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资讯

孩子升学后,各位“陪读”父母的角色转换了吗?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孩子升学后,各位“陪读”父母的角色转换了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孩子毕业班时,他们是学童兼保姆,甚至辞职在家当起全职家长。终于熬到孩子毕业,按理说家长应该好好歇歇,可他们仍然“习惯性”地唠叨、敦促,陷入“备考”状态不能自拔。可这群新初一、新高一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中,根本就听不进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诲,更对保姆似的关怀照料不领情。而过于顾家的他们也难以回归职场。这帮“歇不下来”的家长突然间发现自己“家里外头”都不落好。





  孩子熬出头来家长却歇不下来


  “升学衔接问题”,本应是众多新初一、新高一学生初入新环境时面临的不适应问题,可现实情况是,欢蹦乱跳的孩子们欣喜地从毕业班的重压中调整过来,享受着与新同学的快乐交往,而大人们却从毕业学年的紧张压力中走不出来,他们“没着没落”,甚至杞人忧天,担心孩子的放松耽搁了三年后的毕业考试。


  孩子在毕业年级时,一部分家长都过着“陪读”生活,绝大部分父母承担着“保姆”责任。轻则每天准备丰盛晚餐,只等孩子归来,重则中午拎着“爱心便当”送到学校门口等候,晚上又陪着孩子挑灯夜战。有家长打趣说:“我自己参加考试也能考个八九不离十。”


  好不容易熬到毕业考,这之后的填志愿、报学校,虽说把大人们折腾个不亦乐乎,但是也算是为了目标马不停蹄。直到最后,孩子学校搞定,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觉得“大战”胜利了。


  俗话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正是这在家长眼中“不知愁”的孩子,一早就调整好心态,暑假里早就跟小伙伴们玩耍放松,开学后,更是和新同学打成一片,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跟同学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而且,新学校、新学期,终于放下压力,“先轻松一下再说”,于是,考学压力早就被抛在脑后。


  望着这些“熬出头来”的孩子,家长的调整速度明显跟不上趟。于姐的闺女刚刚经历了小升初考试,按理说,孩子上了中学,大人也应该稍事休息一下,可于姐的精神状态却怎么也调整不到“休整”频率上,每天还都是一副备战状态。女儿放学早,她不适应,女儿做功课不用她陪读,她恨不得主动请缨帮忙辅导;中学老师与家长的互动也没有小学那么频繁,她却因为接不到老师的短信而失落,每次短信铃声一响,她多么希望那是老师沟通情况啊。


  同事们都说,于姐上半年伺候孩子虽然辛苦,但很有精气神儿,每天健步如飞,虽然生活节奏十分紧张,但身体很好,可现在女儿升了学,她闲下来反倒不适应了,前两天还因为颈椎问题差点晕倒。于姐自己也承认,确实是“歇不下来”。


  为孩子放弃工作升学后无法回归


  像于姐这样是“操心受累的命”的妈妈不在少数,已经有数位新高一、新初一家长给记者打来电话,诉说自己的苦衷,他们说,突然发现孩子不像原来那样需要自己,感觉很失落。


  张女士去年为了全心全意照顾上初三的儿子而选择停薪留职。一年以后,儿子不仅养得高大威猛,也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可张女士却突然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应该摆在哪儿。“原来每天围着儿子转,儿子放学一进门就喊饿,我好吃好喝地伺候,虽然辛苦,但很满足。可现在儿子每天还有许多课余生活,虽然放学时间早,却安排了打球锻炼等其他事情,回家后对饭菜更是没有多大需求,我要是多说几句心疼他照顾他的话又嫌我唠叨。”张女士甚至有点伤心,“原来他们爷俩都希望我别忙工作好好顾家,可现在孩子一到新学校,发现同学的妈妈不是高级白领,就是老师医生,只有少数像我这样全心顾家。现在,孩子反而羡慕起人家妈妈。”


  张女士说,自己不是不想再回单位打拼一番,只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的位置早就被后来人占了。张女士的领导说:“顾家没有错,但家里一有点事工作上就撂挑子的人,我实在是不敢委以重任。只能给些不疼不痒的工作干着。”就这样,张女士现在是家里外头两头不落好。


  其实除了外界因素以外,这些一心一意为孩子着想的家长自己也承认太依赖子女。40多岁的李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全职妈妈。“当年想着孩子升学了我再复职,可我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全职顾家的生活,我的心里已经离不开他们。所以干脆就断了工作的念头,一心一意在家盯紧孩子学业,照顾他们的生活。”


  “毕业班后遗症”作怪家长角色转换难


  虽说不是每位妈妈都是全职家长,孩子升学后她们也再一次全心全意在单位打拼。可是有时,她们还是不能彻底调整好,甚至依旧“身在曹营心在汉”——坐在办公室脑子里依然想着孩子的课堂情况。她们也知道自己焦虑过度。“没办法,这就是毕业班后遗症”,有的家长这样打趣。更让孩子觉着不舒服的是,有“后遗症”的家长见不得自己清闲。晓雷刚上初一,按理说男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调皮捣蛋时期,而且课业也不紧,晚上跟朋友打打篮球,到家看看电视、上上网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晓雷妈妈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忍不住以小学六年级标准要求,只要晓雷一开电脑,妈妈就在旁边数落起来没完没了。对于这个“惯性催促”,晓雷也经常辩解,可妈妈有时控制不了情绪,一定要都“吐干净”,才能痛快。晓雷说:“妈妈经常拿毕业班的状态做比较,如果我一直那样,早晚得累死。”


  有趣的是,“后遗症”家长对毕业班家长可谓羡慕至极,同一单位同一部门,毕业班孩子的家长一般上午赶落完工作,中午就回家忙活孩子,即使在单位聊天,话题也离不开考试升学,甚至有时还讨论几道应用题,那种状态,不是一般同事能够理解的。每当这时,像晓雷妈妈一样的“后遗症”父母就会主动凑到这个圈子中,与他们一起讨论研究,以“过来人”的身份指导后来人,乐此不疲。同事们说:“毕业班家长圈就是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孩子们看着这样的家长,不光难以接受,更觉着“神神叨叨”,有初一学生在网上“吐槽”:“才四十来岁的妈妈怎么就更年期了,真受不了。”青春期的孩子看着这样的妈妈“气”不打一处来,他们说:“毕业班时有监工就忍了,可现在这情况,夸张点说都快赶上‘半夜鸡叫’了。”


  警惕“心理空巢”别对孩子过分依赖


  其实孩子升学,家长不适应的状况早有发生,只不过那都是发生在大一新生家长身上,因为人过中年的他们第一次面临空巢。而如今,新初一、新高一的家长面临的是“心理空巢”——虽然孩子在身边,学业、生活也需要他们,但是程度却严重降低,不仅对他们依赖减少,甚至厌烦。


  有专家指出,母亲的“心理空巢”现象已经比较普遍,这主要是与中国父母的观念的偏差有关。现在的家庭结构多为3口之家,父母尤其是母亲除了孩子之外,缺少自己的生活与兴趣爱好。“现在很多中国家庭,不只是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也依赖孩子,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


  孩子升入新学期以后,当家长的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在对孩子尽到抚养教育责任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不光是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需要学会独立,学会摆脱对孩子的依赖。


  经历了一年与孩子同吃同住同学习的摸爬滚打之后,家长们的生活节奏也应该从“备考模式”转化为“休闲模式”。对于家长来说,最关键的就是自我价值的重新回归。现在父母年纪都不大,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重新建立起自己的人际网、朋友网和兴趣爱好。


  最为重要的是,学习讲究有张有弛,刚上新初一或新高一,没有必要提前进入“最后冲刺”的状态,还是应多玩乐、多放松,免得过早发力难于持久。


  在这里还要提醒那些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家长,即使日后孩子学业变得紧张,也请家长们保持自我,而不是完全迷失自我。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当家长的别对孩子太“漆”,日后他才会对你的爱“买账”。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孩子升学后,各位“陪读”父母的角色转换了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