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学> 小升初

五年级数学题几何应用题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五年级数学题几何应用题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五年级数学题几何应用题,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1.把一根长方体木料正好锯成3个一样的小正方体木块,表面积增加了64平方厘米,原来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答:因为是3个小正方体,所以增加了4个面(3+1),64除以4=16平方厘米,16是一个面的面积,共有14个面(3×4),所以它的表面积是16×12=192平方厘米。

五年级数学几何小实践应用题,回答的好可给经验值

如果将他的高减少4厘米,就成为一个正方体 说明 其底面是个正方形 长和宽 相等 表面积减少96平方厘米 一共减少了4个长方行的面积 则每个为 96÷4=24平方厘米 他的高减少4厘米则可以算出 长方体的 宽为24÷4=6厘米 现在已经得到原长方体的 长和宽都为6厘米 高为6+4=10厘米 所以体积为6×6×10=360立方厘米

小学几何应用题及答案

小学几何应用题及答案(一) 例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6米,高是3米,求它的面积? 解 6×3÷2=9(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9平方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熟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

例2某小学修了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4米,求这个花池的周长与面积。

解 周长3.14×4=12.56(米) 答:这个花池的周长是12.56米,面积是12.56平方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熟记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注意周长与面积单位不同。 例3一个长方体,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解 (8×6+8×5+6×5)×2=118×2 =236(平方分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236平方分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例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2.4分米,求它的体积。 解4×4×3.14×2.4=120.576(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120.576立方分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熟记并会运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例5一个圆柱形的纸盒,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解 侧面积 4×3.14×6=75.36(平方分米) 表面积(4÷2)×(4÷2)×3.14×2+75.36 =25.12+75.36 =100.48(平方分米) 答:它的侧面积是75.36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平方分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圆柱形纸盒的侧面打开后是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它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例6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5.7分米,高是4分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例7 抽屉长40厘米,宽70厘米,高20厘米,做五个这样的抽屉用料多少平方米? 解 (40×20×2+70×20×2+40×70)×5 =7200×5=36000(平方厘米) 36000平方厘米=3.6平方米 答:做5个抽屉用料3.6平方米。 【解题关键与提示】 抽屉只有5个面,少了上面的那个面,计算时不要多算,求用料多少是求表面积。 例8 做一对设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的'半径为15厘米,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4710+706.5)×2 =5416.5×2 =10833(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用10833平方厘米的铁皮。 【解题关键与提示】 无盖的铁皮水桶的用料,是求侧面与一个底面面积的和,还要注意求的是一对水桶的用料而不是一个。

小学几何应用题及答案(二) 1.一个正方体,每条棱长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一块长3米、宽6分米、厚3分米的长方体木块,把它截成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可以截成多少块? 3.某大队挖了一条长200米长的排灌渠,这条渠的横断面是一个梯形,渠口宽3米,渠底宽1.5米,渠深1.8米,修成这条渠共挖出多少方土。

5道图形与几何的应用题

(1)如果长减少2厘米,宽,高,都不变,它的体积减少48立方厘米,证明宽*高*2=48,所以宽*高=24如果宽增加3厘米,长,高都不变,它的体积增加99立方厘米,证明长*高*3=99,所以长*高=33如果高增加4厘米,长,宽都不变,它的体积增加352立方厘米,证明长*宽*4=352,所以长*宽=88,所以表面积为290(2)其实可以简化为在正方体上切了8刀,每切1刀多出两个面,一共多出16个面,再加上原来的8个面,所以表面积是24(3)跟第二题类似,多出来11*2=22个面,设宽为X,则长为2X,所以可得方程2X^2*4+24*X^2=792,所以X= 好像不是整数(4)底面积是长*宽,底面周长是2*(长+宽),所以可以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侧面积就是46.9-2*16.5=13.9,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宽也就是长方体的高为(好像也不是整数),高知道,底面积也知道,体积就知道了(5)最大的正方体棱长只能是横截面的长宽了,所以锯去后实际上是少了4个正方形的面积,为60,所以正方形面积是15,所以表面积是90望采纳

求五年级应用题(几何,路程之类的),答案分开,快…… 好的加分5~15

1.?

五年级下册体积应用题都有哪些?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分米,宽是2.5分米,高是3分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3.有一种长方体钢材,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方钢材重多少千克? 4、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30平方分米,高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一张写字台,长1.3m宽0.6m、高0.8m有20张这样的写字台要占多大空间? 6、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鱼缸,里面装满水,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积48平方分米,高6分米的的长方体鱼缸里,鱼缸里水有多深? 7、一个棱长8分米的正方体水槽里装了490升水,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10分米,宽7分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水槽里,水槽里的水深是多少? 8、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9. 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内油高是多少? 10、 一个长方形铁皮长30cm,宽25cm,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长为5c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的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注意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方程和算术式不同。

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方程是一个等式,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3.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4.解方程: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意义: 用方程式去解答应用题求得应用题的未知量的方法。

6.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题中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方程; (4)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7.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1)综合法 先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再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2)分析法 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具体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进而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范围:小学范围内常用方程解的应用题: (1)一般应用题; (2)和倍、差倍问题; (3)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 (4)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5)比和比例应用题。

9.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底×高(推导方法如图);如用“h”表示高,“a”表示底,“S”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则S平行四边=ah 10.三角形面积公式: 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11.梯形面积公式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a+b)×h÷2 (2)另一计算公式:中位线×高 用字母表示:l·h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对角线×对角线÷2 扩展资料 1.小数分类 (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 (3)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0.5656…… (4)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3.1222……0.03333……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

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2.循环节的表示方法 小数化分数分成两类。 一类:纯循环小数化分数,循环节做分子;连写几个九作分母,循环节有几位写几个九。 另一类:混循环小数化分数(问题就是这类的),小数部分减去不循环的数字作分子;连写几个9再紧接着连写几个0作分母,循环节是几个数就写几个9,不循环(小数部分)的数是几个就写几个0。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两组邻边的积乘以夹角的正弦值; 4.三角形的面积 (1)S△=1/2*ah(a是三角形的底,h是底所对应的高) (2)S△=1/2acsinB=1/2bcsinA=1/2absinC(三个角为∠A∠B∠C,对边分别为a,b,c,参见三角函数) (3)S△=abc/(4R)(R是外接圆半径) (4)S△=[(a+b+c)r]/2(r是内切圆半径) (5)S△=c2sinAsinB/2sin(A+B) 五年级下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下图所示: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5.因数 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7.因数的分类 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9.?。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题几何应用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题几何应用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