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武汉大学光谷校区专业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武汉大学光谷校区专业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武汉大学光谷校区专业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武汉大学的地址在哪里?

武汉工程大学 [英]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现有两个校区,占地1527亩,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学校创建于1972年6月,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工部管理。1998年7月,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学校划转到湖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经过3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从原来以培养化工及相关专业专门人才为主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一所办学条件较好、实力较强、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1部和1个研究设计院,设有工、理、管、经、文、法学6个学科门类,47个本科专业,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3000余人,专科生696人,硕士研究生611人。学校二级学院---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本、专科生近5000人。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9个省级工程中心,24个硕士点, 11个湖北省立项建设硕士点,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材料学、生物化工、化工过程机械、应用化学、材料化学与物理7个学科已被湖北省评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此外,还与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矿物加工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化学工艺、等离子体物理等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拥有固定资产7.1亿元,教学、实验用房35万㎡,建有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标准游泳池1个,篮、排、羽、网球场52个。多媒体教室37个(6991个座位),语言实验室7个。有各类实验室3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729台,总值98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本书刊92.5万册,实体电子图书10万册,网上访问电子图书30万册,9种文献数据库,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 学校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其中正高职人员115人。专任教师856人,其中副教授229人,教授10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551人(其中博士生67人),占教师总数的64.3%。教师中有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为教育部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人才工程,12人为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和其它拔尖人才,4人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8人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2人当选为湖北高校教学名师,1人当选为湖北省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15人为省级以上优秀教师(其中1人为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磷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离子体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新药合成与制药新工艺、新设备研制与开发、网络及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学与人力资源开发及经济管理等学科专业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九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4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307项,企业项目1126项,科研成果转化440余项。学校获各类科技成果奖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4项,省部级其它奖励11项。近几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ISR四大检索收录300余篇。2002、2003年专利申请数连续两年居湖北省内高校第5名,省属高校第1名。2002年专利申请数在全国高校排第78名,2004年专利授权量在全国高校排第78位。科研经费2004年3475万元。学校机器人足球队先后获得第七届、第八届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仿真5对5组冠军,第九届11对11组冠军。学校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等十多所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学校还成立了有百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参加的董事会。 学校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和以青年志愿者为载体的青年服务活动,涌现出许志伟等优秀大学生和一批先进集体。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英语、电子设计、数学建模、艺术设计等竞赛及各种体育竞赛中多次获得佳绩。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从近年招生看,我校生源有较大优势。我校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12%以上。建校30余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3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 学校40余次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其中获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表彰8次,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四部委表彰4次,获全国学联表彰3次。学校被授予 “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绿化红旗单位”,“园林式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光谷有哪些大学

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文华学院汉口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

1、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985工程、211工程、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类)。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更为现名。

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设有34个学院(系),开设123个本科专业,拥有5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7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专任教师3700余人;

普通本科生29405人,硕士研究生19699人,博士研究生7163人,外国留学生2453人。学校位列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7位。

2、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位列国家首批“ 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

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四大工学院之一的 华中工学院 、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和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历经传承与发展,2000年由原 华中理工大学 、同济医科大学、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合并成立。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占地7000余亩;设有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34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7人;有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

兼涵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源于1948年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并由 陈毅 担任筹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

2000年,原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 中南财经大学 和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学院共同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校训,传承“希贤希圣·不舍昼夜”之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图文藏书790万册;学校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生8100人,博士生1300余人。

4、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 华农 ”,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生命科学为特色。

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

华中农业大学办学源头溯源于1898年清朝 光绪 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 清政府 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起点之一,历经传承演变。

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以及原 中山大学 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 华中农学院 ,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

根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7425亩),有学院(部)18个,本科专业6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有教职工265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6196人,其中本科生18763人,研究生7433人。

5、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

截至2019年4月,学校有3个校区,占地近4000亩,总建筑面积174.5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09.41万册;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

有教职工5407人,其中专任教师3255人;设有25个学院(部),90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有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汉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华中科技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是不错的一个学校。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是由百年名校武汉大学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近万人。新校园位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008万元。图书馆建有现代化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馆藏中外文纸质文献73.1万册,教学实验、综合实训条件及生活设施完备。新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茏,环境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院依托武汉大学,共享武大资源。
系(部)主任均由在武汉大学长期任教、管理经验丰富的教授、博导担任。
专业主干课程由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及正、副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主讲。
武汉大学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向珞珈学院学生开放。
学生报考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达到初试分数线,优先录取。
武汉大学接受我院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和攻读双学位(在同类院校中独一无二)。办学以来,有1400多名本科毕业生获得武汉大学双学位证书。对报考我院的高分考生,学院优先推荐攻读武汉大学双学位。学生可参加武汉大学党团评优评先和各类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学院为湖北省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天风证券金融实验班”、“会计信息化实验班”、“网络营销特色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开放办学,协同育人,与百度集团、浪潮软件、金蝶软件、天风证券、当代科技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实施联合培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学科竞赛硕果累累,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办学以来,共有1800多人次获省级及以上奖励,8名学生获国家专利,5名学生出版学术专著。其中,2014年有近300名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一、二、三等奖,其中30人获国家一等奖,35人获国家二等奖,31人获国家三等奖,50人获省一等奖。全国软件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的获奖等级和获奖人数连续5年位居省内同类院校之首。
2014年,全院学生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超过70%,高于部分二本院校。
研究生录取率连续五年保持在10%左右,2010年以来,1050人考取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0%,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生可优先进入武汉当代科技集团下属旅游、制药、金融证券、教育、纺织、地产等公司实习就业。

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珞珈奖学金、珞珈助学金、天风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岗位,积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2014年奖助覆盖率达到30%。
学院拨款50万元,设立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的高分考生,2014年已有200名高分考生获得新生奖学金。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汉大学光谷校区专业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武汉大学光谷校区专业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到底怎么样?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