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 大学专业

国内排球专业大学排名 帮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成都体院,谢了,在全国同类学校的...

今天蜕变学习网小编整理了国内排球专业大学排名 帮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成都体院,谢了,在全国同类学校的...,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女子排球队的队员名称

女排:01号
姓名:王一梅(Wang Yimei)
籍贯:辽宁
性别:女
生日:1988.01.11
身高:1.90米
体重:80公斤
项目:排球(主攻)
辉煌战绩
王一梅在国青队就是主力队员,曾夺得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身高与力量俱佳王一梅终于在2005年正式入选国家队,经过两年的磨练已经逐渐占据了中国女排主力主攻的位置,她的扣球高度达到3米15,拦网高度为3米02。。

两年时间内王一梅随着中国女排拿下了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并在05-06赛季率领辽宁女排问鼎全国女排联赛冠军。

2006年王一梅成长的速度更快,心理素质和扣球稳定性都有很大提升,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再度获得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

02号姓名:冯坤(Feng Kun)
性别:女
籍贯:北京
生日:1978.12.28
身高:1.83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二传
扣球高度:3米19
拦网高度:3米10
教育背景:大专
个人爱好:旅行

1990年12岁时开始练排球,教练王勤、张常潮;1994年入选北京队,教练李文秀;1995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郎平。主攻手出身,是继杨锡兰之后最好的二传手,也是中国女排历史上身材最高的二传手,她是本届中国女排的灵魂和核心,冯坤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在2003女排世界杯的技术排名上,以平均每局有效传球10.38个名列第一。除了传球之外,主攻手出身的冯坤擅打两次球,常常能够自己直接得分。2004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雅典奥运会金牌并荣膺最有价值球员和最佳二传。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亚锦赛冠军;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皮缺冠军;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锦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毕前名。

03号姓名:杨昊(Yang Hao)
性别:女
籍贯:辽宁大连
生日:1980.3.21
身高:1.83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主攻手
扣球高度:3米19
拦网高度:3米14
教育背景:大学
个人爱好:音乐、旅游

1992年进入辽宁省体校,教练宁冬春;1994年进入辽宁省女排队,教练孙世友;1997年入选国家青年队,教练林榆廷;2001年入选国家队,教练陈忠和。中国女排主力助攻手,虽然身材不高,但是力量很大,弹跳好,心理素质过硬,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她的得分手段多样,大力的跳发球也很有特点,曾经有“郎平第二”的美誉。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亚锦赛冠军;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锦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

04号姓燃数辩名:刘亚男(Liu Yanan)
性别:女
生日:1980.9.29
出生地:辽宁大连
身高:1.86米
体重:73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米20
拦网高度:3米13
教育背景:大专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

1991年进入辽宁省大连市业余体校,1994年进入辽宁青年女排队,1998年进国家青年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

刘亚男是中国女排主力副攻手,2003年世界杯冠军队主力成员,来自辽宁,特点是技术全面,发挥稳定,跑位灵活,擅打“背飞”、“背快”,拦网出色。早年曾经打过二传和接应二传,这也锻炼了她全面的技术。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界女排锦标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女排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

2007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冠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亚锦赛亚军。

05号姓名:魏秋月(Wei Qiuyue)
国籍: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8年9月26日
身高:1.83米
体重:72公斤
项目:排球(二传)

辉煌战绩
性格:内向

爱好:听音乐,看书,上网

特点: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适龄球员,其身体条件和潜力为行家称道,打法与冯坤相似,属进攻型二传。

2007年首度出任中国女排主力二传,随队夺得了瑞士精英赛和总统杯的冠军。

06号姓名:徐云丽(Xu Yunli)
籍贯:福建
性别:女
生日:1987.8.2
身高:1.96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徐云丽是福清市西镇人,曾经入选过国少队,在参加职业女排联赛前还打过沙滩排球。今年2月份身高优势明显的徐云丽被陈忠和召入中国女排集训名单,并迅速成为了中国队的当打主力。

司职副攻的徐云丽扣球高度为3.20米,拦网高度为3.06米,拦网是她的特长。表面安静,但有一股男儿气和霸气的她有一股不拼到底不罢休的劲头,不过在进攻和反应上徐云丽还有待提高。

主要战绩: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

200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

2006年世锦赛第五名。

07号姓名:周苏红(Zhou Suhong)
性别:女
生日:1979.4.23
出生地:苏州
身高:1.82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接应二传
扣球高度:3米13
拦网高度:3米05
教育背景:大专
个人爱好:听音乐、看书

1990年在浙江省长兴县少体校开始排球训练,1994年进入浙江省女排队,1996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98年入选国家沙滩排球队,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2001年至今在国家女排。

出生于湖北,先效力江苏女排,她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打过自由防守人、主攻,以及接应二传,在国家队,他的位置是接应二传,在2003世界杯女排的扣球榜上,她排名第六,是中国队仅次于赵蕊蕊的扣球手,2003联赛中,他曾经获得最佳扣球奖;而在防守中,曾经打过自由人的她是张娜之外的第二个防守点。

2005年周苏红继续随着国家队南征北战创造了不少佳绩。2006年由于受到伤病困扰,周苏红缺席了前大半赛季,大奖赛总决赛及时复出的她将力争率领中国女排在世锦赛实现三连冠。

199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3名,亚洲锦标赛冠军;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2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世界女排锦标赛第4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

09号姓名:赵蕊蕊(Zhao Ruirui)
性别:女
生日:1981.10.8
出生地:江苏南京
身高:1.97米
体重:75公斤
项目:排球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26米
拦网高度:3.15米
效力球队 八一女排
教育背景:大专
个人爱好:绘画、听音乐

1992年11岁时开始在江苏省少年体校练篮球,1994年进入八一青年排球队,1997年进入八一排球队,1999年入选国家女排队。

中国女排的“第一高度”,在2003世界杯的技术统计排名上,赵蕊蕊的扣球列第一,拦网列第二,得分列第六,拥有1米96的身高,扣球出手点高,同时又擅打快球,拦网能力也很出色,2002年的一次重伤几乎毁了职业生涯,但是近年来进步神速,成为了队中头号得分手。

1999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三名,亚洲锦标赛第一名;

2001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02世界女排锦标赛第四名;

2003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

10号姓名:薛明(Xue Ming)
籍贯:北京
性别:女
生日:1987.02.23
身高:1.93米
体重:68公斤
项目:排球(副攻)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副攻

效力球队:北京

扣球高度:3米22

拦网高度:3米10

年仅17岁的薛明身高1.93米,身体素质和技术打法都与赵蕊蕊相似。薛明2001年入选北京女排一队,2003年逐渐成为北京队主力阵容并被选入国家青年队。许多专业人士都很看好薛明,认为她具有不小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中国女排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也曾表示薛明是一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小将。

04至05赛季,小将薛明在比赛中拦网总计得到44分,在所有参赛队员中排名第一。

主要成绩:

2006年世锦赛第五名。

11号姓名:李娟(Li Juan)
国籍:中国
性别:女
生日:1982.4.10
身高:1.87米
体重:72公斤
项目排球(主攻)
辉煌战绩
扣球高度:3.16米

拦网高度:3.10米

特点:基本功扎实,发挥稳定,能攻擅守,是一名技术全面的主攻手

性格:爱说爱笑,活泼好动,率真,童心未泯

爱好:听音乐、打游戏、上街购物、看时尚类杂志及学习英语

作为雅典奥运会之后入选国家队的新人,李娟同样凭借多面手的表现在国家队赢得了一席之地。

主要成绩:

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和世锦赛第五名。

16号姓名:张娜(Zhang Na)
籍贯:天津市
性别:女
生日:1980.4.19
身高:1.81米
体重:70公斤
项目:排球(自由人)
辉煌战绩
扣球高度:3米10
拦网高度:3米02
场上位置:自由人
教育背景:大学
个人爱好:旅游、音乐

17号姓名:马蕴雯(Ma Yunwen)
籍贯:上海
性别:女
生日:1986.10.19
身高:1.89米
体重:69公斤
项目:排球(副攻)

辉煌战绩
场上位置:副攻
扣球高度:3米08
拦网高度:2米85

马蕴雯6岁时进入卢湾少体校打篮球。2002年被选拔到上海女排。由于从篮球改行排球,基础比较差。但她的聪明弥补了许多不足。今年全国排球联赛,她已经成为上海队的绝对主力副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也看好这名年轻队员:“她现在还嫩些,但她有一定的高度,潜力比较大。”

1995年10月进入天津女排队,1999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1年入选国家队。

天津籍选手,作风顽强,是中国女排队中唯一的自由防守人。她防守面积大,一传到位,擅长高难度救险,是国内当之无愧最出色的自由人,在2003世界杯自由人排名中,她以66.18%的防守成功率名列第二,是中国女排的“关键人物”之一。2004年雅典奥运会被评为最佳一传。

主要成绩:

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

2004年奥运会金牌。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世锦赛第五名。

成都的大学排名表

中国第二批本科院校综合实力排行榜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原华北工学院、太原机械学院)位于晋商之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创建于 1941 年,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 7 大门类,在国防科技领域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从05年开始试行11省一本招生没陪,到07年已有22个省进入一本招生,一本专业达到20个左右。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 师谦教授,校长 张文栋教授,校庆日为 9 月 8 日。

学校占地 3146亩,建筑面积85.5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郁,环境幽雅。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体育场馆、游泳馆和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教学、科研、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的图书大楼设有大型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情报学术交流室和学生专业阅览室,拥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 200 多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 31000 人,其中本科生 26000 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2000 多人。学校设有 10 个学院 32 个系,以及研究生院(筹)、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信息商务学院、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教授自评权。除学历教育以外,学校还具有工程硕士、同等学力和教育部在职培养等研究生培养资格。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2285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425人。设有10个学院及研究生院(筹)、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管理专业9个)。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12个专业的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国重(培育)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等 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专业,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枯皮蠢室和工程中心。

现有专任教师1642人,其中有正教授职称者226个;副教授508个;教辅高级108个;共副教授以上7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4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7%。有兼职院士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全国劳动模范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60多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在国家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39人,握虚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人。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863” 、 “973” 、国家攻关项目等) 80 多项,各类项目总数 1600 多项, 2005 年来每年科研经费都达到 1.2 亿元以上。科技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内的国家、省部级奖励 124 项。发表学术论文超过 6000 多篇,其中被 SCI 、 EI 等收录 80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 100 多部。

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积淀,学校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 7 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大毕业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队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0% 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每年中国兵器,航空,航天等部门都在中北进行专项招聘会,并且中国航天科技总公司还在中北设立奖学金,该奖学金设立的学校(除中北外)均系985院校,以表彰其对国家航空事业的作用。

院校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 70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局棚,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学校历史,办学历史沿革,学校办学文脉可追溯到 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师范馆判迅。1950年10月,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和山东省行政干校的基础上组建山东师范学院,系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学校机关及部分系部迁到聊城办学。1974年4月,迁回济南。1981年3月,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同年8月,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11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学校被批准为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2020年,学校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教育教学,办学条件完备,目前,学校在历下区和长清区两地办学,总占地面积近 3850亩(约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5万平方米。设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共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大数据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5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1个示范中心)、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山东省“十三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6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国家外国专家局 教育部地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山东省国际合作基地、2个山东省与特定国家或区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等77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培训机构。图书馆建筑面积61369平方米,馆藏纸质书刊346.94万册、电子图书141.67万册、数据库193个。,学科门类齐全,现有 21个学院(部),67个招生本科专业,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十大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学位数量居省属高校前列。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6个学科进入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其中2个学科入选“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另有1个学科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建设行列。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类等次,为山东省属高校最好成绩。23个学科上榜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4个学科居省内第一,8个学科列省属高校第一。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连续5年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2021年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9位。学校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校园,先后分别被授予中国百强中学、中国百强小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篮)球特色学校、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是 2005年经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3年迁址青州市办学,201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潍坊理工学院。历山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余人,已培养14届毕业生20290余人,赢得良好社会声誉。,教学成果丰硕,承担教育部 “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掘腊此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2人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65门;出版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6部;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个;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国家级地方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项目各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278项。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称号。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坚守师范教育特色,建立起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 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三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育人质量过硬,建校以来,培养 50余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人民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许多严谨求实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搏击商海的企业家。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挂靠学校;学校获评省级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理论宣教基地、高校党建研究基地、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省“干事创业好团队”1个、全省“抗疫榜样”2个、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1个。近年来,学校3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26次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列全国高校第87位、师范类院校第4位。多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等。3次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获先进集体奖;连续三届入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并获得一等奖多项。连续7次参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连续五届获得残奥会冠军,连续14次获中国大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和超级联赛等全国赛事冠军。,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精良,现有 14名双聘院士。近50人次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人才项目(工程);22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9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个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6人6次当选全国党代会代表,5人12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5人10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学校领导连续五届当选山东省委委员。47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其中5人次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0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1人次入选齐鲁文化名家、齐鲁文化英才、省杰青等人才项目。50人次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称号。,科学研究,科研实力雄厚,“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863”、“97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999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50强。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院校专业:

成都大学创建于 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 “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首次进入全国百强高校,国内位列第77名,位居全球高校1001—1200位;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2个学科首次上榜,临床与健康学科全球位列第601+名,工程类学科全球位列第801-1000名。,学科专业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现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位列全省第二。有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入选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入选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旅游管理等19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师资队伍 学校以“四有”教师为标准,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机制,弘扬高尚师德,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活力。现有博士生导师3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9人,专任教师1632人,正高职称教师230人,副高职称教师567人,博士教师773人。学校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为名誉校长,有国家杰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8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人,特聘、国家杰青等20余人,特聘高端外国专家近30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人才培养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坚持以本为本,全面落实四个回归,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开放灵活烂瞎耐课程体系和学习支持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约1700人)。学校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21年16个专业在四川、甘肃、河南、新疆本科一批次招生,94%的文理科新生成绩高于一本线。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神游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饥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2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2019年获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8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近两届获得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学生公寓工作成果获得全国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创业学院是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入选“全国百家特色空间”;近五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2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94项;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254项、省级奖项2085项。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探索推进“三制四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届毕业生考研国家线上线率86%,平均升学率达45%;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3%。,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持续提升科研服务水平和支撑能力。现有科研人员1200余人,建有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7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其中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34项、国家艺术基金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均位居省内高校前十,国家艺术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三。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4亿,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7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6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41项。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2015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回家过年》荣获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大赛一等奖。获得专利授权近1500项。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488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50部。2021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990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60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0篇文章入选热点论文,ESI总被引频次超过23000次。在2021年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中,我校位列川内高校第5位,全国高校第150位,全球高校第700位。王清远教授连续七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4名教师入选2021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及功能区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中国农科院、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唯一)。连续6年面向全球发布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引入各方资源打造成果转移转化的本地孵化基地,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近五年,学校定点帮扶甘孜州石渠县、阿坝州九寨沟县和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石钟镇民强村,获评“2018年全省先进定点扶贫单位”。,国际交流 学校将“高规格实施一流国际化项目”纳入未来五年“六个一流”建设目标,实施一个学院对接一个国际一流学科(大学)工程,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包括35所世界知名大学、10所世界知名年轻大学和44所成都国际友城高校。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孔子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累计招收留学生2900人,生源国54个;2021年培养留学生769人。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建立斯特灵学院;开展40个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和42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累积参与学生近1000名。设立泰国和新西兰2个海外校友分会。连续举办六届国际交流周。聘请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名誉教授;特聘泰国专家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促成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和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牵头成立“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并担任联盟秘书处和第一届执行理事长单位。2021软科中国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块排名第163位,留学生比例和国际合作论文比例两项指标双进全国百强。,区位条件 学校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发展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学校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学校为单体校区办学,校区占地二千三百余亩,三万余亩青龙湖湿地公园和锦城绿道环抱校区,环境优美,地铁4号线设成都大学站,20分钟即达市中心,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6.4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48.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7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6.0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40.82万册,电子期刊55.27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分图书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4片,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在建,有三甲综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小学、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山东大学排名名单

其他信息:

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个人比较推荐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15年8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人数和青年学者参会人数等多方面最高纪录。

师资队伍:

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9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

以上内容参考:山东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帮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成都体院,谢了,在全国同类学校的...

成都体育学院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高等体育学府。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现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学院前身系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全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经过近70年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睿智健体”的校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坚持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学科铸品牌,坚持以师资拓优势,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院目前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中外闻名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院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教学科研、训练场馆、实验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图书文献资源丰富,已建成覆盖我院所有学科、专业的中外文文献保障体系。

60多年来,学院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高层次学术技术人才、四川省和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共50余人,并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3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61人,高级职称179人,中级职称200多人,国际、国家级裁判98人,国际、国家级运动健将86人。

学院现设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等8系,开设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旅游与户外运动方向)、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中医学(中医骨伤科、运动医学方向)、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与保舰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经济学(体育经济方向)、英语(体育外语森裤外事方向)、旅游管理(体育旅游方向)、表演(形体与动作表演方向)、舞蹈学15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体育教育敬液专业、中医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5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现有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新闻学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为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可向同等学力人员授予硕士学位;现与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联合培养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管理科学、中医学等专业博士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国各地招收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本专科学生;学院附设有竞技体校及其3年制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和中国篮球协会成都篮球学校。

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999年学院获全国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2007年学院学生艺术团表演的舞蹈《雷霆风暴》参加第七届全国舞蹈大赛,夺得文华舞蹈节目二等奖和优秀表演奖。现有武术、体育保健学、全民健身概论、运动生物力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田径、体操、郑氏伤科推拿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乒乓球、排球、足球、传统体育养生学、篮球、体育史等1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运动人体科学团队、体育教育教学团队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体育史》、《体育绘图》、《运动竞赛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现代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体育新闻学》等6门教材列入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学院的获奖等级与获奖项目数名列前茅;在近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二等奖2项。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了90%以此稿简上,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2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05项,其中奥运攻关项目12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史、中医骨伤科学、武术和运动生理学为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医学、民族传统体育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运动医学实验室为“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承担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近年来,我院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获得金牌256枚、银牌203枚、铜牌178枚。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院师生夺得女子帆板金牌1枚,艺术体操、女子曲棍球银牌3枚,女子划艇第4名和女子水球第5名的优异成绩。60余名教师和学生承担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医务监督、队医、康复按摩、裁判及技战术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活动;40余名师生成为北京奥运田径赛场的专业志愿者;26名同学参加了奥运开幕式前《羌族推杆》节目的演出;新闻系承担了奥运期间境外舆情简报的编写工作。

学院编辑出版有《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两种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同时也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学院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委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连续8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的称号;2006年被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的称号。

学院的国内外交往不断加强,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奥地利、韩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学院常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现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签定有校际合作协议,采劝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以上,就是蜕变学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内排球专业大学排名 帮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成都体院,谢了,在全国同类学校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