是全部。他有一个包含8192个单词的磁鼓存储器。

半导体所

科学院半导体所位于北京。由王守武指导,他1949年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这个研究所是科学院里最大的所之一,由四个部门组成:

材料科学,激光,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有四座大楼,其中一个是整个科学院1949年前的大楼。 .

Tsu发现材料科学实验室非常接近美国的同种实验室:你可以看到炉子里的气相或者液相晶体外延生长,人们在测量载流子密度、均一性和迁移率。一半以上的研
究是基于硅技术。另一半是基于砷化镓和其他三到五族的化合物。大多数设备是中国制造的,尽管Tsu偶尔看到日本制造的快速取样示波器。整个大楼有空调控温
和双层玻璃,这在中国是一个很平常的特色。

Tsu对整个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印象深刻。尽管他们还没有生产大规模集成电路,他觉得几年之内中国就可以,而且会被集成进电脑里。他到中国以前,他听说中国人能造原子弹,因为原子弹技术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是他们无法做复杂的事情,比如集成电路,

这是必须靠观察来学习而不能通过阅读文献而获取的。但是中国人不能参观我们的研究所来学习制造过程。Tsu观察到,所以他们就去做了,尽管他们不得不在这个过程中犯错误。当然这与美国工业的开始的方法没什么不同。
.

电子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位于北京。任之恭(C.K.
Jen),微博和毫米波专家,发现尽管这个研究所用激光工作,他主要还是集中于自己的领域。这里的工作无论是在科学还是技术上都是非常先进的。他看到他们
正在制造和使用两种波的发生器----调速器、行波管和反波器,他们达到了毫米范围。这个设备完全由中国制造,工艺精良,一部分由研究所自己制造。他觉得
质量比起美国的来毫不逊色,但是没有超过我们的质量。
.

天体与流体力学

林家翘(C.C.
Lin麻省理工)工作在天体物理,流体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他参观了一个位于密云的射电天文台,位于北京东北70公里。他看到一个16个盘排成列,每个盘
直径两米,间距72米的系统。干涉仪的分辨率是6分钟弧两米。这个系统用来观察太阳光晕的活性,并且自动记录。这个射电望远镜由悉尼大学的W.
N. Christenson帮助建造,他定期的来中国为它的设计提供帮助。 .

南京大学的紫金山天文台,林看到一个施密特望远镜,有一个直径60厘米的球形反射仪和直径43厘米的玻璃矫正器。另外一个天文台有一个更大的施密特望远
镜,它的球形反射仪直径有90厘米,校正仪的直径有60厘米。这个望远镜用于观测恒星光谱。紫金山天文台也有一个太阳光谱,分辨率1埃每厘米。
.

在南京大学,林与一个叫Tai的天文学教授对话,他带着他的博士学生从剑桥大学来。他听说他们有30个新学生,或者是天体物理与地质物理专业或者就是天体
物理专业的。(这一点不是很清楚)。林还参观了中科院的北京力学研究所。他提示他不一定看到了他们应用力学里面最好的设备,也许是因为保密要求。但是他看
到的设备是顶级质量的。他看到了超音速风洞和一个新开发的用于测量流体速度的激光设备。
.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集中研究可压缩流体的问题。在另一个场合,这次是在上海,林被问到如何用数字方法解一个他们在设计燃气轮机中遇到的偏微分方程。这些问题,他解释说,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不容易解决的。

核物理

范章云(Chang-Yun
Fan,亚利桑那大学)是空间物理的专家,但是他没有看到任何直接与他专业相关的东西。然而他却参观了中科院核物理研究所。在那里,他看到了2.5兆电子
伏特的范德格拉夫加速器和一个研究用反应器,慢速中子流密度1014每平方厘米每秒。他看到各种各样的中国制造的检测器,碘化钠和碘化铯检测器,固态检测
器以及塑料检测器。并且在北京大学,他看到这些设备正在组装中。
.

高能物理

当杨振宁(Yang)去年参观中国的时候,他得知他们正在考虑建造一个高能加速器。今年,他很惊讶的看到大量的相对年轻人的物理学家(30到35岁)正在把中国向这个目标推进。尽管精确的设计还没有定下,但是他们正在谈论一个大约1亿美元的加速器。
.

杨觉得经过文革,存在一个特别强调研究工作的应用方面的时期。现在他相信对于什么是实际应用的解释已经放开了。比如,T.H.
Ho告诉他有关场论和公理化场论的共组。很多人对高能物理的唯象学很感兴趣;相当数量的物理学家正在涉足这个领域。其他的则对规

范场的实体化为过渡态的玻色子和光子的可能性很感兴趣。比如Steven Weinberg
(MIT)的工作。但是他没有听到有关这方面的新成果。杨也做了一个他自己在统计力学方面工作的报告。但是据杨说这个主题在中国并不活跃。

当Hwa在上海讲授有关高能夹杂物反应的时候,他与那里的一些物理学家进行了长时间的有关哲学的讨论。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看起来并不像高能物理学家,他们
非常反对伯克利大学的Geoffrey
Chew的靴带观点。他们认为粒子里面一定有组成。Hwa感觉这种信念来自由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不是抽象的的东西。争论认为我们一定
能进一步分裂粒子,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了。尽管靴带理论成功的预测了所有的粒子质量和其他,他们认为我们仍然需要继续追问粒子的组成是什么。在北京他的报告
之后,他遇到了一个教授也喜欢组成观,但是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信服的论证,考虑到囊括进形式因子。
.

Hwa还见到了一些研究层子的物理学家。他们告诉他他们正在尝试做与加州理工的Murray
Gell-Mann有关夸克的工作相同的事情。他们觉得夸克比层子更加成功。

未来

在参观中国的物理学家看来,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比如,正在撰写此文的时候,哥伦比亚大学的 T. D.
Le正在中国。上个月中国科学家的一个代表团,包括张文佑在内,正在计划访问美国。张之前在普林斯顿和普渡大学,他在宇宙射线实验中发现μ介原子而被大家所熟知。我们都有很多向对方学习的地方。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荷兰大学cs是什么专业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荷兰大学cs是什么专业 留学有AP,ALEVEL和IB,选哪种课程比较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